在持续改进领导作风中回归政治本色
2018-12-14鲁琲
鲁 琲
提高政治能力是习主席对领导干部提出的政治要求,也是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对于确保军队建设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领导干部作为部队建设的决策者组织者、公共权力的掌握者行使者、党风党性的示范者践行者,要把提高政治能力作为维护核心、听从指挥的政治要求,作为从严治党、回归本色的迫切需要,作为履职尽责、担当任事的现实落点,在持续改进领导作风中不断回归政治本色,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一、“回归”重在回归到位、保持本真
习主席强调,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无论在什么地方、在哪个岗位工作,都要经得起风浪考验,不能在政治方向上走岔了、走偏了。直面改革与强军的考验、铸魂与蛀魂的斗争,对领导干部而言,显得更为直接和现实。在这关键当口,决不能做随波逐流“天上云”、模棱两可“墙头草”、阳奉阴违“两面人”,需要每名同志交上合格答卷。要并上轨,跟着走。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习主席看齐,在深刻感悟领袖魅力、领军伟力、领导妙力中增强信赖,像当年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军旗跟着党旗走”“一声令下三军随”那样,不断强化“四种意识”,始终做到“三个维护”。要对上表,照着做。“队伍不齐、常喊看齐”,讲政治就要对接“中南海指示”,干工作就要对准“北京时间”,抓落实就要对照“领袖号令”,自觉拿稳“指北针”,端正“罗盘”,定准“标尺”,始终做到把方向有定力、把大势有谋略、把全局有本事。要沉住气,稳着干。“打枪想多了就会跑靶,得失想多了就会走神”。大考之年,要既能稳住心神还能稳住底盘,既能稳住步子更要迈开步子。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斗争越尖锐,立场越不能松动;社会舆情越嘈杂,言行越不能跑偏;改革深度越推进,思想越不能彷徨;维稳任务越繁重,阵脚越不能自乱,始终确保方向不偏、精力不散、节奏不乱、动力不减。
二、“回归”重在回归初心、保持本色
习主席反复告诫,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的再远,也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就是我们应该牢记的初心。丢了初心,只能违心,让人寒心。初心不忘,方得始终。领导干部怕就怕在位时间长了,只讲身份不讲本分,只想“修炼”不想修养;难就难在职务高了,只讲个性不讲党性,只想地位不想作为;险就险在权力大了,只重圈子忽视钉子,只看馅饼不见陷阱。要切实担负起贯彻《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党内监督条例》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回归初心、改进作风的基本途径。要回归到清清爽爽做人上来。革命年代,叫一声“同志”尤为亲切,对组织派来的“同志”尤为敬重,批评与自我批评往往是真刀实枪、直击命门,不仅感情不淡,反而更浓。要从回归真诚开始,工作多沟通,思想常交流,生活勤关心,这样既能带好一班人、还能带动一群人,使“一起想一起苦一起干”真正成为自觉和常态。要回归到干干净净为官上来。总留恋改作风前的“好日子”,而不追忆百年前的苦日子,就很容易产生“干事难干净、干净难干事”的牢骚怪话。领导干部应该“上善若水”低调谦和,以平和之心对“名”、以淡泊之心对“位”、以知足之心对“利”、以敬畏之心对“权”,“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始终不攀比、不抱怨、不浮躁。要回归到规规矩矩守纪上来。人不以规矩则废,党不以规矩则乱。我们党正是靠着纪律和规矩一路走来,也必须靠着纪律和规矩才能一路走好。对一个政党,纪律是生命线;对一名领导,纪律是高压线。要找准位置、规范言行,做人上有格调、有原则;要心存戒律、手握戒尺,做事上有敬畏、有底线。要用规矩来衡量自己、用纪律来检视自己,“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兵,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始终做个明白人。
三、“回归”重在回归本职、保持本分
习主席反复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要想坐好位子,就得挑好担子;越能挑担子,就越有位子;越不能挑担子,就越没有资格坐位子。要“实”字当头尽主责。撸起袖子就怕不干活,风气好了就怕不作为,问责严了就怕不担当。必须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开局就要决战,起步就要冲刺,落实就要到位,绝不当端着架子、高高在上的“背手干部”,走马观花、纸上谈兵的“挥手干部”,不问世事、贪图享受的“甩手干部”,切实以实际行动推动部队建设全面过硬、率先发展。要“能”字打底干主业。要能打仗打胜仗,就不能习惯于当管理型干部、带生活型部队,既要善于胸怀战局又要精于带兵上阵,既坐办公室更去作战室,既拿笔杆子也拿枪杆子,把精力聚焦到“打仗和准备打仗”的二维状态,真正做到胸膛里有激情、骨子里有血性。要“兵”字为本重主体。官兵智慧无穷多,切不可看轻了;官兵力量无限大,切不可用偏了。重大决策问计官兵,破解难题借力官兵,日常建设放权官兵。要持续“吹春风、常家访、送红利”,让“四心”更走心;要减少“拉满弓、一窝蜂、连轴转”,让自主更适度;要注重“做伯乐、善扬鞭、催奋蹄”,让人才更有才,使“军令如山”和“真爱如海”相辅相成,使“铁的尺度”和“水的柔情”一张一弛,不断汇聚起部队建设发展的不竭动力和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