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8-12-13吴小娟

人人健康 2018年12期
关键词:骨质增生临床护理膝关节

吴小娟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的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护理,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50例患者在常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对照组骨质增生患者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护理有效率为60.31%;观察组骨质增生患者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护理有效率为90.09%;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能够改善患者的骨质增生状况,护理效果好,具有临床护理推广意义。

【关键词】膝关节;骨质增生;临床护理

膝关节骨质增生多发于中老年人,一般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膝盖骨关节由于长年累月的磨损,周围韧带松弛,使得关节连接不稳定,在发生病变的部位容易形成骨质增生。事实上,我们身体的各个部位的关节都有可能出现骨质增生,但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病率最高,一旦病发,患者会出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下肢无力、关节僵硬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关节积液,影响正常行走。目前我国临床上没有治疗膝关节骨质增生的有效方法,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11月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研究,探索有效的护理模式,帮助患者痊愈或者减轻症状,并探索相应的推广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所有患者均经检查确诊膝关节发生了骨质增生情况,并均伴随关节疼痛、行动受限等症状。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25±3.41)岁,病龄2~10年,平均病龄(6.75±1.21)年;观察组50例,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57.15±3.13)岁,病龄2~11年,平均病龄(5.15±2.3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法,主要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对症护理,以促进患者的病情改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具体措施如下。

1.2.1心理护理: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由于常年受骨质增生的困扰,最容易出现烦躁、悲观等不良情绪,尤其是患病的中老年人,经常会出现消极厌世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时,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告诉他们骨质增生是可以治愈的,帮助患者排解消极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后续治疗。在护理过程中还要注意与患者家属进行及时的沟通,对患者家属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患者及家属排疑解惑,帮助他们树立治疗的信心。积极的心理状态能够有效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

1.2.2用药护理: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接受治疗时需要配合一定的药物进行,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患者患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护理,督促患者按点按时服用药物,对患者的服药情况进行记录,并告知患者配合药物的重要性,告訴患者擅自停药或者加大药物剂量的危害。护理人员对患者服药期间的临床表现进行观察,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报告给主治医生并停药。

1.2.3饮食护理:随着人们年纪的增长,骨质增生症的发生率也会提高。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的骨质代谢需求,护理人员应当嘱咐其摄入更多的钙质,例如牛奶、豆制品、蛋类、蔬菜及水果等,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另外,患者还应当增加维生素A、维生素D等的摄入,如果是患者体重超标,则应加强饮食调控及锻炼控制,以减轻膝关节压力,促进患者病情改善。

1.2.4健康指导:膝关节骨质增生属于退行性关节疾病,主要患病人群集中在中老年人和体育运动爱好者,一旦患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膝关节骨质增生发病率近年来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与中老年人进行过度的体育锻炼有很大关系,因此,在进行临床护理时需要向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科普正确的锻炼方式,纠正不良的生活方式。在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护理时,要考虑患者的接受程度,制定相应计划,开展小范围的健康知识讲座,由医生向患者示范膝关节骨质增生正确的行动体位和下蹲方法,让患者了解骨质增生发生的原因,向他们科普正确的生活方式,为患者规划合理的运动锻炼时间。针对患者的年龄特点,将膝关节骨质增生的相关常识印刷成带图文的宣传册,免费对患者进行发放,使其了解正确、健康的生活以及运动锻炼方式。

1.2.5运动护理: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选择一些活动量较小、节律较慢、对关节造成压力小并且适合患者自身实际的方法,例如游泳、骑自行车等,尽量少走路,以免关节过于劳累。尤其是对于伴有骨性关节炎的患者,更应当重视减轻关节压力,避免登山、长跑、频繁上下楼梯等活动。当疼痛症状改善后,患者可每天在平地慢走进行活动,每次20~30分钟,每天1~2次。

1.2.6跟踪回访: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还需要进行一定的跟踪护理,定期检查患者的治愈情况,对患者进行定期回访,告知患者定期来医院进行复查,观察他们的恢复情况。督促患者家属监督患者的生活习惯,不要过度使用膝盖,不做剧烈运动,一旦再次出现膝关节疼痛等症状,要及时检查治疗,从而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1.3观察指标对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行动受限等情况的改善作为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显效即治愈指标为: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膝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膝关节疼痛明显改善;有效指标为: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改善,膝关节活动基本自如,膝关节疼痛症状减轻;无效指标为: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临床各项症状、膝关节活动情况、膝关节疼痛情况均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本次试验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数据分析,视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本次实验中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显效16例,有效28例,无效6例,整体护理有效率为90.09%;对照组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显效7例,有效21例,无效22例,整体护理有效率为60.31%,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较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表格可以更加清楚直观的观察研究结果。

3讨论

膝关节骨质增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关节疾病,该病症多见于中老年人,长期从事体育运动的人员也是骨质增生高发群体之一,在近几年的调查研究中可以发现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病率女性是高于男性的,这与女性的生理构造特点有一定关系。

诱发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方面是膝关节遭受过骨折等外力伤害,患者在修复过程中需要骨折处的骨细胞不断增生,促使骨折部位愈合,在骨细胞增生过程中容易形成骨痂,从而诱发骨质增生;第二方面是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一旦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受到伤害,不及时进行修复,就会使关节发生钙化等的病理性变化,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影响到骨膜的生长,引发骨质增生;第三方面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常见的一类,就是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内的钙等物质流失严重,骨质比较疏松,膝关节又由于常年的磨损致使关节之间连接的不稳定,就容易造成骨质增生。

膝关节骨质增生的形成需要一定的过程,初期患者主要会感覺到在长时间行走或者运动之后膝关节有间接性隐痛,但症状较轻,一般卧床休息疼痛症状就会好转,发展到中期,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就会经常伴有持续性的疼痛,尤其是在阴雨天气和气温比较低的季节疼痛症状会加剧,行走坐卧时膝关节都会有明显的僵硬感,进行一定的锻炼之后会感觉膝关节灵活性增加,天气转暖疼痛症状也会减轻;骨质增生发展到后期阶段,患者会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膝关节没有力气,无法正常行走,关节持续胀痛,小腿肿胀,严重者还会出现关节积液,导致膝关节变形。在进行膝关节骨质增生护理时,要把握住患者的情况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强度和方法进行护理。

目前膝关节骨质增生没有有效的根治方法,就当前的医疗技术只能通过药物和物理护理等进行辅助治疗,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该类病症的复发率极高。因此,加强临床护理效果对促进患者病情好转具有积极意义。通过本次对我院100例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的研究可以发现,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物理护理干预,实行综合护理方法,使护理效果有显著提升。这表明,积极的心理护理、有效的健康护理、常规的饮食护理再加上物理手段的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膝关节骨质增生状况,防治关节炎症引发病变的情况发生。综上所述,对膝关节骨质增生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巩固治疗效果,降低复发概率。

猜你喜欢

骨质增生临床护理膝关节
膝关节置换要不要做,何时做比较好
骨质增生常见误区释疑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冬天来了,怎样保护膝关节?
年纪大了,如何避免骨质增生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临床护理路径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的应用效果观察
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的护理
针推治疗腰椎骨质增生80例
抗骨增生片联合骨肽片治疗骨质增生症5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