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乱,是创新的起点
2018-12-13谢丹丹
谢丹丹
当团队一派和谐时也许并刁观得是一件好事
“一味追求秩序往往会丧失创新能力。混乱不是用来消除的,而是可利用的创新资源。”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在读《混乱》一书时评价道。
当心“团体迷思”
面对一个难题,如果连聪明绝顶的人也束手无策时,一个完全不同的声音,更可能有利于打开局面。
在团体决策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为了维护团体的和谐,倾向于和大多数人的想法保持一致,而不愿意提出有争议的观点。这很可能会导致团队作出一个错误或平庸的决策。这种现象被称为“团队迷思”。
道理不难理解,做起来却很难。
试想一下,如果一场会议开下来,争论不休,彼此怀疑,甚至人身攻击,最后彻彻底底成了吵架大会,谁都不愿意在那种针锋相对、不友好的气氛下多待一秒钟。
大多数管理者,不喜欢松散或者脱离团队的人,认为这样的人会破坏团队文化。因为从人性出发,人们往往会更偏爱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的合作方式。
保护参与感
但作为管理者,必须走出这种舒适区。
要想让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护员工的参与感,鼓励员工贡献更多的想法,而不是阻碍。
如果某位同事提出一个具体的想法时,很快有人站出来否定:“试过了,行不通”、“不现实”,这将会对会议氛围产生破坏性影响,这时员工更愿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而附和大多数人认可的观点。最好的方法是,等所有人发言完毕,再开始一一讨论。
但很多时候,管理者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最具破坏性的那个人,他们迫使成员接受自己的既定思维模式,限制个人思维和团队的整体配合。
如果有可能,应该邀请一些受过不同训练、具有不同经历、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的“另类”人士,他们存在的意义在于:让参会者不敢马虎大意,促使他们三思而后行。
討论的气氛可能会很紧张,但是作为管理者,应该勇敢拥抱这种氛围。
认识不同的人
可见,多样性无论是对于企业还是对于个人,都是有利的。作为职场人,也应该通过结交不同领域的朋友,来提高自身竞争力。但很多时候,当人们奔着结交新朋友的目的开始社交的时候,却本能地选择跟自己背景、秉性相近的人。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纽约举办了一场百人社交聚会,参加的人都是各行各业的高级顾问、企业家以及银行家。尽管他们在赴约前已经表明自己的目的是结交新朋友。但跟踪器显示:人们遇到熟人便上前叙旧,然后再被引荐给朋友的朋友,而目他们都几乎是同一个圈子的人。
尽管在互联网时代,扩大自己的交际圈子也不难实现。但现实是,人们在社交媒体上的转发和互动,也常常是倾向于和自身观点一致的群体。虽然人们有很多机会去听不同的声音,见不同的人,建立新的信任,但作出的选择只是巩固旧有的社会关系。
人们往往认为,接触另类的,和自身完全不同的人和事,会把生活打乱。但事实上,有时候,有意或无意的“混乱”,会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责任编辑: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