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探析
2018-12-13刘路平
刘路平
摘 要: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从时势和社会条件出发,创立了陕甘宁边区。为了实现抗日救亡和壮大革命力量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在边区实现了局部执政的实践,并团结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生产建设。其中由中共中央领导和实施的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革命队伍的发展建设,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本文从从陕甘宁边区的历史背景入手,深入探析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总结边区民主探索的经验,为当前我国民主政治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K2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8)07 — 0044 — 03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抗战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片土地上开辟建设了陕甘宁边区,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整套符合边区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客观规律发展的建设方针和内容。尤其在政治建设中,实行民主政治,积极发动人民群众参与边区的各项开发和建设,有力的保证边区党和人民队伍的发展壮大,同时也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建设新中国提供了宝贵的探索经验。
一、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历史背景
在大革命和土地革命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建立了陕甘党组织,创建了西北红军,并在陕甘边地区发展了西北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原有根据地的基础上成立了西北苏区。在国共第二次合作后,根据国共两党关于国共合作的协议,将西北苏区改为陕甘宁边区,并成立了边区政府和边区参议会。
在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实行民主政治建设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首先,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日军转变了原有的军事打击政策,开始对國民党实行政治诱降和培养汉奸组织,企图利用国民党“攘外必先安内”的对日妥协政策和对陕甘宁边区疯狂轮番的大扫荡消灭共产党组织。而此时的中国共产党则坚持对日宣战,呼吁全民族抗战,积极团结爱国志士推进国共两党的合作抗日,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就表明了此阶段的奋斗目标是:“争取中国民族之独立自由与解放……实现民权政治,召开国民大会,以制定宪法与规定救国方针;实现中国人民之幸福与愉快的生活”,并郑重宣言:“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即在坚持抗战的同时实行民主政治,并取消原有的苏区建制,接受国民党的改编。抗日与民主政治不是两个割裂的概念,正如毛泽东所言:“民主即是抗日,抗日与民主相辅相成,他是目前抗日时期最根本的东西,也是对抗日本侵略者的保障”〔1〕274,实行民主政治建设,对于增强抵御外敌的力量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其次,从共产党自身的发展建设来看,民主政治建设是共产党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红军到达陕北后,由于万里长征的大量消耗,使得革命力量被大大削弱。中国共产党很需要在陕北落脚后重整旗鼓,发展革命队伍。此外,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党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日渐脱离,单纯依靠国民党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已然成为不可能。因此,在1937年11月太原保卫战失败以后,党中央及时认识到,只有共产党团结人民群众发展壮大起来,将党的正确的战略战术提升到统一战线的领导作用,才能够实现打败侵略者,解放全中国的目标。因此,在根据地建设中更加注重民主政治建设,不仅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有效地扩充和发展了队伍,而且广泛地吸纳了全国各地、社会各阶层的民主人士、爱国青年和人民群众奔赴边区,大大提高了人民队伍的作战力量和影响力。
二、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民主政治建设是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建设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其范围涵盖了党、政、军的方方面面,其内容有力的保障了抗战时期党的队伍的发展壮大,创造了党内外空前团结的和谐氛围和政治局面,为建设富有成效的民主政治,取得抗战的最后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行广泛的民主选举
“民主政治,选举第一”〔2〕。在陕甘宁边区建设期间,建设广泛而利民的民主政治是所有共产党人的共同奋斗目标。“大家的事,大家来议,大家来做,在大家公认的条件下(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全体……等),谁都能发表意见,好的意见一定能被采纳,谁都有出来做事管事的义务与权利这是民主的实质。”〔3〕这是谢觉哉对“民主”涵义的精辟论述,这同时也代表着共产党人对边区民主政治的科学阐释。
1937年拟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标志着边区选举制度的正式确立。其规定:陕甘宁边区“普通的直接的平等的无记名的选举制,保证实现彻底的民主”,还规定:除汉奸、经法庭判决被剥夺公民权和精神病患者以外,“凡居住陕甘宁边区区域的人民,在选举之日,年满16岁的,无男女、宗教、民族、财产、文化的区别,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224在此条例的指导下,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共经历了两次大规模大范围的选举。第一次选举是在1937年的7月,经过局部试点后,自上而下逐步展开,以乡、区、县、边区为单位,经过层层选举,利用直接的、无记名的选举制,针对边区文盲较多的情况,还采用投豆法、烧孔法、划记号和举手法等方式进行普遍选举,保证了边区选举的普遍性、直接性、平等性和进步性。据不完全统计,此次选举,全边区参与投票的选民平均占选民总数的70%以上,不少地方达到80%以上。〔5〕97第二次选举是在1941年5月,在第一次已有的经验上,遵循“三三制”的建政原则进行改选,并提出了“进行民主政治,要把选举放在第一位”〔6〕48的口号,此次参加选举的选民达到了边区选民总数的五分之四以上,更加普及了选举,完善了边区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
民主选举运动的顺利进行,发动了边区的抗战动员,有力的支援了抗战前线。在此时期,抗战与民主是密不可分的,抗战胜利的取得需要有民主运动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中巧妙的将民主选举与抗战动员结合起来,相辅相成,为全民族抗战的动员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建设“三三制”政权
各抗日根据地在政权建立起来之后,一些地区的领导同志和部分共产党员把抗日民主政权看成是工农小资产阶级政权,而拒绝吸收进步的中产阶级分子和开明绅士参加政权。为了进一步阐明抗日民主政权的性质,建设更加广泛的民主政治,1940年3月,毛泽东为中共中央起草了《抗日根据地政权问题》的党内指示,对抗日时期所建立的政权的性质作了重申,并提出了建设抗日民主政权的“三三制”原则。即“根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的原则,在人员分配上,应规定共产党员占1/3,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1/3,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1/3。”〔7〕741指示要求,在已经建立政权的地区,须按此原则重新审查自己的方针,在建立新的政权时则一概照此原则。
“‘三三制政权的实质是民主问题。”〔8〕按照“三三制”的组织原则,在政权系统中,党外人士要多于共产党员,如何把2/3的党外人士团结组织起来,发挥他们对于抗日和根据地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三三制”建政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坚持民主建政的共产党人本著开明、民主、真诚、为人民服务的原则积极努力的将党外人士团结到一起,为根据地建设和抗日救亡献计献策。党外开明绅士李鼎铭先生就是在党的深情感召下决定参政议政,并提出了著名的“精兵简政”政策。
在抗战时期提出的“三三制”建政原则对于边区的建设和夺取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在国民党推行“一党专政”,搞专制独裁的黑暗笼罩下,共产党通过“三三制”的建政原则,推行政治的民主化并坚持贯彻“团结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指示,为取得抗战最后胜利提供了坚固保障;其次是“三三制”成为了党自我约束的一种政策。党内人士少,有效地避免了党把持包办的消极现象;党外人士多,则有利于党内外的团结,保持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加强党的建设。
(三)组建边区参议会
抗战时期,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抗日民主制度的指示,并参照国民党中央政府关于建立地方民意机关的原则,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了民主集中制下的参议会制度,行使各项监督选举权利。它既是边区的民意机关,同时又是最高权力机关。参议会的主要职责之一是立法,通过颁布合民心,顺民意的法律法规来保证根据地建设的有序进行,来保障党和队伍的发展建设稳步前进。
在抗战时期,边区共举行过两次参议会,第一次是在1939年1月17日至2月4日,到会的参议员共145人,除了共产党员、国民党员和无党派人士外,还有工农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和商人地主富农的代表,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会议讨论并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以及边区其他单项法规性文件,并民主选举出了新的政府委员和参议员。第二次是在1941年11月6日至21日,在全边区普遍、广泛、民主选举的基础上,在延安新建的参议会大礼堂举行,出席大会的参议员共219人,其中共产党员123人,地主绅士与其他人士在这次参议会中约占全体议员人数的五分之二。〔9〕226大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并选举出了新的参议员和政府委员,在选举出的18名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共6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完全符合“三三制”的建政原则。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参议员和政府委员完全是经过人民普选产生的,不同于国民党的党指定产生。两次参议会的胜利召开,全面地将民主政治的内容结合形式体现了出来,大大促进了边区的民主进步。边区参议会制度的早期探索和实践,为新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四)重视法制建设
抗战时期,在坚持中央苏区时期法制建设探索的基础上,边区的法制建设以保障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建立起了一整套适应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建设发展的人民司法制度,它实用性强,适用于一时一事,有效地巩固了党和人民的团结。
为了加强法制建设,保证战时边区的生产建设,边区政府先后成立了边区高等法院、地方法规起草委员会、边区法制委员会和边区法令审查委员会。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人民的法律法规,对边区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法制建设。据统计,中共中央、边区参议会和边区政府曾先后制定、颁布了五六十种、1000多件法律法规。〔10〕154这些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逐步完善了陕甘宁边区的法制建设,有力地保障了边区的经济发展、政治建设、文化和教育事业的繁荣,同时完善了党自身的建设,保持了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维护了社会各阶层的合法权益。
在边区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党和政府官员发挥了积极带头的模范作用。马锡五庭长本着人民的合法权益出发,明察秋毫、大公无私,创造了著名的“马锡五审判方式”,得到了边区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肯定。同时,对于重大典型案件,采用人民“公审”的方法,“黄克功案件”的公审判决既体现了法制的权威,又伸张了正义,教育了人民。对于贪污腐败,则采取严惩,轻罪重罚,“贪污不仅党不允许,法律也必予制裁”,“特别是党员贪污不能姑息”。〔11〕348有资料显示,1940年,陕甘宁边区司法机关审处的贪污案件为644起,1941年下降为153起,到1943年,边区政务人员中的贪污腐化现象基本禁绝。〔12〕此外,党和政府官员积极发挥着“人民公仆”的好形象,消除特权,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边区政府也一度被群众称为“只见公仆不见官”的人民好政府。
三、结语
抗战时期,我国还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共产党除了发展自身,还肩负着团结广大人民救亡抗日,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重任。陕甘宁边区局部执政和生产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与民主政治建设是密不可分的。在恶劣的生存条件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实现民主政治是根据地建设的必然选择。
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建设,不同于欧美式的民主和苏联式的民主,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中,民主是具体的,是新民主主义。在我国当前的新时代政治建设过程中,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有赖于历史成功实践的借鉴和经验的总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矛盾和社会状况肯定会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很不同,但历史总是在前进,在探索过程中成功和失误都是历史的进步,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民主政治探索、建设和发展所积累的经验,也必将为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的前进道路上不断提供指导。
〔参 考 文 献〕
〔1〕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法制文献选编: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
〔3〕〔11〕谢觉哉文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
〔4〕抗战时期的陕甘宁边区〔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5.
〔5〕〔9〕〔10〕陕甘宁边区史纲〔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2.
〔6〕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編(第3辑)〔M〕.北京:档案出版杜,1987.
〔7〕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邓小平文选(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2〕朱伟.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反腐兴廉之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
〔责任编辑:张 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