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逆袭
2018-12-13董可馨
董可馨
2018年11月,电影《流浪猫鲍勃》在大陆上映。故事很简单,很温情,一个靠卖唱为生的瘾君子在人生低谷遇上了一只橘猫,而后在它的陪伴下浪子回头,人生转暖。
电影的卖点在于它根据真实事件改编,那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亦是本色出演,在镜头下卖得一手好萌。“要吸猫,不要吸毒”的豆瓣评价点赞量高居第一位,毫无疑问,猫从头至尾都是电影的绝对主角。
只是有猫作为内核,电影故事本身并不足以提供充足的讨论空间。不过,当我们把它作为当下撸猫文化的一种展现,放在整个人类文化史中去观察,就足够有意思了。因为人类如今对猫的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痴迷依恋,不过是近来才开始流行。
而我们想知道,撸猫,何以能成为流行文化?
撸猫流行
对梦想成为铲屎官的空巢青年来说,拥有一只猫=人生赢家。不过很遗憾,不是谁都有条件亲自成为铲屎官,而这部分无法被满足的需求,催生了各类猫主题店铺的火热。
猫主题咖啡馆可视为撸猫文化在现实中的经典代表,在新世纪以来神不知鬼不觉地风靡了全球。它最早出现在台湾,随后在日本倍受欢迎,而后进一步被引入欧洲,最后攻陷北美。
在互联网普及稍晚的中国大陆,以咖啡馆为主的各类猫主题店铺,近几年迅速于城市中蔓延,生长速度堪比街头巷尾的奶茶店,而它和奶茶店也确有相通之处:它们的消费主力,都是年轻女性。
在大众点评上,可搜到的猫主题店铺在北京有147家,双十一这天,我走过几条街巷,最终在一栋冷清的写字楼7层,找到一家极不起眼的猫咪咖啡馆。
推门进去,老旧客厅的装修风格的咖啡馆已无处落座,年轻女孩和情侣占满了几乎所有位置,后者中的男孩子,也多是陪着女孩来的。据店家说,满座在周末是常态。
店里有14只猫,各不相同。加菲猫刚做了绝育手术,带着项圈懒洋洋地躺在角落只顾睡觉,间或醒了,起身打个哈欠,换了姿势又接着睡去;一只暹罗猫总喜欢踱去门口,对着门外喵喵叫,门一打开就偷偷溜出;还有只橘猫与暹罗的杂交,总是带着君临天下的气场,站在柜子顶端睥睨众生;剩下的猫,四散在店里各处,各自玩耍。
除了少数专心码字的学生,店里的顾客多为猫而来,但猫才不管这些,它们大多数并不喜欢与人亲近。顾客伸出手去逗弄,有的猫直接扭头走开,有的则毫不理会,自顾舔舐。
店里有一对北大的情侣,那天专程来买猫。养猫是女生的心愿,但她并没有明确目标,转了一圈后看上只體型小巧、品相不错的白猫。店家要价5000元,但显然,他们无力承受。女生不愿放弃,拉拉男生衣角,男生与店铺老板继续讲价,但店家毫不松口,来店里买猫的客人很多,他们不愁没生意做。最终,男生也没能谈妥价格,带着女生叹气离开。
猫主题店铺的火热与互联网云吸猫的流行相得益彰,不知是现实延伸到了网络,还是网络塑造了现实,猫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也已当之无愧地成了网红。
微博上以猫为主题的大V,可能坐拥近千万粉丝,所发布内容,几乎都是各种猫视频和猫图片。内容一般分为两类,一是精心创作的搞笑视频或动图,配以有趣的文字和音乐;二是对“颜值出众”猫咪的摆拍,主要为凸显可爱。
在微信上,以猫图片为基础,被二次创作后的猫形象,也突然成了表情包的主角,进入青年斗图的日常中,现在谁的表情包里,还没有几只猫呢?
猫主题店铺的火热与互联网云吸猫的流行相得益彰,不知是现实延伸到了网络,还是网络塑造了现实,猫在微博和微信等社交媒体上,也已当之无愧地成了网红。
当撸猫文化悄然壮大之际,研究的步伐紧随而至。今年浙江大学一篇题为《乌有之猫》的学术论文,关注猫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传播特征,已将猫视为新一代猫瘾青年的“精神鸦片”。文章稍显矫情,不过也足见,撸猫已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进入网络与现实。
你见,或者不见,喜欢或不喜欢,猫已在那里。
从邪恶象征到家庭宠儿
猫文化的流行,是新近的事。
一个不为很多人所知的事实:猫是我们熟悉的家养动物中最后被驯化的。当然,很多铲屎官不会同意 “驯化”这个词。因为,在网络的话语背景中,人猫角色神奇颠倒,变成了铲屎官与猫主子的关系,在猫面前,人倒成了被驯化的那一方。不过我们先把这个话题放到一边。
接着刚才的事实讲。其实,只是到了18世纪之后,猫才慢慢普遍进入家庭中成为伴侣动物。在此之前,狗才是宠物界的“老大哥”,作为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始终陪伴着人类。
但在新世纪之后,形势发生了变化。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宠物猫的数量都已经超过狗,在取代狗的老大地位的同时,猫已悄咪咪地完成了“占领地球”的第一步。
要理解猫在数量上的猛增倒也不难,因为人越来越多地居住于城市中。
城市里狭小的居住空间,更适合养猫,因为猫不用遛,而且养猫远没有养狗那么麻烦,所以猫就成了宠物选择的优先项。
不过到这里,只能解释家养猫数量的增长和它在网络上的现身,还无法说明撸猫作为一种文化在网络的大行其道。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狗全都崇拜地看着你们,猫全都蔑视地看着你们,只有猪把你们看作是和它们平等的。
这句戏谑道出了猫咪的核心形象,其实,最终让猫在网络脱颖而出的,正是它始终未被驯服的本性。
哪怕已经历千万年演化,猫在本质上还保留着独立性。由于保留着独行的习惯,猫的周围没有试图了解它们的其他个体,因此从自然进化的角度说,猫也就没有进化出其他物种的高效反馈能力,这就是猫科动物最具标志性的冷漠脸的由来。
猫的这种个性,在现代意味着“不羁放纵爱自由”,但在前现代的人类文化中,卻给它招致了灾难。因为猫的不被驯服被视为非理性,非理性便意味着不能分享“神的荣光”。
十三世纪的经学家托马斯·阿奎纳在《神学大全》里写道:我们没有义务将我们的仁慈惠及不具备理性的动物,因为它们缺乏自由意志,不能融入“被理性管理”的社会,不能获得来世的生命。
在这种宗教文化笼罩的氛围中,猫的处境很艰难。
在伊丽莎白女王的加冕游行中,猫被填入罗马教皇的模拟像中,当点燃教皇时,猫被活活烧死,其过程为整个仪式提供生动的音响效果。而在圣约翰节前夜,猫也会被慢慢烧死在巴黎的河滩广场上,烧完之后,人们还收集猫的骨灰作为带来好运的护身符,这种仪式至少持续到1648年。
由于有组织的宗教迫害,中世纪欧洲有数百万只猫咪悲惨横死。
不唯基督教文化如此,除了伊斯兰文化对猫有所偏爱,古埃及将猫作为神之一种,其他世界主要文明和宗教,都对猫怀有深切的敌意,或至少把猫看作不详的象征。
在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的认知传统中,猫与罪恶联系在一起;中世纪的波斯人将猫刻画为贪婪、伪善和不忠的形象;东方文化中猫与妖气相联系,在影视作品中多是出现于阴森场景。
不过那些都过去了,时间流转,如今,猫也翻身做了主人,生存境遇大为改善,甚至化身小资和文艺的象征,成为了独立精神的代表。
为什么是猫?
没有哪种宠物像猫这样,被赋予如此之多的文化符号,至少狗不行。
经过成千上万年的驯化,狗和人类已经十分合拍了,它懂人的暗示,迎合人的目光,与人双向互动,会因近距离的接触而欢欣鼓舞,但这也使人失掉了探究“狗性”的兴趣。相比之下,猫寡淡得多,天性中的傲娇特质使猫与外界保持着一种微妙的疏离,这种疏离带了足够大的想象与解读空间。
一个不服从的女性,只有在两性平等的现代才是被普遍接受的,也只有在现代价值观中才是被欢迎的。
在专为猫而拍摄的纪录片《爱猫之城》里,虔诚的伊斯坦布尔人视猫为神物,因为在他们看来,猫能感知神的存在,和猫比,狗却没有这种能力。“在狗看来,人类就是神。但猫就不会这么看待人类。它们不是忘恩负义,只是看得透。”
猫使人觉得,它们不需要人来填补“猫生”,不论在哪里,它们都保持了最极致的孤立,猫的陪伴也多是安静的。因此猫往往和书店很搭,北京的万圣书园养了很多猫,书堆上,墙角边,都是它们自在休憩的地方,它们不会扰乱书店的宁静,甚至构成了宁静的一部分,像主人一般守护着书店。
这样的猫,是高冷、是自由,但这不是猫的全部形象。
猫由于与生俱来的柔软、安静,使它在人类的各种古老文明中,常常代表着女性。语言透露出这种联系。在英文中,猫的第三人称是代表女性的“she”。
在古埃及,猫与掌管女性魅力、生育、母性与家庭的女神贝斯特联系在一起,于大约公元前950年开始在埃及流行,她的形象遍布古埃及艺术之中,要么是一只优雅坐着的猫,要么是猫头人身的女人。
文学中的意象更多。猫是波德莱尔的诗歌通往性感、情色、女人、罪恶、温柔的重要链接。女人与猫之间的形态转换也是日本民间故事的常见主题,小说中的邪恶女性有很多是猫妖幻化而成,根据日本小说《沙门空海·大唐鬼宴》改编的电影《妖猫传》即是一例。
总结来说,猫的特性使其在人类文化中具有两重意象:自由不服从、女性。这两者一旦合二为一,与之对应的形象是什么?一个不服从的女性。
到这里,猫流行之谜就要揭开了。
从前现代到现代,猫的本性没有多大的改变,但人与猫的关系却变了,因为人类的社会结构变了。一个不服从的女性,只有在两性平等的现代才是被普遍接受的,也只有在现代价值观中才是被欢迎的。因此,与不羁女性形象紧密联系的猫也从被厌弃变得被推崇。
当然,观念的改变只是其一,催生猫热的,还有两重很重要的原因:女性强大的消费能力,以及在互联网的活跃。
女性是消费可爱的主力,当具有强大消费能力的女性大量活跃于互联网时,萌文化的热潮就自然该汹涌起来了。
萌萌的猫咪,至此也终于成为了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