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族村庄好风景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铁炉白族乡铁炉村推进生态家园建设扫描

2018-12-13冯佳文

民族大家庭 2018年6期
关键词:鹤峰县白族村民

文 /冯佳文

(作者单位:湖北省鹤峰县铁炉白族乡财政所)

在湖北西南边陲的大山之中,有一个茶柑飘香、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白族村庄——鹤峰县铁炉白族乡铁炉村。该村辖10个村民小组,490户1978人,主要有白族、壮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其中白族人口占全村总人口的32.7%。

近几年来,该村坚持生态为本,致力绿色崛起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家园建设,紧紧依托山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茶叶、柑橘、水产养殖等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不断巩固,农民人均纯收入不断提高。2017年,该村被鹤峰县委、县政府授予“最美乡村”荣誉称号。

茶柑鱼虾特产美

铁炉村海拔低,气温暖,雨量足,土地肥,适应多种经济作物的生长,为村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茶叶是该村的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该村抓住鹤峰县大力推行“全域有机”的有利时机,号召村民兴建无性系生态有机茶园,力促村民发家致富。该村现有茶叶2300多亩,人均达1.16亩。为解决茶叶“加工难”问题,该村还着力兴建茶叶加工厂和专业合作社9家,基本满足了茶叶加工的需要,为村民出售鲜叶提供了方便。

铁炉村的水果资源远近闻名,独具特色。特别是1500多亩椪柑,以其品质优、口感好的品味,畅销湘鄂周边地区,深受消费者的青睐。

铁炉村1组青年农民王功胜,五年前南下云南省昆明市做水果生意,不仅收入颇丰,还学会了反季丑柑栽培技术。2017年秋,他瞄准家乡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毅然回乡创业,很快组建了“鹤峰县硒农汇丑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反季丑柑。在他的带动下,该村和临近碉堡村很快发展丑柑300亩,现已成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后续财源。

铁炉村位于湖南江垭水库的尾水地带,每逢库区蓄水季节,流经铁炉坪的隔子河就成了绿波荡漾、波光粼粼的平水湖面。渔民们开着快艇,驾着机动船,在宽敞的湖面上运送各类农用物资,来来往往,川流不息。长年打鱼的渔民划着小船,载着鸬鹚,在平静的河面上捕鱼捞虾,收获喜悦。垂钓爱好者三五成群地来到河边,手持钓鱼杆,钓上清水鱼,尽情享受河道垂钓的快乐。在隔子河自然生长的桂鱼、青鱼、鲢鱼等各种鱼类,肉质鲜嫩,营养丰富,是远方客人到铁炉观光、旅游时必定品尝的美味佳肴。真可谓“茶柑鱼虾特产美,客人消费都回味”。

路水保障通畅美

要致富,先修路。这是铁炉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在推进生态家园建设中形成的共识。该村通过向上级财政部门申报 “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等项目资金,大力推进村组公路建设,解决“行路难”问题。截至目前,该村已修通组级公路25公里,产业基地路12公里,硬化公路16公里,兴建水泥石板桥9座。实现了组组通公路,产业基地通公路,农户通路率95%以上。在铁炉村委会办公室的墙壁上,“情系百姓、一心为民”“为民修路、功在千秋”“修通致富路、助民奔小康”等8面锦旗,是该村狠抓路网建设最好的见证。

为解决村民“饮水难”问题,让村民安全饮水得到保障,铁炉村先后向县环保、水利等部门争取项目资金300多万元,大力改造全村安全饮水设施,已兴建50立方米饮水池8口,60立方米饮水池2口,安装自来水管1万米,有效解决了一组、四组、五组、七组等10个组的村民饮水困难,让村民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实行了村民安全饮水“全覆盖”。

房院保洁环境美

近几年来,铁炉村在党的惠民政策扶持下,抓住“县级重点贫困村”机遇,加速生态家园建设,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全村面貌明显改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在认真落实精准扶贫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实施民居改造工程,落实扶贫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计划247户,资金800多万元,对全村的民房进行了整修和重建。

铁炉村四组村民吴国惠,全家4口人,两个劳动力。10年前,他和妻子南下广东省东莞市美的电子厂打工,每年收入10多万元。前年,他回家建房,一栋具有白族建筑风格,占地面积为14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6平方米的三层楼房拔地而起。2017年10月,他又投资30多万元,在自家建起了 “鹤峰县国惠皮鞋加工厂”,给当地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5个,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从事鞋业加工,增加收入。

为尽快改善村党支部、村委会办公条件,加速村级两委阵地建设,该村积极向县编制办、县移民局、县民政局、县财政局等部门,争取帮扶资金40多万元,购买了一栋占地面积达14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20平方米的三层办公大楼,建起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县编制办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投资8万元,给铁炉村委会添置了办公桌椅、电脑等,为该村实施规范化办公创造了有利条件。

该村还坚持狠抓农户的庭院美化建设,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品位。村委会还向乡城建办申请,聘请了8名村庄环境保洁员,建起了垃圾处理场,添置了垃圾运输车,经常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该村对农户庭院,还大力推行“厕所革命”工程,实行畜栏与厕所分离,动员村民栽树种花,美化农户庭院环境。坚持开展清洁卫生大检查,将“不清洁、较清洁、最清洁”牌子贴上墙面,力促村民改变卫生习惯,自觉维护环境卫生,让村民住上干净、整洁、舒适的幸福家园。

乡风文明村民美

近几年来,铁炉村坚持从提升村民素质,弘扬白族文化入手,认真开展乡风文明教育,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把村民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与提升村民素质、创优发展环境紧密结合,激发村民提升综合素质,争做心灵美的好公民,大力营造“人人学先进、户户讲文明、处处促和谐”的良好氛围。

该村多次组织召开农民体育运动会、全体村民大会,开展“最美家庭”“最美村民”“最佳十星级文明户”等评选活动。

三组村民涂元珍,把曾经瘫痪的婆婆,带在身边南下打工的感人事迹,在2016年1月15日参加全县“最美评选”活动中,一举荣获全县“最美鹤峰人”。通过表彰先进,传递正能量,全村已涌现出了县级“最美家庭”谷彩霞、“最美鹤峰人”涂元珍等先进典型。

将治安防控、计划生育、房屋修建、老人赡养、子女教育、邻里互助等行为规范纳入《村规民约》,先后制订了 《铁炉村党员管理办法》《铁炉村环境卫生保护制度》《铁炉村禁放烟花炮竹规定》等规章制度,坚持用《村规民约》等制度规范村民的行为,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使该村多年来没有出现一例越级上访行为。

铁炉村是湖北省传统村落之一,民间文化历史悠久,白族文化底蕴深厚。近几年来,该村先后投资165万元,对徐家湾——省住建厅命名的“徐家寨子”进行了全面整修,建起了一座寨门,一座风雨桥,安装了20盏路灯,对这一传统村落进行了有效的保护与发展;还投资30万元,组建了“铁炉村民族文艺宣传队”和“铁炉村乡音乐器演奏队”,添置了音箱,搭建了舞台,将具有民族特色的白族围鼓、唢呐、花鼓灯,杖鼓舞,九子鞭等民间表演形式,长年回归到现实生活中,予以传承和发扬。白族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不仅活跃了村民的乡村文化生活,而且还大力弘扬和传承了白族文化,让民族文化成为白族山乡一道亮丽的风景。

猜你喜欢

鹤峰县白族村民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浅论鹤峰满堂音中“傩”的保护与传承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鹤峰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
连片贫困地区体育教师支教成效研究
云南省鹤庆县白族本主庙及演剧活动考论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大理白族扎染的传统工艺与图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