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西立:不能只从时间更迭看待新时代
2018-12-13采访化定兴发自湖南长沙
采访_本刊记者 化定兴(发自湖南长沙)
党的十九大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其最重大的理论成就,就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那么,该如何认识“新时代”,如何学习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何解决当前党建面临的一些问题?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就这些话题采访了红旗文摘杂志社总编辑张西立(以下简称“张”)。
张西立 (摄影:罗丹 湖南省委党校图书馆)
党的理论要“飞入寻常百姓家”
记:现在我们常说的一个词就是“新时代”,但一些人只是把它当成一个口号,而没有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您如何认识“新时代”?
张:党的十九大郑重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里,“新时代”是与“新的历史方位”直接相关的,也就是说,认识“新时代”就要从“新的历史方位”入手。早在十九大召开之前的著名的7·26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就号召全党一定要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国内与国际等维度认识和把握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这就深刻说明“新时代”不是一个历史学上的概念,我们不能只是从时间的前后更迭上看待它,而是应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的总体变迁上加以认识。直观上看,“新时代”的到来是中国人民由新中国成立的“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后的“富起来”进而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但如果我们仅仅停留于此,就无法洞悉“新时代”的真正奥秘。即必须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度,从决定和支配社会运动变化的最深刻动因——社会基本矛盾的角度全面审视当代中国的历史变迁及其发展阶段。由此我们就会理解党的十九大为什么要把“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作为重大政治判断提出来,就会理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什么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确立为新时代党的核心执政理念,就会理解为什么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伟大斗争、伟大事业、伟大工程、伟大梦想”以及“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等作出精辟阐述等等。
记:政治理论学习特别容易流于形式,目前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您认为应该如何学才能入脑入心?
张:我认为,总的就是按照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给《求是》暨《红旗》创刊六十周年贺信中指出的,要高举新时代党的理论旗帜,通过“锐意进取,改革创新”,使“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此,就要推动我们的政治理论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来一个与时俱进的变革。首先是内容上,各级党组织及其宣传文化阵地应牢固确立“四个意识”,坚定不移地做到“两个维护”,围绕深入阐释、广泛传播“四个自信”谋思路、设议题、做文章,眼睛向下,虚心向实践和群众学习,在切实提升“眼力、心力、笔力、脚力”上下功夫,不断推出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精神文化产品;其次就是形式上,要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紧跟社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态势,全力推进媒体融合,着力创新党的创新理论的传播载体、渠道和方式,努力变互联网这个最大的“变量”为最大的“增量”,真正“过好互联网这一关”。
反腐败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怨天尤人
记: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党的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也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要求,您觉得有哪些主要特点?
张:纵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立足新时代党的自身建设的浩荡实践,我们就会发现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
一是鲜明的党性立场。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一以贯之的政治立场,也是我们全面、深入认识和贯彻习近平党建思想的一个根本视角。
二是强烈的问题意识。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从严必依法度。正视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直面矛盾而不是言顾左右,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其中体现的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倡导的“舍我其谁”的大担当的无畏气概,也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的自我革命精神。
三是高超的领导艺术。当今时代,驾驭国际国内诸多问题纷纭交织的复杂局面,领航新时代中国破浪前行,带领十三亿中国人民逐梦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需要坚强有力的领导主体,也离不开高瞻远瞩、运筹帷幄、举重若轻的高超领导艺术。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习近平总书记作为全党以及党中央的“核心”,党的十九大再次重申以及庄严写进修正后的宪法,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决定性历史贡献和政治作用的充分认可,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的成功实践的逻辑升华。
记:十八大以来的反腐斗争可以说成效显著,但也有人从中看到我国腐败存量之大,进而对我们的制度、文化产生了怀疑。这不利于“四个自信”的建立,该如何解除这种困惑?
张:过去有“不反腐败亡国、反腐败亡党”的论调,这已为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实践所否定。但是在依然严峻的反腐败斗争的现实面前,有些人包括部分党员干部心存畏难,存在一定程度的质疑、困惑以致迷茫情绪,对中央坚定不移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决心和夺取压倒性胜利的必胜信念产生动摇,的确应该引起高度关注。对此,采取简单否定的态度不可取,放任自流、听之任之更是有害,而是应立足全面推进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进程,从政治引领、队伍建设、基层治理、理论宣传、思想教育、舆情管控等多方面着手,标本兼治,务求实效。从理论引导的角度看,着力引导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必要的理论自信和政治定力尤为重要。首先要看到,“腐败”是一种历史和世界性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社会历史条件,完全、干净、彻底地消除各类腐败现象,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艰巨的历史过程。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哪个时期或哪个国家有标准答案或模板,所谓西方国家是“法治社会”,能很好地对其加以遏制的说法,很大程度上不是痴人说梦就是一厢情愿,应予坚决摒弃。必须看到,迄今为止,如果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如中国,能够以彻底无私、雷霆万钧的自我革命精神全面荡涤腐败,从根本上遏制其滋生蔓延的势头,为根除腐败不断创造应有的社会条件,真的不敢想象世界上还会有哪个政党、哪个国家能够做得更好。对此,我们理应保持必要的自信。其次,要引导干部群众认识到,反腐败是我国国家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身就涵盖了这个问题,既是着眼于全局和整体的顶层设计,也意味着取得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不是单兵突进,而是要求更加注重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性,本质上是一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同时建立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发展过程。因此,在这个问题上任何急于求成以及怨天尤人的悲观消极态度都是不可取的。
记:从世界政党发展的规律来看,您认为执政党长期执政的考验来自哪里?
张:物必自腐,而后虫生,然而,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任何事物的变革都是内因起决定作用的结果,而非外部因素,外部一系列因素终归要通过内因发生作用。看一个执政党的安危存亡,我们也要秉持这样的马克思主义矛盾变化观。譬如对于苏共亡党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归根结底还是在于长期以来苏共淡化、削弱乃至放弃了严肃认真的自身建设。至于为什么苏共会“自掘坟墓”“自毁长城”,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自觉也罢,不情愿也罢,环境严酷也好,一意孤行也好,到头来,在大厦将倾之际,只能陷入“竟无一人是男儿”的绝境。中国历史上王朝更替的所谓“历史周期律”,其实也是对盛极而衰、治乱循环现象的一种经验性概括,所要回答和揭示的正是处于统治地位的阶级或政治集团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现代西方政治学理论在实践中生发出“三权分立”的制度体系,要害也在于破解“绝对的权力必然产生绝对的腐败”的历史谜题。中西方国情、历史、文化以及发展状况存在根本差异,治理模式乃至政治制度不可能简单照搬,必须而立足我国实际,探索走出自身条件允许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形成并不断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个道路中,党的领导是其本质规定性所在,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近百年来,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七十年来,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披荆斩棘一路走到今天的呢?一言以蔽之,就是始终坚持以伟大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在伟大的社会革命中实现伟大的自我革命。建立在彻底唯物主义基础上的、以“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自我革命”,就是处于执政地位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自身时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等问题时而给予的历史性的科学回答。
缺乏高度组织纪律性,党就不会有任何战斗力
记:党员信仰淡漠是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而且这种信仰的传播在一些地方和单位也遇到了困境,这是什么原因?
张:习近平总书记讲,革命理想高于天。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也讲,我们党之所以走到今天,就是一靠理想、二靠纪律。历史已经反复证明,缺乏高度组织纪律性,党就不会有任何战斗力;而如果丧失了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放弃对共产主义的崇高追求,必然是党将不党、国将不国。在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面前,党自身在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等不够纯洁以及未能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的问题有待从根本上解决,一个突出表现就是部分党员“三观”不正、担当精神薄弱和理想信念淡漠。究其原因,一是受国际环境影响。党的十九大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历史时期。变革时代各种思潮相互激荡,价值观的多元冲突愈加明显,加上以基督教为底色的西方文化汹涌而来,科技发展一日千里,尤其是互联网大踏步、全方位地走进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给人们诸多直接而深刻的冲击和影响。二是受国内经济社会发展急剧变迁的因素影响。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人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完成了西方发达国家两百年才走过的工业化之路,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高速增长,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空前广泛而深刻,城乡、工农等二元界限日渐模糊,利益主体日趋多元,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走向多样;而基层组织建设滞后,社会治理不力,这些都给党员的理想信念的教育、巩固和提升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三是宣传教育工作亟待创新。在变化迅疾、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面前,作为上层建筑一部分的宣传教育工作必须及时提高主体自身素质,更新工作观念,创新传播方式方法,以适应信息时代受众兴趣爱好变化的要求;否则,以不变应万变是万万不行的,无视客观变化而抱残守缺更是不可取。
记:我国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领域,各种思潮相互激荡,客观形势复杂多变,在这种背景下,该怎样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
张: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须臾不可放松。环境越是宽松,经济越是发展,生活越是改善,就越要重视并抓好意识形态工作。这主要是因为意识形态作为国家上层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不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自动退场,而是始终集中和深刻地代表和反映着这个国家领导阶层及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核心价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在不久前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实际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已经深刻阐明了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历史地位、政治任务、领导力量及其发展壮大之道。简言之,一是明确指出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根本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二是强调党管意识形态是做好意识形态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和重要保证;三是必须紧紧围绕新时代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三大目标,以推动确立“四个自信”“四个意识”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为载体,创新内容和形式,极大地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着“两个一百年”目标而不懈奋斗的精气神;四是在国际政治领域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搞意识形态对抗,不搞发展模式输出,提出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核心理念的完全新型的国际交往准则,积极推动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