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家族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8-12-12陈继
陈继
[摘 要] 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当前形势下,乡镇企业所占的市场比例很大,且多以家族式经营为主要方式。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化进程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必须从乡镇家族企业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其可行性的发展策略。文章从发展的战略原则角度出发,进一步分析了乡镇家族企业在产权制度、企业体制、治理机制三方面的可行策略,为加快乡镇家族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家族企业;乡镇经济;可持续发展
[DOI]10.13939/j.cnki.zgsc.2018.33.085
1 引 言
受到我国特殊国情的影响,大多数乡镇企业都是通过家族式关系进行发展,对于自身长期发展战略的研究并不深入,也缺乏必要的重视程度。为了巩固经济发展成果,使乡镇经济保持长久、稳定的增长水平,必须先对其发展的原则性方针进行透彻、全面的分析,在保证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再强化具体的落实工作。
2 乡镇家族企业发展的战略原则
对于企业发展的一般性战略方法、理论,都适用于乡镇家族式企业的发展战略。乡镇企业的发展,虽然在其地域性和发展水平上,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在整体的方向上,并未脱离一般企业的发展规律,保持着自身的独有特点,其基本的发展原则可总结为以下几点。
2.1 系统性原则
系统是原则中的根本,在战略制定的过程中,要综合自身发展特点与基本的企业发展规律,结合内部水平与外部环境全面、有效地对战略方针进行制定。
2.2 目标性原则
在乡镇家族企业中,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是终极目标,必须对其中的经济、管理、运行、发展等不同方向的指标进行统一结合,实现整体的战略方针,并分清不同阶段的主次水平,使发展能抓住侧重点,做到核心目标不偏离,脚踏实地地去落实、完成。
2.3 能力原则
以企业能力为核心导向,需要乡镇企业不断对自身技术、市场优势进行探索,寻找出自己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点,并在战略性发展策略中,不断对其进行优化与扩大,带动内部的管理、制度水平完善,使企业走向发展快车道。[1]
2.4 制度与环境原则
乡镇企业的持续发展,既要不断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成本,同时也要开放眼光拓展视域,对外部的发展环境有着明确、清晰的认识。这就要求发展战略的制定者有相应的政策眼光,对当前的乡村经济以及企业自身涉及的行业范围有准确的认识,并在环境的引导下,对内部进行适应性调整,制定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战略政策。
3 乡镇家族企业发展中的可选策略
3.1 产权制度变更
产权制度是保证财产权利的基本方法,也是产权主体对于财产权利掌握的客观体现,在法律法规的约束下得以实现。其构成内容包括所有权、使用权、转让权与收益权等系列的组权,并行成整体。
在乡镇的家族企业中,受到发展水平的限制,并在农村经济与社会条件的影响下,大多表现为中小型企业,其经营性组织形式主要分为两种。其一,家庭式的经营组织。由个体商户发展而来,以家庭为单位展开内部资源的调配,形成以企业主为核心的家庭式管理模式,并实现了企业主权、产权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将家庭与企业融为一体。其二,以家族制度发展出来的企业形式。在“族长”为代表的组织框架下,对原有的利益关系进行分配,相较于前者有一定的决策、管理优势。
然而,在企业发展到一定水平条件时,由于受到资本关系的驱动,必然要对原有的产权模式进行改革,以保证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企业自身的持续性发展。在融资需求、职业化发展、技术创新、文化变革的推动下,势必推动产权制度的创新。可行的发展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种方法上。
第一类,基于家庭式经营模式,使产权由高度集中的形式,向着内部分权制度方向发展,在具体的应用方法上,又可以详细地划分为纵向权利划分和横向扁平处理。前者在权利上将产权进行分解,将所有权与控制权、经营权分离,仅保留所有权,将其他两类实际权利下分给其他家庭成员或优势人才,从代际继承的角度进行产权的变更。后者则是将集权结构彻底改变,实现控制权和收益权的统一,是一种充分调动内部积极性的产权控制方式,并以此激发乡镇家族企业的发展潜在动力。虽然这两种方式都可以有效地调控内部产权,但作用范围仍然局限在家族企业的内部。[2]
第二类,是将原有自然人的产权制度,向社会化公司制的法人制度过渡,使原本集中在家族内部的产权,公开地向社会募集资金,引进投入力度,并在其帮助下,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改变原有自然人产权制度的局限性,使乡镇家族企业在发展的战略上更具持久动力。
3.2 企业体制改革
在产权结构进行深化改革的同时,相应的企业体制也必须适应其发展变化。事实上,在企业进行常规发展的进程中,必然会根据其发展的实际要求,提出对管理体制的升级内容,如在这一过程中,受到来自家族利益的抵抗与排斥,势必会造成企业内部的矛盾,在权力管理、利益冲突、管理行为的撕扯下,为正常的发展带来阻碍,是妨碍乡镇家族企业向好、向善发展的负面动力。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以家族的文化理念代替企业文化的管理方法,为大部分家族式企业带来了发展红利,但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这种影响关系逐渐趋于弱化,并最终在合理的管理方式中被淘汰,家族企业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问题,进行企业管理的“去家族化”改革。
同时,在原有的家族式经营中,管理者一人的想法与决定,影响并控制着企业整体的管理和运行。而且在具体的监督工作中,也建立在家庭成员间彼此的亲缘信任关系上,大多凭借自我约束与控制,并没有实现制度与方法上的有效约束。这种方式虽然在企业发展的前期,展现出了超强的执行力,但也是阻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乡镇家族企业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可以通过股份合作制,以及更为先进的现代管理模式,实现对自身的体制改革。在公司的内部,设置分级的职权部门进行管理,在分配机制与管理方法的保障下,使整体战略的可行性更强,开拓出新型的乡镇家族企业转型发展模式,为自身提供更加持续的动力,提高市场竞争力。[3]
3.3 治理机制升级
首先,从公司决策的角度,贯彻落实法人治理制度,并以其基本结构为核心,构建合理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在下属分设董事会、经理、监事等不同职能的部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的管理机制。但在实际治理机制的制定中,也要充分考虑乡镇家族企业特殊性,对原有家族企业的作风方法进行必要的控制,提高战略改革策略的执行效果,防止发生机制失效的情况。
其次,从管理的角度来说,也要注意发挥出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制约关系,降低出现信息不对等造成的监督失控的情况。同时,也可以利用家族控制董事会的优势作用,使对于经营活动的管理工作,有更好的一致性,并在家族成员间良好的沟通中强化合作,使信息水平尽可能地做到均等。另外,还可以发挥家族中较高凝聚力的特点,使企业的文化感染力得到高效发挥,区别于硬性的制度规定,发挥出软管理的效果。
最后,站在公司监督的角度,充分调动利益共同体的原则,降低家族经营中“面子”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尽可能地为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做出改变。同时,利用家族关系网络,听取不同的建议和意见,对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思路进行系统性的讨论,并在论证其可行性之后,采取必要的改进措施。
4 结 论
治理机制的升级,是保证公司长效经营的必要措施,在公司稳定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在产权制度与企业体制的通力配合下,使得鄉镇家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建立起更加稳固的根基,树立合理发展战略,向着正规化、规范化的方向大踏步前进,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参考文献:
[1] 周美华,林斌,李炜文.家族控制、家族成员涉入与内部控制 [J].当代财经,2017(9):80-90.
[2] 顾露露,蔡良,雷悦.家族治理、所有权变更与企业创新——基于中国家族企业的实证研究 [J].管理科学,2017,30(2):39-53.
[3] 油永华.家族企业与非家族企业智力资本结构比较研究 [J].山东社会科学,2017(1):136-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