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2018-12-12缪希荣包丹丹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14期
关键词:腹部手术糖尿病应用

缪希荣 包丹丹

[摘要] 目的 了解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7年5月—2018年2月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对照组,采用全麻方式;另选取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作研究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血糖水平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麻醉前血糖水平,HR、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采取不同麻醉方法后,研究组患者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HR、SBP、DBP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用于糖尿病腹部手术中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必要继续推广应用。

[关键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糖尿病;腹部手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 R6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8)07(b)-0053-02

糖尿病属于一组以高血糖为典型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生物作用受损,或二者均兼有所致[1]。若机体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导致各种组织(尤其是心脏、眼、肾、神经等)遭受慢性损害,出现功能障碍,病情严重时还可能会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使患者陷入昏迷或死亡[2]。临床常接诊一些需行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因病情的特殊性,为麻醉带来风险,而选择最佳麻醉方式,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基于此,2017年5月—2018年2月该院对接诊的31例行腹部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取得了满意结局。而该文则对手术麻醉过程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该院接诊的ASAⅠ~Ⅱ级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62例按照入院后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作研究组与对照组各31例,其中研究组男15例、女16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6.2±0.5)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与胃穿孔修补术9例、胆道手术13例、肝脾手术5例、其他上腹部手术4例;对照组男17例、女14例,年龄34~64岁,平均年龄(55.7±0.6)岁,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与胃穿孔修补术8例、胆道手术12例、肝脾手术6例、其他上腹部手术5例。均符合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同意参与该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类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需一段时间来对血糖水平作调整,使血糖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空腹血糖控制在7~8 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8~10 mmol/L),减少手术风险。所有患者均在麻醉诱导前0.5 h肌注0.3 mg东莨胆碱与0.1 g苯巴比妥钠。使用0.5 μg/kg舒芬太尼、0.15 mg/kg顺阿曲库铵、2 mg/kg丙泊酚为患者作快速诱导后,进行气管插管,接麻醉机进行呼吸控制,保持患者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控制为35~45 mmHg间,维持呼吸、循环参数等在稳定状态。

对照组:吸入1.0~1.5 MAC七氟醚,维持使用0.15 μg/(kg·min)瑞芬太尼和1 μg/(kg·min)顺阿曲库铵静脉泵注。

研究组为患者麻醉誘导前行T7-T9椎间隙硬膜外的穿刺置管操作,向头端置管,置入深度3~5 cm,采用3 mL 2%利多卡因作试验剂量,若5 min内患者无不良反应症状,即可应用10~15 mL 2%利多卡因分次注入,取得良好麻醉效果后即可开始手术,术中根据患者情况追加麻醉,吸入0.5~1.0 MAC七氟醚。所有患者术中均应用乳酸林格氏液予以维持,忌用含糖液体。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麻醉前、手术开始、手术结束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以及术前30 min、术中30 min、手后60 min的血糖水平展开比较。

1.4 统计方法

数据记录值以SPSS 16.0统计学软件作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对比

麻醉前,两组患者HR、SBP、DBP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给予不同麻醉后,研究组患者HR、SBP、DBP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式血糖水平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麻醉前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研究组患者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属于临床常见病,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该病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身心均遭受折磨,也为患者生活、工作、就医等带来诸多不便。糖尿病患者对手术创伤的耐受性较低,手术危险性较高,极易产生高血糖反应,使患者在术中产生严重并发症。故而做好术前麻醉非常重要。而该文中对31例行腹部手术的糖尿病患者采取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发现患者各个时间段血糖水平、HR、SBP、DBP均比实施全麻的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低,该结果充分凸显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在糖尿病腹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可行性[4]。而之所以有如此满意的麻醉效果,原因在于,全麻仅对大脑皮层边缘系统或患者下丘脑对大脑皮层透射系统给予抑制,不能对腹部手术区域里的伤害性刺激向交感神经低级中枢传导给予抑制,让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交感—肾上腺髓质兴奋,提高儿茶酚胺释放量,以致于患者血糖、血压均表现出持续升高、心律加快现象[5]。但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不仅可实现对患者下腔静脉扩张状况的合理控制,使患者血流量循环得到改善,还可对血小板激活给予抑制,抵制麻醉药物的抗血栓作用[6]。同时,还可对全麻无法对腹部手术区域里伤害性刺激传导到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缺陷给予抑制这一缺陷给予弥补,降低儿茶酚胺释放量,更利于阻滞区血管扩张,还可在某方面对手术所致的应激反应给予抑制,实现手术引起牵拉反应的消除,故而该麻醉方式在临床糖尿病腹部手术治疗中应用更广泛。

综上所述,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与全麻两种方式均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对手术应激反应给予有效抑制,稳定心率,使心肌得到保护;不过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更安全可靠,用药后可对整个麻醉过程与速度给予合理控制,可促患者血流动力学维持在稳定状态,属于行腹部手术治疗的糖尿病患者的首选麻醉方法,使糖尿病患者可顺利完成手术促疾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倪利平.糖尿病腹部手术中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和全麻两种麻醉方法的疗效对比[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8):86-87.

[2] 文竹,李娟,黄靖.糖尿病患者外科手术麻醉的临床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8):287-288.

[3]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人学出版社,2004:26-27.

[4] 王智伟,柴宗举,郑广增.两种麻醉方式对糖尿病腹部手术患者血糖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3,40(14):98-99.

[5] 王鹭蓉,冯宇峰.硬膜外麻醉对不同年龄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浆胰岛素及血糖水平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7,37(1):150-152.

[6] 史克祥,刘红.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2):2968-2969.

(收稿日期:2018-04-22)

猜你喜欢

腹部手术糖尿病应用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右美托咪定预防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拟行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咽喉疼痛的研究
腹部手术后胃肠动力障碍的诊治探讨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