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治疗临床探讨
2018-12-12经银峰
经银峰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晨僵时间、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血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针灸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针灸治疗;西药治疗;临床效果
资料与方法
2013年5月-2016年3月收治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观察组男16例,女44例;年龄25~60岁,平均42岁;病程1~18年,平均113年;其中16例有家族遗传史,因病程长导致关节畸形12例。对照组男18例,女42例;年龄24-66,平均42.5岁;病程10个月~17年,平均12.4年;12例患者有家族史,病程时间长导致关节畸形10例。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观察组给予扶正祛邪与标本兼治方法治疗,以舒筋通络、调和气血为原则,采用全身和局部治疗相结合,选用督脉与膀胱经,以及疼痛部位相应的穴位治疗。主穴选取大椎、身柱、神道和至阳、筋缩、脾俞、肾俞以及委中、足三里、太溪。配穴:①上肢的肩谬、曲池、阳溪、阳池、阳谷和八邪;②下肢的膝阳关与阳陵泉以及昆仑、解溪与八风;③颈项的C1~C7夹脊;④颞颌关节的上关和下关。针灸方法:采用温针灸疗法刺激上述穴位,先拿长度>1.5寸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每次选取疼痛或肿胀部位较甚的8~10个穴位,取2cm长的艾条套于针柄上,艾条与皮肤保持2~3cm的距离后,再从下端点燃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温热感或温热感向一定部位传导为宜。在艾条燃烧过程中,若患者出现灼烫难以忍受,可在相应的穴区放置一个硬纸片以减小火力,待艾条烧完熄灭冷却后再取针。每次留针30min,1次/d,10次为1个疗程。休息2d后继续第2个疗程,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口服任何西药。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10mg口服,1次/周;柳氨磺吡啶片1g/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60d后观察疗效。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压痛指数、关节的肿胀指数、晨僵时间、握力、血沉情况。
疗效判定标准:①显效: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总体改善率为51%~75%;②有效: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总体改善率为33%~52%;③无效:主要症状和体征的总体改善率<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为46.7%,总体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7%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晨僵时间、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及血沉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握力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针灸治疗可明显地减少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晨僵时间及压痛指数,有效地減轻患者关节的肿胀程度,降低血沉速度,显著地增加患者的握力,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见表2。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病变特点为慢性和对称性。此病好发于小关节,如手关节、足关节、腕关节等,症状反复发作,大多都呈现对称分布。早期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关节部位的红肿、发热及胀痛,关节的活动功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随着时间的增加,病情逐渐加重,晚期患者可出现关节僵硬及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等临床表现,可合并骨及骨骼肌的萎缩,很容易导致关节丧失功能,病情严重的患者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质量下降。
目前临床采用西医药物治疗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效果,而中医针灸疗法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方面的疗效确切。常规的方法主要是在患者的不同疼痛部位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如肘关节痛时,可选取曲池、尺泽和手三里进行针刺;当患者正处于发病的急性期时,可采用泻法对患者进行强刺激针刺治疗,也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当患者病情趋于稳定,处在慢性期时可采用中等刺激的平补平泻针刺手法;除针刺手法外,也可辅以电针加强刺激,从而增强针灸治疗的效果。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针刺结合艾灸的办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艾灸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消肿散结止痛的作用。《名医别录》载:“艾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艾灸可以加快炎性反应灶局部血液循环,减少炎性渗出,并促进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使白细胞功能活跃,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从而改善营养,促进炎性渗出物吸收与消散,加速炎性化学介质的消除,从而使炎性反应病灶痊愈。针刺结合艾灸治疗本病疗效颇佳,且避免了长期服用西药的不良反应,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