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在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2018-12-12冯云霞
冯云霞
摘要 目的:探讨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收治胃肠道功能紊乱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各50例。基础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红霉素治疗。结果:基础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观察组患儿的肠内与肠外营养时间、肝功能损害、住院时间情况优于基础组(P<0.05)。结论:临床中采用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能够取得显著的疗效。
关键词 红霉素;新生儿;胃腸道功能紊乱
在新生儿时期,尤其是早产儿,易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导致喂养过程中常发生腹胀、呕吐、拒乳、胃潴留等一系列不良症状。随着临床医学技术以及医疗设备的不断创新发展,新生儿的成活率不断提高,而胃肠道功能紊乱问题日益突出。红霉素作为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之一,其抗菌范围尤其广泛,可有效抑制多数的革兰阳性菌、部分革兰阴性菌和一些非典型性的致病菌。现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患儿作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2月收治胃肠道功能紊乱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基础组和观察组,各50例。基础组男29例,女21例。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两组所有患儿均有胃潴留、呕吐、溢乳、拒乳等明显症状;经X线片或腹部彩超等检查,均确诊为胃肠道功能紊乱。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基础组新生儿患者主要采用常规治疗,即给予西沙比利0.15~0.20mg/kg,3次/d。同时配合给予常规保温、体位管理等治疗措施,并且根据患儿的年龄规定每日喂养量,一般采用母乳或鼻饲注入配方奶粉,注意测定患儿的胃潴留情况。观察组患儿则在其基础上主要应用红霉素进行对症治疗,给予口服红霉素肠溶片,给药时间应在喂奶后20min,3~5mg/(kg·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7~14d。
疗效标准:①显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蠕动情况良好;②有效:临床症状较少或减轻,胃蠕动情况有改善;③无效:临床症状与胃蠕动情况均无好转,甚至病情加重。
统计学方法:以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分别选择t检验和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基础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3832,P<0.05),见表1。
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时间对比:观察组患儿的肠内与肠外营养时间分别为半量时间(4.32±1.40)d,3/4量时间(6-41±0.43)d,全量时间(10.02±1.38)d,肠内营养时间(7.56±1.43)d。基础组分别为半量时间(7.98±2.11)d,3/4量时间(13.33±2.51)d,全量时间(15.17±2.34)d,肠内营养时间(13.43±1.21)d。通过比较,观察组显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肝功能损害与住院时间的对比:观察组患儿的肝功能损害(16.21±2.45)IU/L,住院时间(7.36±1.12)d。基础组患儿的肝功能损害(24.43±5.11)IU/L,住院时间(1446±3.12)d。通过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情况明显好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新生儿出生前的营养来源完全依赖于母体的输送,而出生后营养来源发生转变,须自主经胃肠道摄取,但由于新生儿的胃肠动力发育及胃肠消化与吸收功能尚未适应这一转变,特别是早产儿,其吸吮力较弱、摄奶量较少,使得双歧杆菌的生存环境不够完善,易被外来细菌侵入而发生胃肠道功能紊乱。红霉素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其抗菌谱与青霉素十分相似,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A、B、C型链球菌,肺炎球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以及梭形芽孢杆菌等)均较敏感或高度敏感,且具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一些革兰阴性菌(如百日咳杆菌、脑膜炎双球菌、淋球菌、军团菌、流感杆菌、布氏杆菌、部分大肠杆菌及痢疾杆菌等)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红霉素对有青霉素耐药性的菌株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红霉素可以促进患儿的胃肠蠕动及胆囊排空,服药后能够对胃潴留、呕吐、溢乳、拒乳等症状进行改善甚至消除,从而使其胃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尽快缓解。此外,红霉素还能够降低患儿体内的中性粒细胞和血管的黏附能力,有效抑制细胞炎性反应的发展,并且还可良好抑制平滑肌细胞的不断增殖及迁移,保护内皮细胞,进而促进患儿的喂养耐受能力。
本研究结果表明红霉素对新生儿胃肠道功能紊乱的治疗效果良好,利于新生儿患儿尽快实现胃肠喂养,且大大缩短其肠内营养时间、肠外营养时间、肝功能损害以及住院时间,并且在用药期间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故而可见其临床用药安全性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