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财务角度防控融资担保业务中的风险
2018-12-12张嵘高华
张嵘 高华
摘 要:随着融资担保业务中的代偿风险不断增加,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中就要加大风险防控意识,识别风险产生的原因,本文从财务角度来分析担保业务中不同环节的风险防控。
随着现代金融体系的不断发展和衍生,融资性担保机构已成为为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的重要平台。但是,担保机构的代偿风险因为中小企业经营风险的加大也逐步增加,不少担保机构因担保业务风险防控措施不到位,导致其进入代偿高峰期,甚至濒临倒闭,特别是规模较小、管理不科学、内部机制不完善的担保机构,更易遭受信用风险和经营风险所带来的损失,甚至走向衰败。因此,本文拟从财务角度对融资担保业务中风险的防控做以分析。
一、融资担保业务产生风险的原因
1.受保公司转移资金用途。一些企业老板无限度投资,或者将资金挪作其他用途,面对巨额债务无法偿还的情况下,一些老板出现失信,造成担保机构承担代偿责任。
2.受保公司提供虚假财务信息。为了防止代偿风险的发生,无论是保前审核还是保中监督、保后跟踪,担保公司都需要通过对企业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以确定担保项目是否开展。对担保企业财务信息的获取主要通过财务报表分析,可是,一些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账目混乱不清、甚至提供虚假财务报表,达到骗贷、骗保的目的,从而使融资担保业务产生风险。
3.受保企业提供不符实的质押物。企业为了博得担保公司的信任,通过各种措施故意包装自己,比如,将别人名下的固定资产或债券、票据用作担保质押物,或者将自己名下已抵押的固定资产重复抵押给担保公司,加大了担保机构的抵押物风险。
4.受保企业失去偿还能力。受保企業在经营过程中,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出现以下情况均会导致企业失去偿还能力:(1)企业出现亏损;(2))资金周转缓慢,导致资产流动性较差;(3)资产结构配置不合理;(4)资金链断裂。
5.财务审核风险。财务比例是进行担保工作的前提所在,由此开展财务分析工作,从而对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行有效判断。但是在实际分析的过程中,一些作为评论基础的指标,并没有详细的分析过程中在国内,而只是被简单的罗列上去,其效果不佳。尤其在保后跟踪阶段,大部分的担保机构往往仅对非财务事项进行核查,忽略了对在保企业财务的变化情况的关注,从而导致了极其严重的风险。
二、从财务角度防控融资担保业务中的风险
融资担保业务针对风险管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担保业务中应做的前期工作,担保评审工作过程中的风险审核,以及担保后期的跟踪审核工作,其中每个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将从财务角度来分别分析融资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中这三个阶段中的风险防控。
1.担保业务中的前期工作,主要是进行保前审核,而该环节对项目能否担保成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其实际影响效果巨大,在本阶段主要对企业的真实性进行审查。针对企业可能存在的账目混乱以及虚假财务报表的情况,可以通过以下方法去伪存真。
2.资产真实性分析。相关人员应对财务报表中会计项目的各个重点进行进一步的核对,如我们常常会进行核对的银行账单与货币资金之间比对、存货盘点与实际存货之间的比对、往来函证与手应收账款之间的比对以及土地使用权证之间比对等等,实收资本与工商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之间的核对。假如存在两两不相符的情况,要详细询问原因,如果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应要求企业作详尽说明,并且尽快提供反映其真实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报表,检查申保客户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务活动是否存在虚假,特别是要着重审查企业的产品库存、账面收入、各项投资情况、相关资产等会计科目以及可能存在的亏损及债务情况。
3.业务真实性分析。相关人员在开展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客队企业内部的原材料购买发票以及销售发票等进行人认真的比对工作,一定要对企业内部财务的真实情况做到心中有数。此外,还可将销售收入与增值税发票之间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支付的费用与银行对账单之间的核对,已确定企业报表上的业务是否真实。
4.质押物的真实性审查。以有价证券作为出质物的,相关人员再对其真假行进行判断的过程中,应找准自己的能力定位,如果出现自己不能判断的现象,则应及时请教或聘请相关部门进行专业鉴定。
5.担保申请资金的用途审查。通过计算一些财务指标并运用比较分析法来判断企业的真实资金用途。例如配合企业对外签订的供销合同,如果在审查的过程中发现企业出现收账延期等因素而导致的资金流动短期需求,那么相关人员则应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合理的开展担保工作,要根据企业的回款账期等做出合相应的担保期限,从而有效锁定还款来源及时间。若企业是借流动资金为借口,实际进行固定资产,那么相关人员还应对其企业的资产投入开展科学的分析工作,对其可行性进行讨论,抑或是直接不对企业进行担保,对资金用途进行严格把控。
三、保中评审中财务风险审核
在融资担保业务中,担保企业的代偿风险取决于受保企业的还款能力,掌握受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收入状况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的受保企业还款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
1.受保企业经济实力分析。主要了解企业的总资产、净资产、有形净资产。
2.受保企业资产结构和资产质量分析。从静态角度观察企业资产的来源和配置情况,特别关注净资产与总资产比率、流动比率、固定资产与长期资产比率。
3.受保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分析应收账款收转率和存货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通常应收账款周转率越短,说明收账能力越强,资金周转效率越高。
(2)存货周转率分析。存货周转率高,说明企业的存货比较畅销,其变现或变为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资金没有在存货上大量占用。
企业的营运能力越强,其资金的流动性也越强,企业的还款能力也就越强。
营运能力分析除了反映企业的还款能力,还可评价贷款企业流动资金需要量是否合理的问题,比如说企业在提出流动资金贷款申请后,相关人员应对企业贷款的合理性进行判断,避免盲目减少担保。
上述周转率指标计算出来后,在新销售水平中算出平均日销售额。用销售变动后的日销售额乘以相关周转天数即可得出现金、应收账款、存货、应付账款的预测值,从而计算出营运资金需要量。
4.受保企业盈利能力分析。盈利能力越强的企业其还款能力越强,在进行盈利能力分析时,重点关注如下指标:
(1)销售毛利率。毛利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财务反映,毛利率越高预示着企业抵补各项期间费用的能力越强,获取较多利润的把握就越大。但是单个指标还不足以反映企业的实际盈利能力,还需横向比较,通过横向对比同行业的毛利率可以预测企业在同行业中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市场中所占优势。
(2)销售净利率。应关注在企业每增加1元销售收入的同时,净利润的增减程度,由此来考察销售收入增长的效益,但分析时仍需与同行业进行比较。
(3)营业收入现金比率。该比率表明每一元销售收入得到的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当期营业收入的资金收现情况。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代表融资担保的客户具有一定的质量的盈利能力,该数值越大,说明企业销售回收现金的情况和企业销售的质量良好;如果为负数代表客户的盈利能力较差,很可能是年年盈利,但是无力偿还贷款。
5.受保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按照借款期限,企业的借款分为长期借款和短期借款,因此在进行偿债能力分析时就分为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a、流动比率。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财务风险也相对越小。传统情况下我们还将原先西方所认定的2倍比率视为较为合理的,但是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這个平均值已经逐渐下降到1.5左右,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会影响到流动比率的比那话,通常营业周期短则流动比率低,反之则反。
b、速动比率。该指标主要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立即变现偿付流动负债的能力。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西方会计界过去认为结果为1比较合适,即经验值为1。但分析时要考虑行业特殊性的存在,满足行业差异性要求,一些行业中很少会掺杂赊账业务,以及应收账款等等,所以其速动比率要远远低于普通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流动性差。
C、现金比率。这是最稳健、最保守的流动性比率,反映了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对偿债能力要求最高的指标。美国会计界认为结果为0.25比较合适。
在进行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时,通常要将以上三个指标结合起来分析。注意企业流动资产需要程度中流动负债结构以及其规模的重要作用。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a、资产负债率。是指在企业的资金源之中债权人所提供的具体份额,更加通俗点就是说债权人在企业全部资产中所占有的权益大小。通常情况下股东权益大,就说明其负债比率低,从另一方面也表示该企业财务实力较高,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负债比率是越低越好。但要结合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来分析。通常情况下有着较大利润波动的企业,其偿债能力要比利润稳定的企业低,这不单单针对一个企业,也可根据一个行业来说,由此利润稳定的企业或行业其负债率可能比较高;资产流动性强的企业通常情况下都有着较高的资金变现与周转能力,所以其偿债能力相对于资产流动性较差的企业来说有更高的偿还能力。利润比较稳定的企业或行业,其偿债能力一般要大于利润波动较大的企业或行业,因而利润比较稳定的企业或行业的负债比率可以高一些;资产流动性强的企业或行业,其周转能力或变现能力较强,因而偿债能力一般要大于资产流动性较弱的企业或行业。
b、利息保障倍数。这个倍数的数值越高,那么其利息偿还的可能性越高。
c、有形资产负债率。因为待摊费用、待处理财产损失、长期待摊费用等难以作为偿债的保证,这些资产本身并无直接的变现能力;商誉、无形资产中的商标、专利、非专利技术等能否偿债也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所以这被认为是更稳健的资产负债率。
6.保后跟踪阶段财务分析审核。保后跟踪是对客户财务状况、担保贷款的用途、还息及纳税、投资项目完成情况、项目投资和建设进度、客户重大经营管理事项 、反担保措施、还贷情况进行检查,是预防风险,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所以保后跟踪阶段除了仍然要关注企业的抵(质)押物现状、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等指标外,还要对在保企业财务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
6.1通过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审核资金的去向。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存在一定的勾稽关系,比如,现金净流量反映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的变化情况,通常情况下,净利润可以采用分配的方式加入到资产负债表中,分别用来表示负债与权益两大项目,通过现金或非现金的方式对净利润进行调整,从而总结出最后的现金净流量。
6.2通过“三费”,对受保企业销售收入进行核查。在企业经营出现下滑的情况下,要想维持漂亮的账面利润就可能会虚增销售收入。在审核时除通过复核型对账方法检验数据真实性外,还可从“三费”上找到突破口,“三费”即水费、电费及税费,作为生产成本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三费支出能够精准的反映出企业的产出情况,对比企业的库存情况,就不难得出企业真实的销售数据,从而有效的控制风险。
综上所述,融资担保机构在担保业务中,为了防范担保企业的代偿风险,从财务角度应分别从保前、保中、保后三个阶段去识别和控制担保风险是降低担保业务代偿风险的有效措施,真正做到了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层层把控。
参考文献:
[1]梁 娴.YX公司融资担保风险控制案例分析 硕士论文 2015年6月
[2] 赵 程.财务报表分析背景下兰亚担保集团风险管理研究 2016年4月
[3] 周延龙.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在宁夏银行信贷业务中的应用研究2015年3月
作者简介:
张嵘(1975- ),女,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讲师,高级会计师
高华(1972- ),女,宁夏银川人,硕士研究生,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