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阵里捉鬼子
2018-12-12常浩如
常浩如
创立梅花战术
罗炳辉,1897年生于云南彝良,从小过着农奴生活,15岁从军,1923年被任命为孙中山的警卫连长。192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第一、第二和第三次反围剿战争中,罗均率部奉命担任诱敌任务,屡立战功。
1939年,罗炳辉任新四军第1支队副司令员、第5支队司令员,率部开辟皖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为了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决定将原有的新四军以及陇海铁路以南的八路军重新统一扩大编组为7个师。第5支队被编为第2师,罗炳辉任副师长、师长兼淮南军区司令。
在领导新四军部队期间,罗炳辉探索出一条以伏击战和运动游击战相结合的新战术——“梅花战术”。所谓“梅花战术”是一种避其锋芒、击其软肋的战术。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的火力远超新四军。新四军无法与其正面对抗,只有击其软肋方可一战。“梅花战术”就是这种战术。部队分散在四五处,各相距四五里,看不见,听得到。日军进攻时,被攻击的部队边退边打,另几点的部队以枪声为命令,向枪声方向前进,绕到日军的侧、后方软肋处攻击,从而击溃日军。由于部队呈梅花瓣状部署,故名“梅花战术”或“梅花桩战术”。
“梅花战术”集游击战、伏击战、运动战于一身,避强击弱,积小胜为大胜,十分实用。这个战术包括伏击、纠缠、阻击、迟滞、扰乱、歼灭等项目。部队宿营按三角形驻地部署,如遭敌人袭击,可避免被一锅端,而且任一部分战斗力都能机动,实施对敌人的反包围。人数少好分散,敌人不易发现,反而容易偷袭敌人。同时对来犯的敌人可以实施多点打击。
让日军来收尸
1941年,罗炳辉指挥部队主动出击,破坏了日军的公路、桥梁,切断电话线,袭击军车。日伪军立即组织100多人前来“扫荡”,被新四军诱入到梅花桩式的埋伏圈内,只半个小时,除一名日军士兵逃脱外,其余全部被歼。
1941年4月,罗炳辉筹划指挥了“天仪扬地区反点线作战”。在4月17日的金牛山战斗中,罗炳辉初试了他创造的“梅花桩”战术,打得日军首尾不能相顾,晕头转向。
金牛山坐落在六合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0多里,四面为山河环绕。南侧同北峨眉山遥遥相对,两山之间系丘陵及洼地,村庄稠密,便于隐蔽部署兵力,是一个良好的歼敌战场。4月中旬,罗炳辉率领新四军第二师主力进抵金牛山一线,将部隊按梅花桩式布置分驻。
4月16日,驻扬州日伪军700余人携重武器乘车至谢家集,旋又至樊家集集中出发,通过安乐桥,兵分两路:一路直扑新四军第二师十二团团部驻地大陈庄,一路进逼三营驻地厉马庄。由于罗炳辉在战前早已将部队按梅花桩式分驻,日伪军无法对新四军形成包围,只好以爬行的方式沿田埂秘密接近。当日伪军靠近新四军部队时,罗炳辉立即命令向日伪军开火。日军没有料到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只能狼狈逃窜。3、8、9连和仪征模范营分路追击至尹家河,用机枪封锁桥头。敌人见无路可逃,作困兽斗。这时新四军战士弹药告罄,双方又展开肉搏战。经过1个多小时反复厮杀,残敌逃向仪征。此次战斗,毙伤日军200余人、伪军300余人,俘日军2人、伪军30余人。新四军阵亡连排干部和士兵54人,伤64人。
第二天日军要求来收尸,罗炳辉同意,但要求日军必须打着白旗来,日军思量再三,最终只得打着白旗前来,将日方尸体收回。
日军伤透脑筋
罗炳辉深知日军的“脾气”,判断日军一定会来报复。他针对战斗中出现的问题,抓紧宣传、教育。干部、战士很快就能够熟练掌握“梅花战术”了。
5月下旬,日军集中了5000余人的兵力,在飞机的掩护下,分5路进行扫荡。当时,路东的新四军也只有5000来人,罗炳辉命令路东的部队以连、营为单位分散驻扎,再次布下“梅花阵”。一时间,40多个“梅花桩”布满了路东各地。日军进入了“梅花阵”中,“重拳”出击犹如打在棉花里,有劲使不出;而后勤、运输等软肋屡屡被击,日军顾此失彼,四处挨打,被迫于6月初匆匆结束扫荡。
扫荡失败后,日军对这种战术伤透了脑筋,翻遍中外战术大师的经典著作也找不到只言片语,最后只得命名为“罗氏战术”。
路东的部队在这次只维持了6天的扫荡中与敌作战20余次,平均每天4次,其毙伤日伪6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扫荡。“梅花战术”再显神威。从此一直到抗战胜利,日军再也未敢到路东扫荡。
选自《扬子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