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蕾莎·梅找不到脱欧“黄金分割线”
2018-12-12温宪
温宪
11月25日,欧盟举行特别峰会,27国领导人通过了英国脱欧协议,英国首相特蕾莎·梅与欧盟方面正式签署协议。
11天前,英国和欧盟就脱欧事宜拿出了一份协议草案,但脱欧事务大臣多米尼克·拉布等多名英国高官宣布辞职,执政的保守党和在野的工党都在酝酿着对梅的不信任案,英镑一度暴跌,西班牙突然拿英国飞地直布罗陀说事,称如果欧盟不能明确保证西班牙将来对直布罗陀问题拥有“特别否决权”,西班牙将反对英国“脱欧”协议草案,德国总理默克尔也隔海喊话,宣称不可能再与英国谈判另一项替代协议,此时的梅俨然再一次面临历史性的“至暗时刻”。
真是“一名成谶”。梅英文名为“May”,其词义之一便是“可能”或“也许”。无论是英国脱欧抑或梅个人政治生涯,此时都充满了具有多种可能的不确定性,唯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那就是梅一定会作为英国历史上的“脱欧首相”而留下印记。
围绕英国脱欧问题出现的各种矛盾,影响着英国、欧盟乃至整个多极化世界的前途,也不可避免地对梅个人政治生涯产生影响。英国脱欧搅起的是一团乱麻,其核心还是基于利益的多方博弈。梅的不易之处在于:对外,她既要摆平英国与欧盟的整体利益关系,又要摆平英国与唯一陆地接壤欧盟国家爱尔兰、与直布罗陀接壤的另一欧盟国家西班牙等国的利益关系;对内,则要与内阁成员、保守党内部各派以及反对党角力,摆平保守党与工党、英格兰与苏格兰、威尔士与北爱尔兰地区等多对矛盾。在这团乱麻中,梅要找到那条人人都喜欢的“黄金分割线”,真是难为她了!
说得直白一些,在英国脱欧问题上,干脆就没有一个十全十美的解决方案,在这种犬牙交错的矛盾体中,多对利益关系具有“零和”性质。英国不可能既不遵守欧盟的规矩,又像以往一样享受欧盟内部贸易往来的好处;建立一个新“自由贸易区”或“联合关税区”的所谓“软脱欧”势必引起“硬脱欧”派的反弹,但真正“硬脱欧”,那些潜在的弊端又将逐渐升为主要矛盾,到那时,主张“二次公投”的人恐怕将再次涌入特拉法加广场。
英国人爱纠结,这从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发出天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中便可见一斑。多少年来,英国有着自恃“光荣的孤立”历史基因,时不时强调一下自己与海峡对面的大陆欧洲人是不一样的。上世纪80年代初,当我初访英伦时,就对一位女士用“他们大陆人”指称海峡对面颇感诧异,那语气中分明夹杂着难以掩饰的自傲与生分。2016年,时任英国首相卡梅伦走出脱欧公投这着险棋,本意是欲擒故纵,既借此笼住选票,也赢得与欧盟谈判的筹码。不想这张“民主牌”打得覆水难收,顺势登场的“接盘女侠”梅注定要经历自己的“至暗时刻”。
二战时,丘吉尔所面临的“至暗时刻”,是要在成为第三帝国傀儡还是与欧洲大陆人民共抗法西斯之间做出抉择。今日梅的“至暗时刻”,是如何以英国国家利益的名義与海峡对面“分家”分得更为划算。合得不易,分也艰难。英国与欧盟的脱欧协议拍板后,还需经英国和欧盟各成员国议会一致批准认可方可生效。在这个过程中,风浪在所难免,包括梅本人的政治命运。英国“脱欧大戏”距离真正的落幕,恐怕还会有难以预料的剧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