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不同治疗方案对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2018-12-12陈涛蔡龙张霞辉唐艺宋佳财
陈涛,蔡龙,张霞辉,唐艺,宋佳财
(宜春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西 宜春 336000)
鲍曼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型革兰阴性菌,耐药性强大,克隆传播性能极强,现已成为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医院获得性肺炎(HAP)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全耐药、广泛耐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已成为国内感染防控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之一[1]。为了探索行之有效的用药途径,本文就替加环素不同治疗方案对ICU(重症监护室)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展开了下述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71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采用综合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A组36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16~87岁,平均年龄(65.67±9.75)岁;病程5~49 h,平均病程(24.35±3.56)h。B组35例,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18~86岁,平均年龄(65.84±9.67)岁;病程4~48 h,平均病程(24.91±3.23)h。本次实验项目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参与此次研究的患者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纳入标准:①ICU入住时间>3 d;②机械通气后48~72 h出现肺炎,胸部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肺部感染;③同时满足下述至少2项指标标准:体温<36℃或>38℃,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109/L或>10×109/L,不明原因的精神状态改变,新出现脓性痰或是痰液性质改变、痰量增多;④深部痰培养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半定量计数显示大量,药敏结果呈泛耐药。排除标准:①药物过敏;②精神病;③合并其他感染;④妊娠及哺乳期病例。两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解热、补液、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度平衡等基础治疗,在此前提条件下,A组采用单纯替加环素用药方案展开治疗,给予患者注射用替加环素(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394),初始计量100 mg,后调整为50 mg,配以5%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12 h。B组在A组基础上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方案治疗,给予患者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0597),1.5 g/瓶,每瓶含头孢哌酮和舒巴坦各500 mg,使用剂量2 g,配以浓度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8 h。两组患者疗程均为7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PR)水平。②疗效判定[2],临床有效:临床体征和症状小腿,肺部影像学无进展或改善;临床失败:体征和症状无改善或存在家中趣事,肺部影像学由进展,需更换其他抗生素。微生物学疗效判定标准[2],清除:治疗后痰培养中无病原菌;未清除:培养结果呈阳性或发生二重感染。③统计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恶心呕吐、肝功能轻度损害、急性胰腺炎、过敏。④分析71株致病菌药敏实验结果,根据四环素折点,耐药:替加环素最低抑制浓度(MIC)≥8 µg/ml;中介:2 µg/ml<MIC<8 µg/ml;敏感:MIC≤2 µg/ml[2]。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将71例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的研究数据均输入至SPSS 23.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有效处理,临床疗效、微生物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χ2检验;PCT、WBC、CPR水平采用“±s”的形式表示,处理方式为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PCT、WBC、CPR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对比(±s)
表1 临床相关指标水平对比(±s)
组别A组B组t值P值例数36 35 PCT(ng/ml)治疗前3.53±1.21 3.62±1.37 0.373 0.710治疗后2.86±0.69 1.55±0.58 8.208 0.000 WBC(×109/L)治疗前18.09±3.54 18.25±3.36 0.086 0.931治疗后17.02±4.64 13.45±5.71 7.876 0.000 CPR(mg/ml)治疗前98.27±25.21 97.83±26.65 0.629 0.531治疗后71.05±15.28 60.45±11.09 7.122 0.000
2.2 疗效对比 经过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38.89%,B组治疗有效率65.71%,两组治疗有效率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微生物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n(%)]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2.4 药敏性试验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和多粘菌素E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低,敏感性优良,见表4。
3 讨论
替加环素属于米诺环素衍生物,作为新兴甘氨酰环素类广谱抗菌药品,抗菌谱独特,几乎对全部的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非典型致病菌、厌氧菌等致病菌均具有优良的抗菌效果,可直接通过外排泵机制及核糖体保护机制,避免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药品产生耐药性[2]。国内外相关报道显示,替加环素对鲍曼不动杆菌具有较高的活性,抑制作用良好[3-4]。国外临床实践结果显示,替加环素治疗重症病例预后成功率较高,治疗有效率可达到72%[5]。舒巴坦作为半合成型β-内酰胺酶抑制剂,同β-内酰胺类抗菌药品联用可有效提升抗菌效果。据相关报道显示,舒巴坦可直接作用于不动杆菌内部的青霉素结合蛋白2,通过与之相结合的方式发挥灭菌活性[6]。与上述分析一致,经本文实践发现,治疗前,两组患者PCT、WBC、CPR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B组明显低于A组(P<0.05),说明两组患者炎症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但B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B组治疗有效率65.71%明显高于A组的38.89%(P<0.05),两组微生物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B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药敏结果显示,替加环素对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较低,敏感性优良,充分说明替加环素可有效抑制范耐性鲍曼不动杆菌增殖。
表4 71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结果(%)
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发现,替加环素临床常见不良反应报道主要包括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少数患者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加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可能引发凝血异常、胆汁淤积等现象,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7-8]。经本文研究发现,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56%,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43%,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要包括胃肠道反应、肝功能异常等轻微不适症状,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症状均得到有效纾解,显示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控制效果相近,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方案治疗ICU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可在确保用药安全的前提下提升预后效果,促进患者临床体征指标恢复,药敏性良好,因此在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临床治疗中首推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