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2018-12-12郭胜涛
郭胜涛
(太原市园林植物保护站,山西 太原 030001)
近年来,太原市主要道路、公园等绿地内的白皮松(PinusBungeana)普遍出现长势衰弱、针叶黄化等生长不良现象,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效。本研究通过对全市范围内10 727株白皮松的分布、长势、施工及养护等进行调查,并采用样地调查法测量土壤理化指标,分析造成其生长不良的原因,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1 白皮松生长不良状况及其环境条件
1.1 分布与长势
白皮松在太原市主要栽植于道路分车带、路旁林带及各类公园,少部分应用于小区绿化[1]。在调查的10 727株白皮松中,生长不良者3 572株,占总数的33.3%。栽植于丽华北街、府西街、太榆路、坞城路、体育南路、并州北路、和平北路等道路分车带的白皮松整体长势较差,其中丽华北街的白皮松长势最弱,生长不良率达75.80%;栽植于中环路、滨河东路、长风街等道路林带的白皮松整体长势较好,不良率低于10%。生长不良的白皮松表现为当年生针叶短小、稀疏,老叶宿存时间短;衰弱严重时整株针叶枯黄、枝条枯死;不同树龄、不同栽植时间植株均有发生[2-3];生长不良白皮松的树高、冠幅、针叶长度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均小于生长正常植株(表1);不同地段生长不良率趋势为道路分车带(1.5~2 m)>道路分车带(6~8 m)>林带>公园。
1.2 土壤理化指标
从表2可看出,太原市白皮松栽植区域土壤容重、孔隙度等土壤结构状况,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土壤养分状况及含水量、全盐量、pH值等指标的平均值均达不到园林种植土质量标准要求[4],种植土主要理化条件差[5],白皮松生长不良地段更差于全市平均值。
表1 生长正常白皮松和生长不良白皮松比较
表2 全市白皮松种植土主要理化指标
2 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
2.1 立地条件恶化是白皮松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
2.1.1 土壤容重过大 种植土壤容量的上限标准一般是1.4 g·cm-3,而全市白皮松种植土的平均容重达到1.85 g·cm-3,严重地区更是高达2.21 g·cm-3。一般研究认为,土壤容重超过1.7 g·cm-3,植物根系就很难穿透土层伸展生长。
2.1.2 土壤有机质含量过低 太原白皮松种植土多采用非耕作层表土,土壤有机质含量极低,平均仅为10.669 g·kg-1,而含量最低的和平北路、南中环平阳路小游园、北中环享堂路口西南侧林带、龙城大街黄陵东北侧林带、长风西街路道分车带等地段,其土壤有机质含量均不足8 g·kg-1,低于栽植树木的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要求标准。
2.1.3 土壤缺氮 植物缺氮导致下部老叶变黄,植株矮小,全市白皮松种植土碱解氮含量较低,平均仅为65.97 m g·kg-1,而一些严重缺乏地区的土壤碱解氮含量不足30 m g·kg-1。
2.1.4 土壤含水量不平衡 白皮松为深根性树种,耐旱性极强,怕高湿和积水。全市除东中环、和平北路等地段的白皮松因土壤严重缺水(含水量不足5%)导致针叶黄化外,绝大部分长势衰弱的白皮松与土壤含水量过高有关,如部分栽植于长风西街、迎泽大街、滨河西路、府西街等路旁林带及分车带的白皮松,土壤含水量普遍超过25%。
2.1.5 土壤pH值偏高 白皮松虽能适应pH值7.5~8的碱性土壤,但全市白皮松土壤的pH值平均达到8.10,而最高地段(北中环享堂路口西南侧林带)的土壤pH值高达9.18。土壤碱性过高使土壤肥力下降,土壤有机质合成与分解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动与分布减少,并导致植物根系吸水受阻,抑制细胞生理代谢和光合作用。
2.2 栽植技术低下是白皮松生长不良的诱导因子
2.2.1 植物配置不科学 路旁林带的白皮松普遍株行距较小、树冠相接,生长空间狭小,限制了其生长;白皮松喜光,与国槐、栾树、白蜡等高大乔木距离过近的白皮松,无法得到充足的光照;由于多为地下坑,栽植于低洼之处,并与冷季型草坪、绿篱配植的白皮松,易根部积水。
2.2.2 苗木选择不合理 太原栽植的白皮松以外地苗居多,主要来自陕西西安、甘肃天水、山东滨州等地,且规格多为高度2.5~4 m、胸径15 cm以上的大规格苗木。由于新植苗木适应性差,缓苗期长,而气候环境及土壤水肥情况又与苗源地差异较大,易出现“水土不服”,树势衰弱。
2.2.3 反季节栽植对白皮松生长不利 因夏季气候、树体营养、根系情况均较差,许多反季节栽植的白皮松很难维持水分、养分代谢的平衡,导致养护难度增加,树势降低,生长不良。
2.2.4 施工工艺不精细 土壤改良不彻底造成土壤容重大、pH值偏高、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缺乏;苗木栽植过深使根系缺氧、发芽迟缓、不发根;地下水位较高的栽植地未设置滤水层、微地形导致土壤泛碱、土壤通透性差。
2.3 养护管理技术粗放加重白皮松生长不良
2.3.1 水肥管理不到位 冬春季节浇水不足导致生长缓慢,雨季排水不及时导致根系无氧呼吸、烂根;与绿篱、色块一同浇水,导致土壤表层积水,下层干旱缺水;施肥量不足,导致土壤养分缺乏或营养比例失调,诱发苗木各种病态。
2.3.2 松土除草、病虫防治不及时 松土、除草不及时导致土壤通透性差、春季土壤温度低;枯枝落针不清理、病虫防治不及时导致红蜘蛛、松落针病为害较为严重。
3 防治对策
3.1 适地适树,科学配置
根据白皮松的生物学特性选择光照充足、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处栽植;科学选择苗木规格、株行距,在保证景观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留出足够的生长空间;与植物搭配时,多选择耐旱植物;宽度在3 m以下分车带不栽植白皮松。
3.2 科学施工,改良土壤
白皮松栽植应选择苗木树体贮藏营养丰富、适合根系再生和枝叶蒸腾量最小的时期,以春季3—4月份、雨季7—8月份为宜。严格园林土方工程流程,根据白皮松的生态习性采取设置滤水层、增施有机肥、调整土壤pH值、调整栽植深度、使用地上坑等措施科学施工,提高土壤通透性[6]。
3.3 加强管理,精心养护
根据气候特点采取干旱季节及时补水、雨季及时排涝,及时除草松土、清理枯枝落针,冬季穴施腐熟有机肥、雨季根外追肥,防控松落针病等措施改善白皮松立地条件,恢复树势[7]。
3.4 政策引领、建立精品苗基地
山西省是白皮松的天然分布区。应尽快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太原市周边社会企业及相关单位组建白皮松精品苗木培育基地,解决大规格苗木适应性差、缓苗期长的“水土不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