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说话的秘密

2018-12-12

保健与生活 2018年21期
关键词:小勇诊室精神分裂症

张 慧

24岁的小勇(化名)在父母的陪伴下走进杭州余杭五院精神卫生科沈医生的诊室,这个母亲口中12年没有和家人说话的男孩还是一如既往的冷漠,别人跟他打招呼,他始终都是默不作声。

在沈医生的要求下,家长到诊室外回避。诊室里,沈医生问小勇:“你是不是一直感到不快乐?”这个问题让小勇沉默一阵后,发出了一声“嗯”,这是这个男生12年来第一次主动回应别人,而且还是陌生人。

不说话的男孩

小勇12岁的时候,变得极度厌学,以前开朗外向的孩子,开始变得沉默不语,家里人拿他没办法,六年级没上完就让他休学了。14岁那年,家人带他去专科医院就诊,结果当场就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十多年过去了,小勇就这样不上学,不和家人说话,也不出去玩,除了在家上网就是帮爸爸干活,且一直服药治疗。

沈医生追问,孩子生活中会不会经常狂躁或者做出攻击性的动作?小勇妈妈沉思了一会儿说:“他平时就是安安静静待在家里,我们交代他的事情他都会去做。”

“小勇15岁那年,我们又要了个孩子,他对弟弟也很亲,从不会欺负他,除了不开口说话,他还算是个乖孩子。”

不是精神分裂症

小勇因为多年不说话,语言功能出现退化,能听懂对方的意思,但无法组织语言回答问题。为了给小勇做心理测查,沈医生也是颇费一番功夫。沈医生让他用简单的“是”和“否”来回答,尽管很难,但这次心理测查让大家有了重要发现,小勇并不存在精神分裂的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但有中度抑郁,也就是说,这么多年来,小勇患的并非精神分裂症而是抑郁症。

“精神分裂症属于重症精神疾病,患者的认知、情感、行为三者往往是不协调的。患者会出现冲动、攻击的行为,病程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患者的社会功能还会退缩,最后变成残疾人。而单纯的抑郁症,尤其只是中度抑郁,更多表现为情绪上的低落,是不会出现认知行为上的扭曲的,人的社会功能也不会退缩,只要及时治疗,完全可以恢复成正常人。”沈医生介绍。

小勇为什么12年不说话

沈医生为小勇开了抗抑郁的药物,同时更侧重为他做心理辅导和治疗。面对这个倔强但又不失个性的孩子,沈医生每次给他做心理辅导的时候,都会很耐心、很仔细地倾听,鼓励他自己组织语言,表达想法,同时也会对他进行催眠治疗。

小勇陆续接受了十多次心理咨询辅导,逐渐在治疗中敞开了心扉。小勇说他小时候,父母住在甲鱼塘边上,怕别人来偷甲鱼,根本顾不上管他。他小时候大部分时间是和曾祖父、曾祖母生活在一起,老人年纪大了,所以他从小就没有安全感,晚上常常要12点才睡得着。读书又要每天早起。晚上睡不着的小勇,早上总是起不了床。每天早晨面对家人的催促,小勇渐渐变得讨厌上学。

可是,父母从不和他沟通,也不关心他的状态,看他不起床,只会一味地骂他、批评他。小勇总觉得父母并不爱自己。到了三年级的时候,小勇这种不满情绪达到了顶点,为了表达对父母的抗议,他从那时候决定不和家人说话。

在数次积极治疗后,小勇开始尝试拥抱比自己小15岁的弟弟,两个人温暖相拥的场面,让大家非常感动。小勇也表达了想走出家门,接触社会的想法。三个月前,小勇找到了一份和他最爱的与电脑相关的工作,成功迈出了走上社会的第一步。

和家长无法沟通是造成孩子抑郁的原因之一

沈医生说,与长辈在观念上无法达成共识,无法沟通,是造成孩子抑郁的原因之一。问题家长容易带出问题孩子,让孩子健康成长,首先要自身成为一个合格的家长。

了解孩子真正的内心需求家长因为工作等原因,可能忽视孩子的内心需求与安全感的需要,建议家长抽出时间多陪伴孩子,多和孩子说说话,倾听他们的想法,融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才能真正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

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让孩子多做“选择题”,沈医生表示,父母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应该给出多种可能性,从孩子和家长本身的想法出发来分析问题,并告知他们可能出现的结果,让孩子用自己的智慧来做出选择。

家庭教育也需要培训孩子有情绪问题的,家长也需要和心理医生沟通教育方法。

猜你喜欢

小勇诊室精神分裂症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午后的诊室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有一个人是多余的
最高山峰
新开的诊室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双管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