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期不同施肥处理对钵苗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2018-12-12时佩佩贺云梅何爱萍彭秀荣杨序春孙凯文陈兰金
时佩佩 贺云梅 何爱萍 彭秀荣 杨序春 孙凯文 陈兰金
(江苏省农垦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现代农业研究院,南京210000;第一作者287419486@qq.com;*通讯作者∶1516692049@qq.com)
施肥是水稻高产的重要技术之一,苗期基肥的施用不仅影响水稻前期秧苗素质,更会影响水稻产量[1-9]。因此,为保证能够培育素质较好的秧苗,最终获得稳产、高产,本试验通过设置水稻苗期不同基肥施用量,探索苗期科学施肥方法,以期为水稻的保优、节本、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品种
供试水稻品种为Ⅱ优118和连粳7号,种子均由大华种业黄海分公司提供。
1.2 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6年5-11月在江苏省农垦农业科学研究院黄海农科所试验田进行。土壤为粘性壤土,肥力中等,有机质含量 19.6 g/kg,全氮含量 1.72 g/kg,速效磷含量 13.23 mg/kg,速效钾含量 119.4 mg/kg。前茬小麦。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置6个处理∶a,基施尿素30 kg/667 m2+磷酸二铵20 kg/667 m2;b,基施尿素20 kg/667 m2+磷酸二铵20 kg/667 m2;c,基施尿素40 kg/667 m2+磷酸二铵20 kg/667 m2;d,基施磷酸二铵 20 kg/667 m2;e,基施尿素30 kg/667 m2+磷酸二铵20 kg/667 m2+苗床肥(面施)30 kg/667 m2;f,空白对照。以上处理肥料均在秧苗期施用,另再施1次苗肥和1次“起身肥”,分别施尿素12.5 kg/667 m2。
大田期基肥用量∶尿素10 kg/667 m2和磷酸二铵12.5 kg/667 m2;分蘖肥∶尿素 10 kg/667 m2;穗肥∶尿素15 kg/667 m2。试验不设重复,每个处理播种20个钵盘,约为 3.89 m2,小区净面积 3.3 m×20 m=66 m2。小区间开沟,沟宽66 cm。试验用钵盘由江苏常州亚美柯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并提供,育秧钵盘长、宽、高规格为∶61.8 cm×31.5 cm×2.5 cm,每盘 448 孔,孔径 1.6 cm。播种后摆好秧盘,采用暗化出苗技术,出苗后将秧盘摆入秧板田进行管理。
1.4 田间管理
试验于5月18日浸种,6月10日移栽,磷肥作基肥一次性施用。Ⅱ优118于10月9日收获,连粳7号于11月8日收获,小区单打单收,计实产。各处理农事操作均在同一天完成。
1.5 测定项目与方法
秧苗期测定秧苗主茎叶龄、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株高以秧盘表面到生长点的高度为准,用直尺测量;2叶期随机选取100株新鲜秧苗,洗净后,吸干水分,置于分析天平称重,得到植株鲜质量;另取100株新鲜秧苗,放于烘箱105℃下杀青30 min,再80℃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用分析天平称重,得植株干质量。
大田期调查基本苗数、茎蘖数。基本苗数∶定点计数连续10丛秧苗总数,根据株行距,换算为单位面积秧苗数;茎蘖数∶在不同生育时期定点调查总茎蘖数;成熟期测产,考察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
1.6 数据统计及分析
所得数据用Excel 2003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和绘图,用SPSS 19.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LSD法)。
表1 连粳7号秧苗期主要性状
表2 Ⅱ优118秧苗期主要性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秧苗期各主要性状调查结果
由表1可知,在秧苗期连粳7号的株高以处理e最高,其他处理株高相近,无明显差异;处理f的根数最多,其次是处理c和e,其他处理根数相近;不同处理的叶龄相近,差异较小。根系在土壤中的生长具有可塑性,其发育特性将直接影响地上部的生长,活跃的根系为地上部生长提供了充足营养、水和植物激素,可促进地上部生物产量提高。从表1可以看出,处理a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均最小,处理f均最大,而处理e地上部和地下部鲜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居中,但其地上部干质量较大。水稻根系生长良好,有利于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更有利于壮秧形成。
从表2可以看出,处理e的株高最高。处理b、c、d的株高相当,处理a和处理f的株高较为接近;处理f根数最多,处理a次之,处理b、处理e两者根数相同,处理a较处理b和e约多1.1%,最少的是处理d;各处理叶龄差异不大;地上部鲜质量较大的是处理e,与处理f相差2.38 g,同时其地上部干质量也最大,与处理f相差0.69 g,地下部鲜质量虽中等,但其地下部干质量最大,说明其根系长势较好。
2.2 秧苗期施肥对水稻茎蘖动态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连粳7号移栽后8 d(6月18日)各处理之间茎数无显著性差异;移栽后15 d,各处理分蘖迅速增加,35~42 d后分蘖数达最大,各处理茎蘖数均达26万/667 m2以上,其中处理a和处理f分蘖较快,茎蘖数分别达 31.62万/667 m2和 30.46万/667 m2。之后,无效分蘖逐渐枯死,移栽后50 d,各处理茎蘖数达到稳定状态。
从图2可以看出,移栽后8 d(6月18日),各处理水稻茎蘖数差异不显著,之后茎蘖数呈持续增加态势,7 月 9 日达高峰苗,最多的是处理 e(35.12 万/667 m2),最少的是处理f,比处理e少10%左右。随后各处理分蘖数呈下降趋势,7月30日以后茎蘖数趋于稳定。
图1 连粳7号茎蘖动态
图2 Ⅱ优118茎蘖动态
2.3 秧苗期施肥对水稻茎蘖及成穗的影响
由表3可见,连粳7号基本苗数表现为处理e<d=f<a<c<b;高峰苗数最少的处理e和最多的处理a两者相差65万/hm2;空白对照f的有效穗数最少,成穗率最低,处理e成穗率最高。
从表4可见,Ⅱ优118基本苗数表现为处理c>f>b>d>a>e。各施肥处理的高峰苗数均多于对照f,部分处理成穗率低于对照,其中成穗率最低的为处理e,与处理f相差3.16个百分点。
表3 连粳7号苗期施肥处理群体成穗动态
表4 Ⅱ优118苗期施肥处理群体成穗动态
表5 连粳7号苗期不同基肥处理产量结构
表6 Ⅱ优118苗期不同基肥处理产量结构
2.4 秧苗期施肥对水稻植株性状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从表5可见,连粳7号不同施肥处理之间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存在显著差异,处理e实粒数、千粒重最高,理论产量和实产也最高。
从表2和表6可知,Ⅱ优118处理a秧苗素质较处理e差,但其理论产量和实产最高,虽然处理e秧苗素质最好,但其受移栽后水、肥、气、热等因素影响,其产量次于处理a和处理c。
3 小结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苗期施肥,可为水稻生长发育提供必要的养分,为水稻产量的提高提供物质基础。当连粳7号秧苗期施用30 kg/667 m2尿素、20 kg/667 m2二铵和30 kg/667 m2苗床肥时(处理e),有利于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为秧苗生长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有利于水稻后期生殖生长,最终提高产量;Ⅱ优118秧苗期施用30 kg/667 m2尿素、20 kg/667 m2二铵和30 kg/667 m2苗床肥时(处理e),能够促进水稻根系生长,地上部和地下部干物质积累较大,土壤供肥能力持久有效,水稻根系长势较好,能满足水稻苗期生长阶段养分需求,最终获得较高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