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提升专业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
2018-12-11靳晓熙
靳晓熙
摘要: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和时代使命是立德树人,而育人的关键就在于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随着师生角色的转型,师生共同体的形成,是结合专业学习的具体手段,结合教学环节的实操平台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方法,是提升专业教师育人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师生学习共同体;专业教师;育人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49-0018-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与教育融合,特别是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00后”学生步入大学校园,学习的场域由于网络的迅速传播性和广泛的延展性,已不再局限于教室、课堂;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求教于教师,也可以自主学习。在大学教育中,教师在指导学生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有利于自己成长的养分,甚至是在某些问题上向学生学习,或与学生一道学习、共同提高。因此,当下的师生关系中,合作学习的因素在增长,学习伙伴关系在形成。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促进师生围绕共同的学习愿景,实现相互配合、平等交流,在预设的教育情境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达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一、何为师生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的英文是“community”,也译为“社会”“社区”“社群”“团体”等。共同体是一个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和哲学家斐迪南·滕尼斯提出。共同体是建立在有关人员本能的中意、习惯制约的适应或者与思想有关的共同体的记忆之上的。共同体意味着一种感情的结合,以齐一心志为纽带。
20世纪40年代,各国学者开始研究大学共同体。德国哲学家卡尔·西奥多·雅斯贝尔斯对大学共同体进行了全面而准确地界定:“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這一界定不但突出了“以人为本”——大学的主体角色是教师(学者)与学生,而且兼顾了“大学之道”——“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在诸多关于大学共同体研究的理论支撑下,本文试着将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概括如下:师生学习共同体是教师和学生围绕共同的知识建构目标进行社会交互的一种新型学习伙伴关系。在这种社会交互中蕴含着课内的互动与课外的交流、线上的学习与线下的咨询等多种形式的参与,在彼此信任、互动频繁、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中,达成师生共同寻求真理、发现新知的目标。师生学习共同体既是一种学习文化,也是一种有形的实体。
二、为什么要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在大学里,教师是学习的主导者,代表知识和信息的来源;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这是一种“从游”式的师生关系。然而,高等教育发展到今天,特别是随着科技革命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信息技术不断与教育融合,“从游”式师生关系面临新挑战与考验。
1.知识垄断的消解,撼动教师权威。当前,各类在线教育课程和问答互动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互联网以其“洪荒之力”,前所未有地改变着教育生态,也撼动着教师知识权威的地位。互联网时代,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和速度日新月异,学生不再迷信老师,不再认为学习必须在学校、在课堂内发生,随机的、各种碎片化的时间都可以找到最好的老师获取知识。教师需要利用学生也能轻易获取的信息和咨询来进行深度教育,教师在教的同时也要进行学习、转化;学生在学的同时,也在信息获取渠道和速度方面对教师进行启发和教学。不仅学生在学,教师也在学;不仅教师能教,学生也能教。
2.学生越来越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当今,教师会时常感到“学生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听话了,越来越不好管了。以前教师无论布置学生做什么,学生基本都会一声不吭地去完成,做得不好,批评几句,他们也不会反驳。现在不同,首先学生可能跟教师争辩应不应该做,不得不去做时,可能给老师摆脸色,甚至可能发生一场扯皮或冲突”。“90后”“00后”的学生不仅有想法,而且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如果备课不充分或讲得不对,很容易遭到学生的当场质疑。
3.师德事件引发负面效应。近年来,少数教师的负面典型事件屡见报端,引发了民众对教师群体素质的强烈担忧。2017年12月,西安交大在读博士杨宝德溺亡,针对“不堪导师奴役自杀”的说法,西安交大调查后发现,杨宝德的导师周筠确实存在让学生到家里打扫卫生、洗车等行为,校方已对周筠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取消了周筠的研究生招生资格。2018年年初,华裔女学者罗茜茜实名举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陈小武性骚扰多名女学生。北航迅速调查核实,在确认举报属实后,撤销了陈小武的职务和教师资格,教育部也撤销了其“长江学者”的称号。个别教师的不良行为会产生极大的舆论负面效应,连累整个教师群体名誉受损。由于职业特点所决定,师德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因为师德涉及“人”的成长,教师做的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所以人们对于教师品行的要求自然会严格于一般的职业,因而社会对师德的焦虑自在情理之中。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教师在学生面前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师道尊严很少受到挑战。如今随着“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等观念深入人心,以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一向被视为教育、管理对象的学生,“地位”有了显著提升。而这种更加平等和轻松的师生关系往往更加难以掌控。现实中,高校普遍存在一些内容陈旧、轻松易过的“水课”。有的教师备课态度不认真,因人设课、从简开课,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甚至和现实脱节,导致学生不愿意听、不愿意学。还有的老师,为了“不得罪”学生,避免学生评教分数过低,课程给分随意,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而这些表象实质上都是教师对新型师生关系认识不到位的消极反映。长此以往,学生就会不听话,教师的尊严就会被冒犯,教师的育人作用就无从发挥。重塑新型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教师,尤其是学有专长的专业教师。当今,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学习已经不再是孤立的智力活动,学习合作者的因素在增长,师生互动的学习共同体在形成。教师与学生在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追求的指引下,形成一种相互依存和支持、共同进步的团体。
三、如何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是基于教师和学生皆是处在成长状态的个体的客观认识。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教师的任务不只是匆忙地穿梭于课堂之中,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任务是育人,做学生成长成才的引路人。而专业教师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决定了他们拥有开展教书育人工作的优势和便利条件,要让广大专业教师成为“育人”主体,就要提高他们的育人意识和能力,就要搭建平台,摸索方法。
师生共同体的形成,是结合师生专业学习的具体手段,是结合教学环节的实操平台开展育人工作的有效方法。主要包含交互的课堂教学、超越合作的技能实践和和谐的日常交往三个互动机制。
1.借助“交互的”课堂教学,促使学生投入第一手学习。在学校教育中要以学生为本,开展互动式教学,这一理念在中国的教育界似乎已深入人心,但是在实践的层面上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却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开展“交互的”课堂教学前,教师不但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教什么、怎么教,也要解释为什么这么教。
2.借助“超越合作”的技能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合作是共同体的一个重要特征,但是共同体的意义不仅限于合作。师生学习共同体成员之间的交互还充满了新手对专家的模仿和同伴之间不同意见的争辩、妥协与认同,这种交互体现了人在职业交往中所经历的协商过程。因此,专业教师要借助这种“超越合作”的共同体建设平台,创设学习情境,以培植创新视野与实践能力为根本,增强教学方式的体验性和开放性。比如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以专业方向为行为准则,基于未知技术领域、科研方法、项目设计及构思等形成的共同体(项目小组)就是一种良性实践模式。
3.借助和諧的日常交往,建立信任平等的学习关系。教师要主动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分析学生的学情特点与学习规律,通过日常与学生的沟通交往,建立信任平等的关系。教师还要鼓励学生之间开展小组协作,针对难以单独解决的挑战性问题给学生们提供合作学习,共享解决问题的思路,并从获得的反馈中修正或调整自己的观点。期间发生的分歧和争论,正是教师发挥“支架式”支持、促成融洽交流的最佳时机。
参考文献:
[1]赵健.学习共同体的建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
[2]泰利道尔.如何培养终身学习者——创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环境[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4.
[3]瞿振元.现代师生关系:学习共同体[N].中国青年报,2016-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