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分析
2018-12-11赵志刚
赵 志 刚
(太原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给排水工程是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与项目质量息息相关。基于给排水工程内容复杂,对专业性要求较高,要想强化工程项目建设质量,必须深度剖析其中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文就将围绕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展开深度探讨。
1 加大建筑给排水系统建设质量的实际效应
建筑给排水系统是确保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基础,而安全质量管理工作则关乎水资源的合理应用及居民的幸福指数,故而有针对性的解决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建设存在的不足就显得尤为必要。建筑给排水施工流程繁琐、内部关联紧密,且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要不断进行理论研讨,在强化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基础上,提出科学合理的改进方案,高质量落实各项管理工作。
2 深度剖析给排水工程质量缺陷
2.1 水压力度不足、区域性供水需求量评估不准确
排水压力不够、给水质量不达标严重危害了用户的根本权益,部分地区甚至无法满足正常的供水需求,而出现此类问题的因素是多样化的,具体为:
其一,在计算排水压力及区域性给水需求量时,缺乏全面的考量,导致水量计算与实际需求存在偏差。
其二,给水水压不足的根本原因是给水管道淤堵、水泵动力匮乏、排水系统设计对楼层高度缺乏考量等问题。如果水资源供应是由市政水利管网统一管辖,则无法保证供水满足建筑实际需求。
其三,由于城市水利管道年久失修,存在堵塞问题,减小了管道内侧的截流面积,缩减了水流量,无法满足用户的用水需求。
其四,在给排水工程设计过程中,水箱安装高度不合理,或水泵规格不符合要求,都会导致高层水压过低,难以完成供水。
2.2 排水管道淤堵
最常见的供水问题之一就是管道堵塞。造成管道堵塞的根本原因除了用户在后期使用过程中,制造的垃圾杂物以外,还有给排水系统安装操作缺乏标准规范性问题。具体分析造成淤堵的原因有:第一,给排水管道管径设计不合理,一旦体积较大的杂物进入管道,容易卡在管道内部,无法顺着水流排出,进而导致堵塞。第二,在管道中断施工时,未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周围的石块瓦砾等进入管道,不及时排出,凝固在管道内壁,造成堵塞。特别是在管道弯折处,杂物造成的堵塞会迫使施工人员更换管材,增加不必要的成本投入。第三,在连接镀锌管道的过程中,在接口处需要缠绕麻绳紧固,如果缠绕过多或较为松弛,会在使用过程中随水流进入管道内部,造成堵塞。
2.3 管道连接渗漏
通常来说,管道渗漏问题的成因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环境因素干扰、施工技术缺陷及材料质量问题。首先,管道材料的强度标准不足,或管材质量不达标,会使其表面存在细微裂缝或砂眼,而给水管材在热胀冷缩物理效应下发生形变,且长期得不到处理造成渗漏;其次,镀锌管的螺纹不配套,连接紧密性不足,造成渗漏;最后,管道拐弯处缺乏严密性,进而影响了给排水工程的质量。
2.4 管材噪声污染严重
噪声问题主要与管道材质、设计、连接工艺等存在紧密联系。应用较为广泛的给排水管材主要包括聚乙烯螺纹管、柔性接口铸铁排水管等。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领域创新,传统管材逐步被摒弃,塑料管材被广泛应用,但基于其在使用过程中噪声分贝较高,因此,需要优先考量降噪材料。
3 影响建筑给排水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
3.1 对给排水管道预留填埋缺乏重视
建筑给排水工程有如下三方面控制侧重点:标准层、一层和地下部分。给排水工程中的管渠预留及后续填埋处理与整个给排水工程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应当对此加大重视度。给排水系统工程造价约占总体资本消耗的5%,但部分工程往往会侧重于工程造价,而忽略技术的必要性。且在地下室施工环节,管道预留及填埋缺乏完善的前期规划,盲目追赶工期,粗线条建设,从而给后续工程埋下极大的安全隐患。
3.2 管道性能测试不到位
国家对建筑给排水系统运作及性能检测有明确的规定,埋地管道或隐蔽性工程必须在竣工交付前进行必要的灌水试验,在确保没有任何缺陷的基础上,提交工程质量验收申请。但如今部分给排水工程的灌水试验流于形式,无法准确判断管道是否存在渗漏。且在测试管道内压的过程中,实际工作落实不到位,检测时间未达到标准要求,使得测试工作无法发挥实际效用。
3.3 管道布设不合理
对于高层建筑工程来说,管井属于边缘性问题,极易被忽略,部分设计人员在工程规划图纸中未明确标注管井问题,这使得消防控制系统与给水管叠合布置。如果技术人员对两个系统的差异性缺乏考量,将会给后期管道安装造成不便,无法满足实际供水需求,见图1。
4 优化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的具体策略
4.1 严格控制管材质量
机械设备及施工材料是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给排水工程质量紧密相关。一般来说,建筑给排水工程主要包括卫生清洁器具、给水零构件、管道材料、供压设备等。
首先,给排水配套设施主要包括消防控制水泵、变频给水设备等,由于这些设备的可选择性较大,价格差异明显,因此,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应当充分结合实际要求,选择性价比高的产品。
其次,只有在严格审查产品规格参数、出厂合格证明、配套资料及采购清单后,方可实施安装工艺。应用较普遍的给水配件主要有控制阀门、冲洗阀门等,该类配件负责调节水压,控制水流量。故而给水配件要系统核对材料质量报告,开展化学成分鉴定说明及力学性能的测试证明等工作,以此确保其与设计理念相吻合。
再次,严格检查配件外观完整性,判断有无损毁或砂眼等细微缺陷。并对阀门等进行压力测试和密封性测试,确保其满足实际要求。
最后,给排水系统不仅要充分满足上述要求,还需注重技术性。以给排水管材为例,在正式投入使用前,要经过专业的质量检测,同时控制安装技术,让实际施工操作符合设计意图。
4.2 加大技术及管理人员培养力度
建筑给排水工程从规划设计阶段到后续的维护保养,涉及诸多技术人员,因此,给排水工程质量与施工技术人员专业素质密切相关。参与工程建设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及职业素养直接影响各个工序的质量效果。故而要切实提高一线施工技术人员、工程质量监管人员的综合素质,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激发整体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深化其安全责任意识,从而确保施工及管理工作符合实际要求。
现阶段,高素质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是建筑行业的核心,培养侧重点集中在提高人员的施工专业水平,合理规避工程规划设计图纸缺陷方面。基于此,可以定期针对施工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开展技能培训和职业素质教育,使其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之中。
4.3 合理应用施工策略
科学合理的施工措施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工程质量。由于多类型材料具有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要区别化对待,选定恰当的施工技术和标准规范。建筑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工艺类型、工序流程、质量控制关键点等,必须让各个施工工序负责人积极落实技术交底工作,并以此为参考依据,使工程顺利推进。
4.4 综合考量施工环境
施工环境具体包括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人力资源环境及管理环境。积极落实施工管理工作,尤其是加大现场管理工作控制力度至关重要,如材料储备情况、人员调动及设备管理情况等。另外还需保证质量体系的有序运转,减小施工管理环境对工程质量负面影响效应。且工程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主要包括水文、气候条件、地理地势等因素,其具有极大的不可控性和不可预测性,而合理规避这些要素便可最大限度的提高工程质量。
5 结语
工程人员必须深度剖析影响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并采取切实可行的优化策略,以此从根本上强化工程质量,满足居民的用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