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英语听力策略教学与混合式课程改革初探
2018-12-11◆陈平
◆陈 平
(山东外贸职业学院)
高职院校英语听力教学是外语教学活动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也是学生最感头痛的问题。随着高校扩招的深化和高考英语听力政策的不断更改,近两年高职院校学生入学时的英语听力水平也有所波动。面对此种现实,英语听力教师必须从课程设计和课堂教学两方面入手,加强听力策略教学,进行混合式课程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教学分析
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其英语听力教学应以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为重心,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项微技能、综合技能和听力策略的训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学生经过2~4个学期系统的听力学习和训练,能够掌握基本的听力基础知识和技能,能够听懂并写下基本的语言素材,听懂具有一定难度、内容较为复杂、语速较快的听力材料,具备跨文化交际意识,能够基本胜任外语外贸、跟单、货代等方面的岗位,满足自身的持续性发展要求,能够应对全国国际商务英语考试、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听力部分,并努力获得相应英语能力证书。
从近几个学期的教学中发现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听力水平层次差别大,如何在课堂上能照顾到大多数人?教学内容、要求、策略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标准,听力策略和学习策略欠缺,自主学习能力差,学习积极性差。
2.教师课堂效率低,对单词、表达、文化背景等讲解过多,听、讲冲突(讲不完),学生课上课下的学习过程形成死循环,音视频资料多,分享限制多,学生利用差,对策略运用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发现,对策略的讲授和运用程度较低,从笔者2017年两次四、六级翻译阅卷的经验来看,学生对听过的材料内化程度差,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较差。
二、教学设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确定的课程设计原则是:自下而上建设,自上而下整合。力图解决每堂课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进而优化整个课程;提高课堂效率,加强课上策略指导和课后自主学习,将2课时的影响延伸至整个周,提高对学习过程的监控,加强数据的反馈、收集、分析,提高和加强输入输出的转化。
课程建设的具体思路如下:
将每学期的模块和技能分解为16个单元,根据需要搭建在线课程。首先,确定过程、环节,明确每个环节要达到的目的并加入策略培训内容。其次,每个单元以周为单位设计成一个学习循环,将任务和要求分解具体化、多样化、灵活性、尽量做到每个任务可监控。最后进行教材整合和内容补充,收集整理大量的音视频资料,并确定线上、线下分别处理哪些。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具体情况出发,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采用多模态教学、情景教学等,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资料和多媒体等手段辅助教学并融入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三、实施过程
1.话题准备(线上布置、完成)
学生观看播课单元并就相关话题回帖,熟悉并掌握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单词和表达。
2.任务1(线上布置、完成)
完成预习材料的学习,为后续篇章听力做好词汇准备(查单词)。
3.预习测试(线上布置、完成)
学生完成在线测试并反馈易错点或难点,教师通过后台数据确定课堂讲授重点。
4.篇章理解(线下讲授)
根据学生在预习测试中出现的疑难易错点进行篇章训练,并加以听力策略指导。
5.任务2(线上布置,线下完成、抽查)
就单元相关话题进行复述、对话等口语输出练习。
6.话题扩展(线上布置、观看、交流)
教师给学生提供与单元话题相关的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就单元话题进一步探索及发散性思考,开拓学生眼界及思路。
7.任务3(线上布置、检查,线下完成)
教师发放作业音频,学生在教材上完成后提交,教师在下次课堂上进行反馈。
结合学生微信群(下通知、反馈等即时交流,清华在线平台提交作业补充)、“爱听不停”(听力材料补充),全方位的提供各种资源和沟通渠道,拓宽课时影响。
四、教学效果
2017年12月我院2016级学生首次参加大学英语四级考试,通过率如下。
上述表格中,各班四级通过率均高于或接近全校平均水平,并且几乎所有班级听力部分的及格率都高于班级通过率。这说明混合式课改对英语听力的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以上的教学实践证明,策略培训有助于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这对我们的外语教学、教材编写以及师资培训等方面有一定的启示。在听力教学方面,我们不仅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可理解性输入,而且要有针对性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效的策略指导和培训。策略教学结合混合式课程改革,是高职英语听力教学一条比较可行的路,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还是要积极参与、加强沟通交流并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