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CU护理干预对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患者预后的影响

2018-12-11朱玉芳黎秀菊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8年23期
关键词:心肺呼吸机心脏

朱玉芳 黎秀菊

心脏骤停是一种危重疾病, 对心脏骤停患者, 常用心肺复苏的方法, 应用该方法对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有重要意义[1]。但是, 由于急诊救治工作有病种多样、情况危急、病情多样等特点, 因而心脏骤停患者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致使患者的死亡率与残疾率也非常高[2]。为此, 应用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时, 必须要给予患者积极的护理干预以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有效改善患者心肌功能。CCU作为医院重要科室, 本研究探讨了将CCU护理干预应用于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中的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行心肺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骤停诊断标准;②患者均为急诊入院患者;③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脑血管意外及严重颅脑外伤的患者;②合并明显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③精神疾病及认知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0例。观察组中男27例, 女23例;年龄48~79岁, 平均年龄(67.6±3.9)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19例, 心肌梗死17例, 器质性心脏病14例。对照组中男25例, 女25例;年龄50~79岁, 平均年龄(66.9±4.4)岁;疾病类型:心力衰竭20例, 心肌梗死16例, 器质性心脏病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行心肺复苏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应用CCU护理干预, 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组建CCU护理干预小组 由CCU主治医生、护士长及责任护士一同组建护理小组, 小组成员均接受相关培训,患者均了解CCU护理方法, 同时小组成员按要求一同制定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护理措施。

1.2.2 实施CCU护理 针对行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的患者, 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如下护理:①认知干预。在术后3 d访视患者, 为患者讲解引起心脏骤停的相关因素及预后, 同时让患者了解心肺复苏后可能出现的相关并发症与处理措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 此外还需要为患者发放心肺复苏治疗相关指南, 让患者及家属对心肺复苏有一定了解。②心理干预。同患者及家属进行积极的沟通交流, 消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 且调动家属积极性, 让家属通过亲情力量来提高患者治疗及康复信心[3]。掌握患者心理变化情况, 及时调整患者的心态,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增强患者治疗信心。③日常行为干预。指导患者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纠正患者平常生活中不良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 让患者规律性饮食;教导患者日常刷牙、穿衣、洗澡等行为, 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④社会支持干预。为患者构建良好社会支持系统, 发挥医生、护士及家属合力作用, 动员家属与亲友对患者进行思想教育,以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让患者能快速适应社会。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住CCU时间、治疗后平均动脉压等临床指标情况。②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住CCU时间、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住C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观察组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心肺复苏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住CCU时间、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指标比较( ±s)

表1 两组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住CCU时间、治疗后平均动脉压指标比较( ±s)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呼吸机支持时间(d) 住CCU时间(d) 治疗后平均动脉压(kPa)观察组 50 10.36±2.47a 5.43±1.19a 9.84±2.17a对照组 50 13.39±2.64 7.18±1.43 8.03±2.02 t 5.926 6.652 4.317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心脏骤停是心内科常见的危重症, 这种情况常常让患者出现多脏器、多系统损伤, 如果不能及时抢救患者, 可导致患者死亡[4,5]。针对心脏骤停患者, 临床中常用心肺复苏治疗的方法, 心肺复苏的主要目的在于挽救患者濒死的心脑细胞, 避免患者出现心脑细胞缺氧性坏死。然而在心肺复苏过程中, 患者常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因此在治疗期间还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

对于心脏骤停患者, 常将患者送往CCU病房进行监护并行心肺复苏[6-8]。心肺复苏过程中, CCU护理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该方法主要针对治疗期间操作不当所致患者疼痛及抑郁情况, 给予患者认知干预及心理干预, 缓解患者因担心自身疾病出现的焦虑及抑郁情绪, 避免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9,10]。此外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患者日常行为干预及社会支持干预, 加快患者的康复, 缩短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CCU时间, 改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 改善患者预后。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且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该结果充分表明在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期间给予CCU护理干预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相关指标情况,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 将CCU护理干预应用到心肺复苏治疗心脏骤停患者中, 可以缩短患者呼吸机支持时间及住CCU时间,改善患者平均动脉压, 降低患者心肺复苏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心肺呼吸机心脏
心肺康复“试金石”——心肺运动试验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小象接受心肺复苏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中医急诊医学对心肺复苏术的贡献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心脏
关于心脏
“心肺之患”标本兼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