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的“四个转变”及其方法论意义

2018-12-10聂晓静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33期
关键词:四个转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

聂晓静

摘 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取得的第一个伟大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就在井冈山时期,突出表现在中国革命的“四个转变”:革命空间转变、中心任务的转变、斗争方式的转变和革命道路的转变,综合起来就是中国特色革命模式的初步形成。从方法论的角度对这些转变过程进行微观分析,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启示。

关键词:井冈山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

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33.059

2016年2月,习总书记来到井冈山考察慰问群众,在八角楼革命旧址和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毛秉华以及革命烈士后代等围炉而坐,总书记说:“伟大的理想信念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井冈山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之作,从这里革命才走向成功。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中国革命发展的重要转变就发生在这里。

1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的“四个转变”

井冈山时期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革命阶段,上承大革命失败之教训,下启土地革命战争新历史风云,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新时代的基本走向和路径。

1.1 革命空间转变:从城市到乡村

中共一大在中国当时最大的城市上海召开,在之后一直到大革命失败,党的革命活动空间主要就在全国及地区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城市。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党的性质,作为一个先进的、纯洁的无产阶级政党,其阶级基础是工人阶级,二是苏俄十月革命方式的示范,中国共产党初期,模仿苏俄,主要在城市开展革命活动。1922年初至1923年2月掀起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如香港海员大罢工、开滦煤矿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都是如此,随后爆发的大革命更是在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展开。在中国近代化的缓慢进程中,城市是各种资本势力角逐的主要场所,现代工商业的主要聚集地,作为现代工业经济关系的组成部分,工人阶级当然聚集于此,而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在工人中间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指导工人斗争,促使其迅速从自在状态进步到自为状态,成长成为中国革命真正的领导力量,担负起历史的使命,是非常必要的,其成效也是非常显著的。但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也主要存在于大的中心城市,这对刚刚诞生的党领导的先进革命力量形成巨大威胁。当在城市无法立足时,为保存革命力量,不得不辗转开辟新的革命生存和发展空间。

1.2 中心任务的转变:从工农群众运动到的土地革命

中共一大通过的党的第一个决议明确规定了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从事和研究工人运动,对开展工人运动的组织工作和宣传工作等都作出了具体安排。成立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发表宣言,出版机关刊物《劳动周刊》,并建立各地分部,开办工人夜校,创办工人刊物,领导工人罢工,很快就掀起了以香港海员大罢工为起点、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为高潮的第一次工运高潮。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建立后,工人运动再次兴起,大革命时期党领导的工人运动高潮迭起,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有力地推动了大革命的深入发展,为北伐的胜利进军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同时,农民阶级作为工人阶级的最可靠同盟者,其在革命中的重要性逐渐发挥,各地农民协会相继成立,国共合作后专门成立农民部,并在广州举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农运骨干。在之后的大革命中农民运动与工人运动成为重要组成力量。

大革命的失败,使工农运动陷入反动势力的白色恐怖之中,中国革命被迫进入到开创工农武装割据时期,其中心内容就是土地革命,通过土地革命要解放农村生产力,解放农民,领导农民进行土地革命成为此时期革命工作的中心,农民群众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成为中国革命的主力军。

1.3 斗争方式转变:从和平斗争到武装斗争

建党初期,党领导革命斗争的主要方式是群众斗争,尤其是工农群众斗争,以罢工、游行、示威为主,虽然也开始强调武装斗争的重要性,如周恩来1925年6月指出:“军队是实现我们理论的先锋!”瞿秋白在《中国革命斗争之武装问题》这篇党内早期专门论述武装斗争问题的文章中指出:“中国国民革命里极端需要革命的正式军队”。党在大革命时期也组建工人纠察队,领导城市武装斗争;领导泸顺起义,力图掌握武装;叶挺独立团虽只有2000人,但能征善战。大革命失败之时,共产国际发出五月紧急指示,要求组建可靠的军队,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得到实际贯彻执行。

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就是从武装斗争开始的。南昌起义吹响了战斗的号角,中国共产党开始创建自己的军队。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党的军队有了自己的名字——中国工农革命军(后改为红军);三湾改编,确立了党指挥枪的根本建军原则和军队内部的民主原则;随后陆续制定了士兵代表大会制度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古田会议进一步提出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初步完成了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建设任务。这支人民的军队后来成为中国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法宝之一。

1.4 革命道路的轉变:从城市中心到农村中心

以上空间和任务以及斗争方式的转变,直接导致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变。在列宁和俄国共产党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最初以俄式革命道路为榜样,试图走俄国式的胜利之路,即以城市工人运动为核心,建立工农联盟,争取革命胜利。这条革命道路在国际共运中已经享有极高声誉,是被奉为经典的成功经验,不容置疑。井冈山时期,“左”倾观点仍然坚持城市中心道路,用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模式要求和规范中国革命,结果造成极大损失。

在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以极大的勇气和智慧冲破苏俄神话,初步实践和论述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特色革命道路,把学习俄式经验与中国国情有机结合,奠定了革命胜利的基础,同时把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认识推向深入。在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以及军队建设等方面都实现了战略性转变。所以道路的转变是一种系统性、全局性根本性的转变。

2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转变”的方法论意义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初步成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方法论意义。

2.1 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反对主观主义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结合和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的结合应当是一种有机地结合,而不是机械地把二者捏在一起,不能简单套用。要用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改造中国社会。正如毛泽东所说“学外国织帽子的方法,要织中国的帽子”。也就是要实事求是。毛主席讲:“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即规律,“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即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武器科学分析近代中国国情,发现其中的本质与特点,解决中国革命问题。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的四个主要“转变”的实现,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斗争实际,实事求是的初步成果,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与实践的新时期。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还必须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是把理论与实际割裂开来,只强调理论而忽视客观实际,或者强调客观实际而忽略理论的力量。教条主义也称为本本主义,十分注重理论本身的学习,却是为学理论而学理论,遇到实际问题只会以生硬的教条简单套用。“本本主义……是危险的,甚至可以走上反革命的道路”。井冈山时期党内“左”倾错误就是本本主义的显著表现,对中国革命的发展空间、中心任务、斗争方式及革命道路问题作教条主义的理解,导致革命实践遭受严重挫折和损失,走向了革命的反面。所以,“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则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唯经验论,忽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价值。这在中国近代革命斗争中也是有着极丰富的教训的。从最早的农民革命战争到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与革命,这一系列为挽救民族危亡、探索国家出路的努力,都是因为没有科学的本本为指导而归于失败的。

2.2 坚持全面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反对机械主义

全面分析是指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时应全面考察其内在构成要素,如发展主体、理论客体、实际客体、结合过程、结合的成果等。发展主体就是中国化的施动者,也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是这一过程中最主动、最自觉的因素;理论客体是作为无产阶级世界观与方法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结合与运用的受动者,是根本前提与核心要素;实际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中国实际国情,也是被结合的基本前提性要素,是马克思主义认识和改造的对象;结合过程是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有目的、有意向地融合,是最生动和最富创造性的过程性要素,至关重要;结合成果是在实践上、制度上、理论上的创新与飞跃,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最能体现中国化价值与意义的构成要素。以上各要素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与思想发展过程中缺一不可,其性质和地位各有特点,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分析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时,必须全面考察。

动态分析就是要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的。如中国化的主体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成长、成熟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在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实际以及二者的结合过程中不断实现其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化,这就是党的自身建设,包括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等,党的建设永远在路上。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也需要在与中国共产党、中国实际的互动过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产生新的理论成果。再者,中国实际在新旧矛盾的交替生成中变化,中国化的主题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转换。所以,主体、客体之间在实践中相互作用,构成动态的历史过程。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的重大转变的实现,正是这一动态变化的结果,既推动了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化程度的飞跃,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

2.3 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反对以面代点

普遍性与特殊性并不相互否定,而是紧密联系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又体现普遍性。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是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模式、经济水平、政治发展、社会阶级等具体情况千差万别,所以,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具体方式也随之千变万化。马克思主义应用中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应是统一的。俄国十月革命开创了世界社会主义革命新时代,为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提供了典范。苏俄及共产国际给予中国革命极大支持与帮助,但同时也以俄国道路限制了中国革命的个性发展。比如對农民和土地革命的认识。马克思主义和列宁都主张工农联盟,但具体如何联盟,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民是人口主体,革命力量的壮大需要长期在农村和农民中开展工作,尊重农民经济利益,进行土地革命使农民获得土地,在农民中大量发展党员壮大党的组织,武装农民使其真正成为革命主力军,在以各种方式实现工农联盟的同时,还必须坚持加强对农民的思想教育和改造,以保证党和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这个过程既坚持了工农联盟的一般原则,又根据中国特殊的实际情况创新联盟的方式,有效地实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推动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转变,使革命情势柳暗花明。

俄国革命道路自有其历史的合理性,但不能否定中国革命现实的特殊性,不能以面代点。

2.4 坚持信仰与创新相结合,反对盲目崇拜

马克思主义具有极为深厚的人文情怀,其理论魅力征服了那些真正高尚的人们,其在实践中的成功也为世界落后民族与国家提供了一条不同于西方资产阶级革命的独立和解放之路。中国在辛亥革命失败后,在十月革命和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逐渐由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初步共产主义者,之后在中国革命的洪流之中,越来越多先进的中国人选择以马克思主义作为信仰,并且为建立新中国矢志不渝,死而后已。

但是,信仰不是盲目崇拜,不等于墨守成规,也不等于一成不变,真正的信仰必须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推进人类解放事业。邓小平曾指出:“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必须根据现在的情况,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不用新的思想、观点去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坚持信仰马克思主义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统一性。列宁把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指导俄国革命取得胜利,摆脱军事帝国主义的沙皇俄国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进行创造性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基于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性认识与应用,才有了从城市到乡村、从工农群众斗争到民从土地革命、从罢工游行到武装斗争、从苏俄道路到中国道路的转变,才有了中国革命的复兴与发展,以及后来的胜利。

3 井冈山时期中国革命“转变”的现实启示

以井冈山时期为切入点,分析革命转变的方法论意义,对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对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

3.1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主要为无产阶级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立场、观点、方法主要来源于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中的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是运用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民族语言来阐述马克思主义理论。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规律,使之成为具有种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就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遵循和运用,也只有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顺利推进,才能在革命、建设、改革中科学、合理地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在当今时代依然有着强大生命力,依然是我们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仍然是中国共产党人根本的世界观、人生观、方法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最高哲学遵循。

3.2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开展调查研究

一切从实际出发首先要了解实际情况,毛主席说:“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而客观实际情况通常是错综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只有通过大量的、正确的调查研究才能逐渐全面、清晰、深刻把握。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社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在半殖民地半封建背景下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此必须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这是一个基本的实际情况。在革命斗争中联合谁、怎样联合,反对谁、怎样反,如何做好党的建设工作,怎样建立党领导的武装力量,革命的发展阶段问题、道路问题等等,都需要在革命实践中通过大量调查研究逐步解决。“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绝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因此,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正是凭借这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凭着切实调查研究的精神与方法,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对中国革命规律的正确认识并成功实现了民族独立与解放。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大兴调查研究之风。中央政治局出台的八项规定,把“改进调查研究”摆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强调:调查研究是一个了解情况的过程;一个联系群众、为民办事的过程;一个推动工作的过程;一个自我学习提高的过程;一个科学决策的过程。调查研究必须制度化、经常化。习总书记还身体力行,以自身实际行动阐述调查研究的时代价值,其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树立起榜样。

3.3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将方法与目标相结合,不忘初心

方法与目标应具有本质一致性,目标是方法的追求与归宿,方法是到达目标的桥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要揭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本质和规律,解决中国独立、解放、富强和富裕的问题,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是目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身内涵着一种方法论的精神和内容,要求我们将其看成认识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而不是僵死的教条,理解其实事求是的灵魂特征,把世界性与民族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更强大的生命力,所以也是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当成是方法与目标的有机结合体,要求我们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把实现共产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不论是进行革命斗争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以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为己任,那么只要是有利于民族和人民福祉的方法就是正确的,这也是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最深厚的情怀。

参考文献

[1]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编写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2]周恩来.周恩来军事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

[3]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七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4]金民卿.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与特质的思考[J].学术前沿,2018,(01上).

[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

[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习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 2009.

[7]王宁.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中国化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7,(23):112-113.

猜你喜欢

四个转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方法论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