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选修课程的管理思考

2018-12-10陈许生李珏

教师·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选修课程教育管理新课标

陈许生 李珏

摘 要:为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完善选修课对学生的培育功能,优化学校对选修课的管理,文章结合湖南省长沙市第六中学近两年选修课的开设、实施情况,对选修课程的设置、选修课程的教材开发、选修课程的教师授课安排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如何对选修课程进行有效管理。

关键词:选修课程;新课标;教育管理

一、选修课程的含义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指出:选修课程是由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规划开设,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可以学而不考或学而备考,为学生就业和高校自主招生录取提供参考。选修课程是为了适应学生的兴趣、爱好及劳动就业的需要而开设的,可供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由选择的课程。

二、选修课程的必要性

普通高中培养目标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着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使学生具有理想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具有科学文化素养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发展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我们现在已经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了,与过去高中教育就是‘精英教育不一样,学生有多样化的需求,也有不同的基础。因此,这次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既要强化共同基础,同时也要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需求、多样化发展需求。”2018年1月16日,在教育部举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有关情况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湛这样介绍说。

回顾湖南省长沙市第六中学(以下简称“我校”)两年来选修课程的开设,2017年上学期开设22门选修课,2018年上学期准备开设32门选修课。从课程内容来看,主要分布在语言能力、音乐素养、运动技能、交际能力等方面。学校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增强课程的选择性,这更体现了我们高中教育的育人功能,高中课程的设计没有完全跟着考试走,而是跟着育人走,考虑到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关注了学生个性发展。

我校根据学生的自身需求而设置的选修课程,既能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又能培养学生的个性,如“中国古典文学欣赏”“责任在我心中”“生活中的地理”“楷书书法(颜真卿的《多宝塔碑》)书写技法”“传媒专业生定向培养”“钢琴音乐演奏”“我是歌手”“我是指挥家”声乐的歌唱技巧及音乐素养讲座、播音主持兴趣班、兑泽辉煌等。同时,选修课程的设置注重丰富和拓展学生的技能,如产品设计与制作、摄影、校园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篮球、女子舞蹈、男子舞蹈等。

我校选修课程的开设对必修课进行了有效的补充,不但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了拓展和深化,而且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系。选修课赋予了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了参考,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也为其以后的发展提供了助力,让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

当然,我们的课程还不够丰富,我们还需要按照新课程标准开设更多更好的选修课程,如关注学生提高文化修养、课题探究与应用、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空间、兴趣和特长、发展潜能等具有价值的选修课程元素,更有待我们去开发和运用。

三、学校选修课程的设置与安排管理

1.选修课程的设置

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进一步优化了课程结构,适当增强了课程的选择性。课程类别调整为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在保证共同基础的前提下,为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提供有选择的课程。课程设置的宗旨是满足学生多样化选择要求和发展要求,不只是为升学做准备,还要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做准备,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选修课力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挖掘学生的潜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我们在开设选修课、选择课程内容时,应注重知识与兴趣的平衡、知识获得的难易平衡、面对新高考的能力培养与同样重要的个性发展之间的平衡。

2.选修课程的教材

教材是课程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课程实施的基本依据,一本高质量的教材是上好课的重要因素和有效保障。关于选修课程,我们可以从新课程中自主选择,也可以学校自己自编教材。选修课的教材要难易适度,既要包含广博的知识,体现时代发展的最新前沿,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当地特色,还要具备一定的趣味性。对选修课程的教研既要做到高标准、高要求,又能结合实际情况给教师们留以充分的开发空间,可以把某一个主题做深做精,循序渐进,在前一年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完善,从而形成一本名副其实的选修教材。

3.选修课程的教师授课安排

我校鼓励各教研组的成员参与选修课的教授,因课程内容与日常教学内容不一样,从而使备课量、备课难度和上课疲劳度增加,那么组内教师相互配合,既可以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又可以让学生会领略到不同教师的上课风采,消除审美疲劳。比如,每组可选择3~4位教师共同承担12~16次课,围绕一个核心主题,每一位教师准备其中的一个板块,做到教案、PPT的制作要求统一,内容丰富,核心主题体现明确。经过3~4年,该主题的所有授课资源逐步得以完善,现成的资源经过多年的积淀,内容丰富、可操作性强,大大减少了接班者的工作量。接班者也可以有更多的精力对该主题进行深挖,或者开拓更新、更广的领域。

我校鼓励年轻教师参与选修课的教授。年轻教师精力充沛、视野开阔、创新意识强、求新求变,深受学生的喜爱。有经验的老教师可为年轻教师提供指导意见,帮助年轻教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比如,教研组长根据本组学科特点、新课程标准、新高考要求,对课程开设提出想法,请1~2位年轻教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由教研组长审核,授课方式由年轻教师自己设想,做到可操作性强、学生接受度高。

我校鼓励信息技术能力强的教研组,组织全组教师进行微课视频的录制,在选修课中加入视频、音频等信息技术元素,让学生更直观、更灵活、更广泛地接受各类知识与信息。微课视频的内容既可以关联高考,有高考知识点的渗透,也可以关联生活,有日常趣味知识的发掘,学生学习就收获满满而乐在其中。

4.规范并加强对选修课程的管理

学校应有专门人员对选修课进行管理,建立好选修课程指导手册,专人负责检查、督导和评估,并进行导向、指导;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研讨选修课开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协助解决选修课实施中的困难,促进选修课的完善与提升。

综上所述,合理确定各类选修课程学分比例,在毕业总学分不变的情况下,对原必修课程学分进行重构,由必修课程学分、选择性必修课程学分组成,适当增加选修课程学分,既保证基础性又兼顾选择性和发展性。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通知[Z].教材〔2017〕7号.2017-12-29.

[2]康 麗.回归高中育人功能 关注学生个性发展——教育部公布普通高中新课标[N].中国教师报,2018-01-24(1).

[3]潘洪建,曹汉斌.关于高中选修课几个问题的探讨[J].课程·教材·教法,2005(7):3-9.

[4]方青稚.试论新课标下高中选修课程的三大系列开发建设[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5(5):21-24.

猜你喜欢

选修课程教育管理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现代高校教育管理若干问题的思考
GIS在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探析
让学生自己选择课程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视阈下的“潮课”热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