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邪不压正》:姜文的天真与怀疑

2018-12-10文祖强

戏剧之家 2018年27期
关键词:潜龙青峰姜文

文祖强

“我就是为了这口醋,包的这顿饺子。”《邪不压正》的电影一开场,体面的蓝青峰操着一口流利的老北京腔从过去的内务部街5号大院推车走出来,和从美国归来的李天然与他的洋人养父亨德勒大夫寒暄道。

饰演蓝青峰的,正是导演姜文本人,而若干年前,他在《一步之遥》上映之后还说过一句话:“我再也不干这包饺子喂猪的事了。”

他口是心非,《邪不压正》一出,依然是一部带有浓郁的“姜文味道”的片子,讲究的道具布景、讲究的台词配乐、讲究的镜头剪切,以及旺盛的生命力和喷薄而出的荷尔蒙。要读懂姜文为什么要吃这口醋,首先还是要知道他的“饺子”里包的是什么馅。

《邪不压正》毁誉参半,无论是大加赞赏的人还是诋毁诟病的人,都不能否认这一点:姜文是个聪明人。这里的聪明不是见风使舵偷工减料的小聪明,而是关乎审视、理解和表达的智慧。看姜文的电影,你会惊讶于他对大千万物的观察和凝练,对浩瀚历史的建构和解读。那种随心所欲和信手拈来,并非靠寻常人的寒窗苦读就能习得,更像是一种天赋。而作为一个在起跑线上就远超了绝大多数人的天才,他的妻子周韵依然说他“更像一个学者”,他看的书很杂,并且“很多人看书如果看不明白的也就那么过去了,但是他一定得弄明白,所以他看一本书胜过别人看十本书。”这是他的过人之处,老姜爱琢磨,并且擅长琢磨。

因此,有些对《邪不压正》的批评,则显得太过苛刻了些。首当其冲的便是电影的台词和节奏。有人说,姜文太不体恤观众的感受。他自己也承认,自己在一部电影中放置的内容是寻常电影的三到五倍。表现在《邪不压正》上,就是这部片子一共用3600个镜头、400个小时的素材剪出了一部2小时零7分的成片。姜文像有强迫症似的,非要尽可能多地“夹带私货”,非要把每一句台词打磨得不明不白又意味深长,而且节奏快得让观众来不及思考这句话里藏着什么深意。这种长达两个小时的“呼之欲出的暧昧”不能不让一部分观众看了大为光火,甚至感到自己被羞辱了一番。

但要是因为姜文不肯讨好观众而否定了他包这顿“饺子”的诚意,甚至尝都不肯尝,未免太過可惜。拍过《让子弹飞》的姜文,怎么会不懂观众喜欢看什么呢?又怎么会不懂怎么把一个故事讲到让观众觉得恰到好处呢?但他没这么做,因为对他来说,钱和盛名都不是最重要的。“出台和站街是两回事”,现在好好拍一个片子,观众回过头来,“会记得你原来对人尊重来着”。如今的观众看电影大都是目的导向,看完一场电影一旦觉得“有所得”,才认为这个电影称得上一部好片子。其实带着目的去寻求意义是对电影功能的误读,能给人带来生动的感官体验和直接的情感冲击当然很好,但要是说所有看完让人觉得不明不白、云里雾里的片子就是失败的作品,对不起兜里那几十块钱,未免太过武断。

作为“民国三部曲”的最后一部,姜文把《邪不压正》的背景设置在了81年前的现在:七七事变到鬼子进城中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29军撤了,北平城里卧虎藏龙,暗流涌动。姜文说,北平不比别处,它是一个有闲的社会,不急着忙着挣钱。在两个政权巨大的冲撞和交替当中,北平城里这些身份特异的人各凭本事,在搅动起历史尘烟的同时,也成为这里的见证人。《邪不压正》改编自张北海的小说《侠隐》,主人公李天然在亲眼目睹师傅全家被大师兄朱潜龙和日本军官根本一郎灭门之后死里逃生,在蓝青峰的安排下被亨德勒大夫收养,并送往美国学习,直到国内局势突变,李天然作为蓝青峰的一颗棋子被送回国内,也就此开始了他的复仇之路。故事的主线相当清楚,至于时下对主线之后各种暗藏玄机的解读,笔者则不去过多地解释。因为姜文电影里一贯的不胜枚举的象征和暗喻,解读他的电影也自然成了见仁见智的事,永远能带给观众无尽的遐想,这也是姜文的高明之处。

而真正引发笔者兴趣的,正是隐藏在这部片子后,姜文表现出的天真与怀疑。寻常情况下我们见到一个人,最先评判的是他是否聪明,聪明往往意味着经验丰富,因而一般看来聪明的人难以天真。姜文善于毫无破绽地展示他的聪明,不管是《让子弹飞》还是《鬼子来了》,甚至《一步之遥》,姜文都在淋漓尽致地呈现着他的老辣和独到,永远自信,永远不容置疑。冯小刚也说:“姜文最大的问题就是淤出来的聪明。”看他的电影就像跟他对话,如果说笔者在之前有幸领教了他的锋芒毕露和机智狡黠,在《邪不压正》里,笔者则看到了他难得的孩子气,以及惯常的锋利背后有所保留的犹疑。

孩子气在一个成熟的男人身上尤为珍贵,姜文的骨子里有一份属于小男孩的天真和倔强,这或许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姜文4岁入学,10岁就小学毕业了,即使因为搬家重读了一遍小学六年级,也比同班同学小两岁。早慧的姜文无疑是在用少男独特的视角来审视着身边的一切,自然这其中种种都变成了日后他电影中的意象。那种天真幻想被二次加工和赋予了意义之后,总是显得格外迷人。表现在《邪不压正》中,就是在屋檐上轻盈如燕地飞奔的李天然;就是旗袍包裹下成熟美艳的唐凤仪。

姜文的天真还表现在对这条故事主线的搭建上,世故老辣的姜文难得如此大费笔墨地讲述一个复仇故事。电影中的反派朱潜龙、亦正亦邪的蓝青峰都深谋远虑,志向远大;而主角李天然的目标则格外简单和热血:那就是复仇,替师父讨回公道。姜文自己说,这部电影也是为了拍给自己的儿子,拍一个他们喜欢的,不那么复杂的故事。因此,姜文在构建这部电影时也展现出了难得的小男孩气性:片名就是最好的证明。李天然无疑是男孩们向往的英雄形象——相貌堂堂、武艺高强、率性洒脱又目标专一。而李天然又或多或少能让年轻人找到一些共同点,即对于自身来源与信仰的彷徨、埋藏在心底的恐惧和懦弱,以及面临未来崭新天地的迷茫。

《圆桌派》里,窦文涛向姜文提问,电影有一天是否会没落乃至消失,姜文的回答耐人寻味:人类没有那么大的运气,一个人周遭的现实世界不可能总是称心如意,所以他要看点“非分”的东西。笔者认为,这也是姜文坚持拍电影的私心——满足自己的“非分之想”。《邪不压正》里,老北平的旧时风光或许是他温柔的梦境,李天然的复仇之路或许是他年少的理想。在李天然与根本决斗的那场戏中,李天然首先将自己从根本一郎家偷出的军刀物归原主,并且允许对方先拔刀三次,这是“君子”;当发现根本恼羞成怒打算开枪时,李天然也毫不犹豫借助外援,这是“小人”。这种“强者哲学”,应该也是姜文奉行的处世之道。

不同于简单热血的李天然,蓝青峰的老谋深算,则承载着更多怀疑。一个坐拥京城十二套大宅的人,不安于富贵享乐,为了一个单纯的信念密谋数年,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骨肉。然而走到最后,这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还是遭遇“穷途末路”,环顾四下,不禁涕泗横流。《邪不压正》有一段删减的戏份,描述了片末蓝青峰与从美国来的间谍组织的同伙的一段对话。蓝青峰说:“你知道这盘大棋我下了15年,每一步都走得万无一失,但是你告诉我,到底哪张牌打错了?否则,也不至于把牙都丢了。”扮演合谋者的凯文·史派西则一本正经地说:“既然是下棋,打哪张牌都对不了。”姜文擅长在严肃的氛围中,用揶揄和打趣的方式进行调侃和讽刺,而互动的对话相对于独白,则最能展现出导演的用意。正片还有一段颇有意思的连珠炮似的对白令人印象深刻,即蓝青峰与朱潜龙合谋成事,朱潜龙反问蓝,日本人靠不住谁能靠得住?接着蒋介石则作为一个“写日记的人”被两个人冷嘲热讽了一番——“正经人谁写日记啊?”“下贱!”

《邪不压正》里李天然成功复仇之后,火急火燎地将蓝青峰送到医院,而蓝青峰则在病床上认真对他说了一句看似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我是你爸爸,你得找个自己的儿子。”正片的片尾,李天然站在晴朗天空下的屋顶上,望着关巧红离去的背影不停呼唤,他能否找到“自己的儿子”呢?不得而知。姜文说,“邪不压正”的“邪”与“正”中,其实关乎个人选择,包含着一个人能否成为一个真正“自觉”的人,而姜文正是通过这一声声的呼唤来发问。其实年过半百又洞察世事人情,姜文实在可以故作高深卖弄一番糊弄过去,留给观众一个充满惊叹出乎意料的结局。而他偏不,这次他选择了不加遮掩,也不作回答。李天然在此刻的幼稚和犹豫成了很多人眼中的败笔,但姜文难得在此刻放弃了自恃的姿态,他把天真交给了观众,把怀疑留给了自己。有所暴露的姜文,因此显得更加真实可爱了。

猜你喜欢

潜龙青峰姜文
长腿鸟
姜文国:身残志坚 笑对人生
关东大火坑
神奇的平衡
当 我 们 一 起 走 过
姜文妻子周韵:刚柔并济“降服”混血继女
课间小游戏
无尽佛缘一青峰
潜龙师对解读契丹文字辽代国号的学术贡献
潜龙先生八秩寿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