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拓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探析

2018-12-10周璇

教师·下 2018年9期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策略

周璇

摘 要:高校是开展思想政治(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主阵地,党和国家更是将高校思政教育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予以重视。红色教育资源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有效内容和重要载体,对丰富高校思政教育的内涵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四川省的区域实际进行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助推高校思政教育的策略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红色教育资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策略

一、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对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1.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有利于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意识形态教育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和主要形式,同时也是薄弱环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多种政治、经济、文化相互涤荡,不断融合,意识形态多元化进一步加剧。与此同时,部分别有用心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企图通过意识形态的渗透来实现所谓的和平演变。高校学生作为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经济和文化形态充满好奇与向往,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念持有怀疑和否定态度。特别是处于信息网络时代的高校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和价值观念的影响,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容易被他人蛊惑与利用,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抹黑党和国家的形象,给高校的思政教育造成不良影响,对党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国家意识形态教育造成威胁。通过红色教育资源的挖掘和利用,能够给他们以内心的震撼和灵魂的洗礼,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认识到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性,从而树立政治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提高学生思政觉悟,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

2.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有利于弥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缺陷

高校的思政理论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这五门课程,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起到的作用毋庸置疑。然而,这些课程由于系统性、理论性强,内容有些枯燥乏味,容易让学生感到疲劳,难以激发学生兴趣。加之高校对该课程的考核远不如其他必修课程那么严格,学生只要考前根据老师画的重点进行强化记忆就可以轻松应考,甚至很多高校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学生更没有对其引起应有的重视。据调查,高校思政理论课的学生到课率是所有课程中最低的,不少学生因为对思政理论课不感兴趣而选择逃课、旷课等。将红色教育资源引入高校思政理论课,能够对干瘪的理论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同样可以是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而不是高高在上、“假大空”的。红色教育资源具有极强的时代感和地域感,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感受到革命精神和優良传统的感染和熏陶,弥补思政理论课的缺陷,使其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二、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推进高校思政教育的途径

四川工商学院立足四川红色教育资源丰富的优势,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思政教育新探索。

1.利用红色教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每一个中华儿女都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高校思政教育要注重将爱国主义教育作为重要内容,激发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四川在革命史上闪耀着红色的光芒,有众多的革命历史遗迹,比如华蓥山、川陕革命根据地博物馆、川军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红军血战剑门关遗址等,通过对这些革命遗址的观摩瞻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及丰富的抗战文化精神。这些红色文化资源对于四川本地高校学生而言,无疑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更能激起本地高校学生的情感共鸣。这些红色教育资源极具本地特色,具有贴近性,让生活在和平幸福年代的大学生能够透过历史的天空追忆往昔峥嵘岁月,激发内心的爱国情感。这比通过思政教材的空洞说教更具说服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的内容无疑是受学生欢迎的。因此,高校可以通过红色基地的学习考察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励学生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2.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坚持以革命文化为理想信念教育的基因。

理想信念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础工程,在漫长的革命时期,无数共产党人以坚定信念为民族解放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利用红色教育资源对高校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视角,透过一件件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历史故事,学习革命先驱的坚定理想信念。比如走进华蓥山旅游区,探访红岩精神发源地,让学生深入学习“红岩精神”——以邓小平、周恩来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在争取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培育形成的忠于革命、忠于党、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情操。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就要自觉抵制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侵蚀,学好知识、练好本领,坚定不移地以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为奋斗目标。

3.加强学生的艰苦奋斗教育

新时期,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迈上了更高的台阶。生长在新时代的大学生经济较为宽裕,生活比较幸福,与此同时,部分大学生产生了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思想,错误地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了,生活铺张浪费,不懂得节俭。实际上,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优良传统,在任何阶段都不会过时。高校思政教育要突出新时期的艰苦奋斗教育。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抗争史,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的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方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发展的宏伟成就。

在革命战争年代,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组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勇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又如乐西公路,是四川20多万民工于抗日战争最艰苦的1939至1940两年多的时间在乐山至西昌近500多公里战线上,用血肉筑成的壮美乐章。这些都展现了四川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这些都可以作为四川高校思政教育的内容。高校通过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革命遗迹等红色文化资源,学习革命先辈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们的艰苦奋斗精神,教育学生即使在经济条件良好的今天,依旧要学习传承先辈们的艰苦奋斗作风,发奋学习,将来发奋工作、努力进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应有力量。

三、结语

高校思政教育是高校教育教学的核心环节和关键任务,将红色教育资源引入高校思政教育,能够有效充实高校思政教育内容,弥补思政理论课的缺陷,对激发学生的思政学习兴趣、树立学生正确“三观”等具有十分突出的意义与作用。各高校可以根据地区实际,充分利用当地红色教育资源,为高校思政教育注入新鲜的源头活水。

参考文献:

[1]杨 虹.红色旅游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5.

[2]覃飞飞.论红色旅游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D].武汉:湖北大学,2013.

猜你喜欢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意义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