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国传统礼仪网络化教育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2018-12-10张子鹏

科技视界 2018年21期

张子鹏

【摘 要】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质,是传统文化中最为重要的内容,是社会文明的基础,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是对学生文明素养提升的关键,如尊老敬贤、仪尚适宜、礼貌待人、容仪有整等。网络化平台的教育是进行网络运行的实体,网络化平台不仅需要从网络角度知道运行状况,还需要从服务角度知道运行状况,并通过网络资源提供更为有效的服务。网络化平台教育手段对五年制高职学生思想教育和引导具有重大影响,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在网络化教育的基础上,加以对高职学生教育的改进与承传,对于修养良好个人素质,和谐人际关系,塑造文明和谐校园风气,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传统礼仪;高职学生教育;网络化平台

中图分类号: G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1-0158-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72

【Abstract】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 is the matrix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the foundat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the most direct and most comprehensive way of expression of social civilization,and the key to the promotion of students' civilized accomplishment,such as Zun Lao respecting the virtuous, being suitable,politeness to the people,and having a full capacity.The education of network platform is the entity of network operation.The network platform not only needs to know the running condition from the network angle,but also needs to know the running condition from the service point of view,and provides more effective service through the network resources.The educational means of network platform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of five year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and are important positions for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On the basis of network education,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and inherit the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good personal quality,harmonious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build a civilized and harmonious campus style,and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Key words】Chinese traditional etiquette;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Education;Network platform

中国传统礼仪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生活产生着深刻影响。做为一种传统的文化教育方式,中国传统礼仪对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影响深远,对社会文明建设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当前对五年制高職教育中国传统礼仪教育来说,着手构建积极的、正面的、良好的网络化平台中的“对话——学习——互动”平台就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需要。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身心特点决定了五年制高职学生教育管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学生教育工作是高职院校各项管理工作的最为重要的部分,是实施职业技能培育、素质教育等的有效途径,是学校各项教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通过智慧网络化环境搭建网络化教育平台,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创新教育示范网络平台基地,积极发挥网络动力引擎,加强校园传统礼仪教育建设和实践活动建设,通过“网络化平台”成就人、培育人的目的。

近年来,社会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各种传统礼仪文化教育形式蔚然成风,但很多仅限于形式上的模仿和刻板的单一教育模式。特别是在五年制高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对国家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在弘扬传统美德、文明、素养方面也不尽人意,传统礼仪文化在高职学校的学生教育中严重缺失。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曾经说过: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能一味钻进历史故纸堆,应强调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现阶段五年制高职教育对传统礼仪文化的弘扬,只是简单地、机械地经典文本诵读或者刻板说教,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重视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积极精神理念的传播,要以传统礼仪为本,以时代精神为辅,融会提炼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国学礼仪教材”,通过网络化平台教育引导学生从用新视角去理解、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我国传统礼仪文化在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日本、东南亚、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相对比较重视。但由于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发展不平衡,各国文化背景差异性很大。各国互联网发展速度、规模、水平和教育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水平不一样,也就影响了国外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礼仪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以,网络化平台对我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网络化背景的影响下,趋利避害,因势利导,开拓思路,既坚持传统有效的教育工作手段,又改变以往的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方法,提升教育空间,优化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传统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将中国传统礼仪教育最大限度与智慧校园网络化平台相融合,继而产生的积极影响。构建网络环境下中国传统礼仪的新模式和新方法,提高五年制高职教育工作实效,在现有的这个网络时代,我们有微信、公众号、订阅号等交流和表达手段,现如今超星泛雅网络平台又以其独有的特色和方式赢得学生的青睐。促进智慧校园中网络化教育工作的改善,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是做好五年制高职教育工作的前提。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差异也各不相同,但是礼仪文化对外传播的核心目的是以文化人、以文促情、以文建信。近几年,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传播,也显示出了外国人对中国传统礼仪的喜爱。传统礼仪文化的对外传播,不应是单向度的、灌输式的过程,而应是双向的、互动式的跨文化交流。

中国传统礼仪教育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实践育人为检验标准,重视教育实效性,通过实践活动把握学生的心理诉求,增强五年制高职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效性。网络化平台下,传统礼仪教育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式教育,要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局面,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和智慧校园优势,通过网络传播交互性的特征,进行立体式教育,培养多元化人才。我们需要重视对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知识的传播,引导学生从新视角、新手段去理解、传承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针对国家政策、职业院校学生教育模式,以及传统文化教育创新实践的特点,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通过智慧化、网络化平台在高职教育中开展中国传统礼仪教育,集中解決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国传统礼仪领域中长期存在的低效问题,充分利用网络化平台手段,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育工作实效,为真正落实传统文化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使我们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成为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受益者,引导学生传承弘扬中国传统礼仪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康文明成长。

在中国传统礼仪网络化平台下,重视和运用网络化平台,开创全方位、立体式的教育工作模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五年制高职教育中国传统礼仪网络化平台教育的积极影响。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网络化平台教育,力求丰富,创新性优,实践性强,与实际五年制高职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利用网络化平台教育手段对青年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在传统教育的理念下,要结合新形势,新方法,创新教育理念和手段,提高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拓展青年学生中国传统礼仪教育的渠道和空间。

中国传统礼仪独特的气度和神韵,是中华文明薪火相传的重要基石,是当代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精神力量。在五年制高职教育中,我们要创新方式方法,守护、凝练、传播好中国传统礼仪文化,让中国传统礼仪传下去。

【参考文献】

[1]蒙秋妍,贾宝莹.浅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与应用,科教文汇,2017.

[2]肖莎莎,浅析传统文化在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意义,才智,2016.

[3]张平,高等职业教育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现实意义分析,中国报业,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