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化传播视野下的日本抹茶文化

2018-12-10李薇

科技视界 2018年21期
关键词:吸收创造文化传播

【摘 要】中国和日本作为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就在政治、经济、宗教、艺术、文化等各个领域有著频繁的往来与交流。而中日间的茶文化交流,更可以说是两国历史交流历程中的一颗光彩夺目的明珠。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日本茶文化,本文从中日两国抹茶文化的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以传入日本的抹茶文化为例,探究日本文化表现出来的融合性和创新性的特点。

【关键词】抹茶;文化传播;吸收;创造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457(2018)21-010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1.047

0 引言

纳豆、花道、忍者等等,这些日本人引以为傲的诸多内容均享誉全球。而当探寻这些日本文化的源头时,会发现它们几乎都来自中国。

日本文化在古代时以近邻中国为中心,近现代时期又大量吸收欧美文明成果,经过反复取舍筛选,加上自己的打磨再创造而逐渐成型。但日本并未止步于塑造新型的渡来文化,而是又将日式文化再次传播至世界各国。其中之一便是实质上源于中国、但已经完美蜕变为日系文化的代表——抹茶。

1 抹茶的历史

1.1 中国抹茶史

在中国有关饮茶的最古老的文献记录是西汉宣帝神爵三年(公元前59年)王褒的《僮约》。这是一篇主奴契约,其中规定了奴仆服务的条款之一便是“烹茶尽具”,即煎煮茶叶并饮用。而把茶叶磨成粉末状,用开水冲泡,混合搅拌后饮用则是晋代成型的饮用方式。前者为煎茶法的起源,后者则是抹茶法的起源。

首先从抹茶的制作手法来看,六朝至唐代都有制作茶饼的习俗,即蒸煮茶水后烘干成饼状物,每逢使用时,用臼捣碎成粉末状即可。最初传入日本的便是此种方法。平安朝初期嵯峨天皇(公元809-823年在位)御笔亲书的“吟诗不厌捣香茗,乘兴偏宜听雅弹”的诗句中便可窥见一二。再来便是如研磨药材般、把茶饼磨成粉末状的工具“碾”的发明和使用。唐代陆羽在《茶经》中也曾提及此法。在平安朝的《和名类聚抄》中也有关于茶碾的记录,故此推断此法也曾被传播至日本。而时至宋代,出现了比茶饼更为精致的茶团,但研磨茶团时仍然需要使用到茶碾。

与此同时,用来磨碎茶叶的碾臼问世后被传到日本,至今仍普遍使用。抹茶的全盛时期一直持续到元朝。据明代的《万历野获编》所记载,明太祖灭元得天下,认为茶团制作费时费力,废团茶兴叶茶,从此散茶成了主流。于是,随着抹茶之风在日本日渐盛行的同时,与此相反,在中国则出现了独尊煎茶的改变。至承应三年(公元1654年),归日僧隐元将明朝煎茶法带回了日本后,才形成了与抹茶派分庭抗礼的煎茶一派。

1.2 日本的抹茶传播

茶首登日本的历史舞台是在奈良时代。成书于1422年的《公事根源》中有如下记载:“792年在季御读经的行茶仪式上,圣武天皇将茶赐予众僧。”据考证,此茶便是由遣唐使带回。

接着是平安时代的遣唐使时期。佛教徒最澄和空海于804年踏上了驶往大唐的使船。二人归国时给日本带回了最新的佛教理论和茶。当时史书《日本后记》中记载到,曾在唐朝留学的僧人永忠于815年向嵯峨天皇奉茶。而之后,随着嵯峨天皇的逝世,894年日本废止遣唐使制度,开始盛行国风文化,饮茶习惯逐渐淡薄,只限于宫中季御读经时用到。此后的文献中也鲜有关于茶的记叙。平安朝茶的制作手法是将茶叶蒸熟后捣碎、烘干,再用臼将其碾成粉末状。《茶经》出现后,粉末状制作法得到改变,采用研磨药材的工具进行加工。

再来便是镰仓时期。僧人荣西留学宋朝修习临济禅学的同时也搜集到了茶种。他充分学习和了解了茶的神奇功效后,回国便致力于茶的普及。

以上三个阶段均为日本的抹茶时代。

而第四阶段则是比抹茶更为盛行的煎茶时代。这起源于江户前期从中国福建省归国而来的隐元禅师的宣传。当时的明朝盛行在铁质炒锅中翻炒茶叶的嫩叶而制成煎茶,隐元便将它带回了日本。随后煎茶法在日本不断得到改进,发展出其他茶叶制法。1738年永谷宗园将茶叶的嫩芽蒸熟后揉捻并使之干燥,使茶叶具有清爽的味道和香气,成功制成上品的宇治煎茶,因而被奉为伸煎茶之祖。自此,煎茶文化逐渐被推广开来,时至今日已成为日本普通民众的日常品茶方式。

1.3 日本抹茶的产业发展

今日的抹茶已不局限于茶道文化中,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饮品和食品中。日本的茶道大师大多高寿,这是因为茶有提神醒脑和利尿等诸多功效。尤其是当饮用粉末状的抹茶时,能直接吸收包含于叶片内的各种营养成份。抹茶含有丰富的人体所必须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主要成分为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叶绿素、蛋白质、芳香物质、纤维素、维生素C、A、B1、B2、B3、B5、B6、E、K、H等,微量元素钾、钙、镁、铁、钠、锌、硒、氟等近30余种。近年来风靡日本的抹茶牛奶,口感甘甜,也适合儿童饮用。此外,抹茶也被广泛应用于如和果子、巧克力、冰淇淋等各类食品中。不单单是饮食业,日本的抹茶产业还涉及到如抹茶香皂、抹茶香波等的化妆品行业。作为日本的传统代表,抹茶正在被包括国人在内的世界各国民众熟知。

2 日本文化的吸收与创造

2.1 大化改新和隋唐文化的吸收

以于大化元年(645年)开始的大化改新为起点,日本更加积极地吸收着中国的制度、文化。日本以建立中央集权为核心的官僚制国家为目标,大陆文化中先进的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成为其文化输入的主要内容。

土地制度改革中,将大化改新之前的氏族土地私有制和“部民制”变成了公民公地制,依据班田收授法实行了租、庸、调、杂役、兵役等租税方式。因公民公地制,日本从奴隶社会蜕变成了律令制社会。在法律上,日本模仿唐朝的律令制度,先后颁布了《近江令》、《飞鸟净御原令》、《大宝律令》、《养老律令》等四部法令。根据中央集权的行政制度修订了官制和兵制,地方的各级行政组织也效仿唐朝编成了国、郡、里。饮食文化也在唐代传入日本,丰富了日本人的生活。唐式食品和料理手法来到日本后,唐果子等深受日本人喜爱。茶也是这个时期传入日本的。

2.2 明治维新和西洋文化的吸收

明治维新在形式上由德川氏还政于天皇政府,实质上则是封建制向资本制国家形式的转变。如此一来便构筑起近代日本的国家基础。此后,日本政府以西洋文明为目标,进行了如西洋教育制度的移植、近代科学的创立、近代产业和经济制度的移植、司法制度的改革、自由民权运动、德式宪法制度、生活方式的“文明开化”等一系列的改变。

2.3 二战战败和美国文化的吸收

改造了日本的根本性举措是源于民主主义宪法的制定。1964年由美国人起草的《日本国宪法》公布并实施。这部宪法规定“主权在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随着宪法的全面改革,旧的嫡长子继承的宗法制被废止,男女平等的民法新视角也引来了一系列的大规模改革。

日本自明治时代开始接触美国文化起,二战战败后被美军占领期间则大规模吸收美国文化。从学术视角来看,战后美国的“社会心理学”、“文化人类学”、“舆论调查”等学科被日本吸收,美式学风在日本盛行起来。日本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从哲学向社会学和心理学转变,文献主义向实证主义转变。美国文化通过教科书被传授给日本的青少年。好莱坞电影在日本各大影院上映,美式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给日本人的生活和观念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3 日本文化的融合性和创造性

日本文化绝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变迁也在发生着变化的。日本文化里既有古典的影子,也有现世的时尚。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其表面上似乎發生了巨大的改变,但内里却坚持了一贯的日本精神。如住宅样式从和式转变成了洋式,但也依旧保持了入室脱鞋的习惯。而古典元素和现代潮流并不是杂乱无章地组合在一起的。日本吸收了不同国家的文化长处,衍生出适用于自己的有益部分,并以此积蓄为基底,一直发展延续到今天。

如在教育方面,奈良和平安朝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均仿唐制,虽设立了大学寮,并将中国的儒家经典《孝经》、《论语》、《礼记》、《左传》等列为教材,却没有引入中国的科举制度。日本当时仍以身份世袭制来选拔和任命官吏。这与日本人最重要的精神原则“各按其所”不无关系。日本民族秉持着无论是国家还是个人,都要将自己放置在合适的位置来行动的原则。这样的原则支撑着日本的传统社会一路走来并诞生了阶级。老百姓将自生至死处于平民的位置,不允许通过科举制度逾越成贵族。天皇制和将军制、神道教等各个领域均以此身份制度为核心内容,都集结力量守护自己的势力范围,将各按其所的原则贯彻于整个日本社会结构中。

此外日本通过对汉字的改造,创作了自己的文字。即以汉字的草书为基础发明了平假名,以楷书为基础发明了片假名,接着改造了传自大陆的佛教,将日本的固有思想放入其中,糅合而成“现世佛教”。将取自中国的儒家思想的核心“仁”改造成以“忠”为中心的日本儒学,并服务于天皇制。

战后,日本导入了美国的企业管理训练方式、理事会制度、事业部制度、长期经营计划、统计制度、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职务培训制度和全方位品质管理制度等管理体系。但日本在导入这些美国经营体系的同时也保持日式传统的经营理念,注重集体主义和人情社会。

在吸收渡来文化的同时,日本并未机械地照搬,而是展示给世人强大的创造力,对渡来文化进行改造和融合,使之日本化。总之,日本文化具有融合特征,并可见其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平山崇.原味日本语——中国文化·日本文化快乐读解[M].安徽: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2]楊叡.中日文化比較論――風俗習慣から意識形成まで[J].高崎経済大学地域政策学会.2003,5(4):58-61.

[3]叶渭渠.日本文化通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4]李薇.中日茶史溯源及抹茶产业发展前景剖析[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吸收创造文化传播
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