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宜城崛起
2018-12-10姚成二
姚成二
2018年8月,安庆市政府官网上一篇《关于推动怀宁县整体划区的建议》,引起外界强烈关注。文章通过列举安徽省内各地市区划面积和GDP总量后得出结论:宜城板块面积在安徽全省处于倒数位置,宜城板块经济总量小、占比低,导致市域向心力不足、凝聚力不强。
区域经济的崛起,核心是中心城市的功能强大,成为辐射带动周边发展的增长极。对于安庆市来说,宜城板块是一个“龙头”。龙头能不能舞起来,对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至关重要。
站在再出发的关键时间节点上看,安庆市应抓住怎样的战略机遇,推开大宜城加速崛起的机会窗口?
“最好时机”
2015年12月,宁安高铁正式开通运营,这是安庆铁路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重大事件。但驶入高铁时代,只是安庆崛起的一个支点。
与缩短长三角时空距离相比,安庆还有两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更具有标志性意义。一个是2016年5月,《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颁布,安庆是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之一。另一个是2018年4月,安庆成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经济协调会成员。
安庆“入长”,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嵌入经济大动脉,融入长三角经济流。中国区域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上海财经大学区域研究中心主任张学良分析认为,“加入长三角协调会,可使地区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8.9%,且这种效应呈现出随时间推移逐渐增强的趋势。”更重要的是,由此而改变的是安庆在区域大格局中的定势。
首先,从区位的战略价值上来看。安庆位于苏鄂赣浙四省省会对角线的交汇点上,是长三角城市群的西大门和皖江城市带的龙尾,紧邻长江中游城市群,承东起西的战略地位越发凸显。同时,还位于皖鄂赣三省交界区,是区域板块的碰撞点和活跃的经济枢纽节点。特别是多条高铁的建设,将为安庆打破梯度转移和跟随发展的路径依赖,实现变道超车带来巨大机遇。
安庆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杨国才对《决策》分析说:“安庆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重要节点城市,随着合安九、武安杭、随麻安等多条高铁和高速建设,将重构安庆在长三角区域的空间坐标,融接东西的区位优势更加凸显,这是大宜城崛起的最好时机。”
这些高铁高速节点一旦打通,交通短板变长板,将为安庆打造服务皖西南、联通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物流中心提供强力支撑,集聚发展“枢纽经济”要素资源,成为推动安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其次,从衡量城市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城镇化率来看。2017年,安庆市城镇化率为48.6%,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差距也是潜力,城市化发展的普遍规律证明,当一个区域的城镇化率超过50%以后,中心城区发展会进入提速期。按照安庆市每年的城镇化增长率计算,将在2020年突破50%,安庆将迎来优化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区域经济版图的重要时机,进入城市发展的新阶段,从内生动力上提速中心城市建设。
这一趋势正好与安庆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契合。在长江经济带南京武汉之间的大片区域,目前还没有一座中心城市,这种区域布局上的空白,恰好为安庆提供了崛起的契机,安庆因而具备了成长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空间和可能。
“安庆这个点对安徽是最有利的一个区域,因为往西一直到武汉都没有与它竞争的城市,往东芜湖、马鞍山受南京都市圈极化效应影响大,南边九江跨江做大受省级行政壁垒掣肘,北边离合肥有一定距离,这个空间非常大。”安徽省经济研究院区域所所长徐振宇分析认为,安庆既可以吸收周边各个中心城市的辐射,同时又不会因距离某个中心城市太近而被完全覆盖,有条件形成相对独立的经济中心和经济圈。
特别是从安徽来看,安庆的发展更具有战略意义。在安徽省五大发展行动计划、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中,安庆都被赋予带动皖西南、辐射皖赣鄂的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任。在安徽省奋力崛起的大格局中,安庆处于第一方阵;在皖西南崛起中,安庆崛起起着决定性作用。
“更主要的还是城市竞争力,只要安庆城市经济做大到相当的规模和水平,城市核心竞争力增强了,重塑区域中心的地位就是可能的。”安庆市委党校副研究馆员储流杰分析认为,在安庆的追赶跨越中,宜城板块作为中心城区,要成为安庆崛起的“火车头”。
数据显示,2016年安庆市区GDP为456.89亿元,在全省16市市区中排名第11位,市區GDP占全市比重仅有29.84%,排名倒数第三。“宜城板块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不高,这是安庆未来发展的潜力和后发优势。”安庆市迎江区区委书记尹志军告诉《决策》,做大中心城区,能吸聚更多的人才资金技术,辐射带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就更加明显。
主打什么牌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不仅是中心城区经济总量、城区面积和人口数量的增加,更是城市形象的塑造和文化品位的提升。
在安庆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中,建设“文化名城、旅游胜地、宜居城市”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有着“千年古城、文化之邦、百年省会、戏剧之乡”之称的安庆,迫切需要把文化优势转换成区域竞争中的胜势。
“安庆是传统文化大市,但不是文化强市;只有文化事业,没有文化产业;是全国旅游城市,但旅游没有形成链条板块,多为碎片化,拎不起来、支撑不起来。”尹志军告诉《决策》。
2017年11月,一场历史遗存建筑“保卫战”在安庆悄然打响。一年内,全面拆除四牌楼街、国货街、倒扒狮街等980余处12000平方米违章建筑,恢复安庆人民路以南历史文化街区格局,历史文化融入城市发展,将成为展示安庆城市魅力的客厅和阳台。
“安庆应该重在挖掘个性与潜能,发挥不易为其他城市所模仿的特长,也就是安庆的核心竞争力。”储流杰分析认为。
如果说历史文化是大宜城崛起的核心竞争力,那么生态环境则是另一张“王牌”。为建设水清岸绿产业优的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安庆严守“1515”生态防线,所有化工企业全部“退城入园”,并大力实施“1湖9河”贯通工程,构建宜居生态系统。其中,东部新城将凭借优质的资源和先进的规划理念,正在改变城市新风向。
“与合肥、芜湖等城市的新区相比,安庆东部新城拥有无可比拟的‘背山面水自然资源禀赋,北望龙山,南观皖江,加之安庆城市建设的后发优势,可以说东部新城既是宜居宝地,也是发展乐土。”安庆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二所副主任工程师肖秋云分析说。
由东部新城扩大到宜城板塊,安庆市城乡规划局局长高峡告诉《决策》:“大宜城建设将依托优质的山水资源本底为基础,充分挖掘安庆雄厚的文化积淀,大力推进水系治理和城景交融,将城市建设于山水之间。”由此,生态与文化互生交融,催生宜城发展新格局。
放在安庆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竞争格局中看,作为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的重要一翼,安庆可以借势而进、顺势而起,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特色鲜明的文化旅游区域。杨国才分析认为:“合肥安庆黄山,依托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战略,打造一条世界级黄金文化旅游带,与合芜蚌科技创新带、皖江城市带构成‘金三角,支撑未来安徽的发展。”
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城市传统文化、历史街区、生态环境将会更加凸显价值和魅力。安庆主打“文化牌”和“生态牌”,传承历史文脉和城市肌理,将塑造安庆在长三角中的新形象,打造出安庆独树一帜的特色城市品牌。“从长远而言,安庆做好历史文化建设,将长三角后花园的生态品牌擦得更亮,可以让人慕名而来,流连忘返。”安庆市委党校副教授胡建国告诉《决策》。
“看得见水,望得见山,留住历史文化记忆”,这是大宜城的努力方向,更是大宜城崛起的应有之义。
聚焦“首位产业”
产业,是一座城市崛起的基础。逐梦大宜城崛起,产业是首要的基础和动力。
提起安庆产业,给人们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安庆石化。但从“十二五”开始,安庆正在打破“石化经济”的固有印象。“过去石化产业占工业增加值一半以上,现在大概是三分之一。”安庆市经信委党委副书记吴银根告诉《决策》。
改变源于安庆在首位产业上的谋篇布局。“高起点、早启动,以理念上的先人一步,实现发展上的高人一筹。”安庆市市长陈冰冰认为,“要集中要素资源,举全市之力做大做强首位产业,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具体到各区来说,经开区聚焦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高新区聚焦医工医药和化工新材料、迎江区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高端纺织、大观区聚集精细化工、宜秀区聚集食品加工,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对于这种首位产业的空间布局,专家分析认为:“以前,安庆产业空间布局不合理,遍地开花,各个区自己搞;现在聚集首位产业,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导向问题,差异化布局,发展‘几朵金花,形成各自的板块和特色,最后汇成一个整体。”
但一个市不可能样样强,产业发展需要处理好“首位与多元”“传统与新兴”的辩证关系,因此必须从安庆实际出发,抓住重点、明确主攻方向。
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在于高素质产业。“安庆化工新材料有一定基础和规模,要不断延伸产业链,在质量上提高。”在尹志军看来,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发展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不能抛开现有基础,另起炉灶。
新兴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赢得城市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所在。在聚焦首位产业的持续打造中,安庆突出发力以江淮新能源汽车、富士康赐福科技研发中心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孕育崛起新动能和后劲。过去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13.2%和11%,成为大宜城厚积薄发的产业基础。更深层次来说,这将为安庆嵌入长三角、全国乃至全球新兴产业链条打开机会窗口。
在现代经济中,产业集群发展既是区域竞争的优势所在,更是产业竞争的内在必然。但就安庆目前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除以石化为龙头的化工新材料产业具备一定的集聚效应外,其他首位产业聚集度仍然偏低。
“安庆要在一些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品和产业上,形成产业集聚,再拉动其他产业衍生。”徐振宇对《决策》分析说,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业成长性好、牵引力强,要加快培育核心企业,完善产业全链条,形成强大规模,推进集中集群发展。
与产业集聚相比,更高层次的提升是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安庆经开区加快实施体制机制改革,三期15平方公里“圆梦新区”基础设施实现“七通一平”,正扬帆起航;高新区创建国家级高新区通过初审,整合提升迈向3.0阶段。特别是筑梦新区的打造,是这一提升的代表。
2017年5月,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四新经济”为主攻方向、建设中西部地区创新发展示范区为目标,安徽省第一个“四新”经济集聚区筑梦新区破土而出,开园一年来入驻企业16家,集聚本科以上人才1000余人,正发展成为后发地区创新创业新高地,引领安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筑梦新区要把安庆所有人创新创业的激情点燃,把外地人到安庆来落地的热情点燃,这是筑梦新区真正的引擎所在。”筑梦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珏告诉《决策》。
安且庆之,此地宜城。从筑梦、逐梦到圆梦,大宜城崛起可以说是其势已成、其时已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