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精准扶贫的重要社会力量

2018-12-10陈宇瀚

人民论坛 2018年32期
关键词:社会实践精准扶贫大学生

陈宇瀚

【摘要】大学生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社会实践覆盖面广,可以作为“合力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助力精准扶贫的“三针对”“三优先”“三提高”模式,有助于大学生明确使命担当、提升综合素质、激发爱国情怀,是高校助力精准扶贫的新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社会实践 精准扶贫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精准扶贫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在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引下,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扶贫攻坚最后阶段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调研贵州时强调要“切实强化社会合力”来扶贫,而当代大学生正是实现精准扶贫任务的一股重要社会力量。

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群体生源地域分布覆盖面广。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或农村。一方面,广泛的生源地可以使大学生能够从不同的地方采集到精准扶贫的信息,尤其是一些好的做法或项目,并将其应用到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中。另一方面,农村的同学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投入精准扶贫工作中,依靠对当地建档立卡户的熟络和熟悉的环境便利,更易做好精准扶贫工作。

大学生群体的知识面宽、思维创新力强。大学生群体尤其是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专业知识逐渐形成体系,业务素养逐渐提高。深厚的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都是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必要前提。

大学生群体精力充沛、热情高。年轻的大学生群体有着充沛的体力、精力,良好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储备、远大的理想梦想、强烈的责任担当和归乡的情感诉求,这些都激励着大学生群体投入到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中,走进贫困地区、深入贫困家庭,用自己所学为精准扶贫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人力保障,服务社会,实现自我价值。

大学生社会实践有专业的教师团队作指导。大学生参与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工作并不是无本之木,他们依托高校,专业的教师团队是大学生的智囊团,高校细致的组织工作是大学生的保障,政府的政策支撑是大学生的后盾。

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的模式总结

面向建档立卡户的“三针对”。通过对贫困建档立卡户的调查,我们发现,河北省精准扶贫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原因:因病致贫、因缺技术致贫和因缺资金致贫。大学生助力精准扶贫的社会实践活动就是针对这三种不同原因的建档立卡户采取了不同的帮扶措施。首先,针对因病致贫的家庭,扶贫主力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最基本的方式是他们利用所学知识为贫困家庭的患者诊断,提供医疗救助和服务。同时,个别团队和个人也在社会实践中寻找到科研立项的课题,甚至为现有的科研课题发现了突破点。其次,针对因缺技术致贫的家庭,大学生主要进行技术培训和推广。河北大学李保国团队就是一个良好的例证,他们教会农民实用的技术,让大家依靠种植果树脱贫致富。对于因缺技术致贫的家庭,农林院校的农林、畜牧、食品加工等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针对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气候、土壤等现实条件为其提供全程技术指导,制定增产优产的具体方案,探索农牧产品加工转化的途径以实现原材料增值;产品推广和销售环节则由市场营销、广告策划、物流、互联网等相关专业学生跟进,并且教会贫困农户使用互联网、熟悉网上支付和收款,使其将农牧产品通过电商的形式销售出去。再次,针对因缺资金致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学生们一般先对这样的家庭进行全面评估,按照家庭成员、家庭环境、周边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寻找合适的项目。如果确需资金,大学生会通过众筹、小额贷款等方式,为贫困户寻求社会投资或政府政策支持。

面向建档立卡户大学生的“三优先”。河北省高校在读的建档立卡户大学生享受着政府政策的优惠:免学费、住宿费和教材费,国家设立励志奖学金和助学金,高校的临时资助等。除以上政策性补贴资助形式外,河北省高校对建档立卡户大学生还实行“三优先”原则,即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或介绍兼职,优先对助学项目立项,优先进行专业的知识技能培训。首先,优先安排勤工助学岗位或介绍兼职,让建档立卡户大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劳动或智力的付出增加家庭收入。其次,优先对建档立卡户大学生进行助学项目立项,让他们能够有更多锻炼提高的机会,培养贫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再次,高校根据学生的专业情况,优先对贫困学生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提升业务水平、提高综合能力。在“三优先”原则的作用下,让本身就是建档立卡户的大学生通过自身参与社会实践提高综合能力,与家庭其他成员一起面对困难、摆脱贫困。

高校组织保障的“三提高”。高校组织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小分队形式效果较为明显,分散进行的个人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团中央、团省委为社会实践搭建的信息平台对精准扶贫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调查发现,河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有较好的组织保障,主要体现在“三提高”,即小分队精准扶贫能力的不断提高,个人分散社会实践参与精准扶贫数量的不断提高,社会实践平台服务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信息共享度不断提高。首先,小分队精准扶贫能力不断提高。经统计,河北省2018年社会实践小分队服务于精准扶贫工作的有将近100支队伍。小分队的组成由原来单一专业逐渐过渡到现在多专业并进,专业性的帮扶更能精准发力助力脫贫。其次,个人分散社会实践参与精准扶贫的数量不断提高。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个人分散社会实践参与精准扶贫的占4.3%,2016年个人分散社会实践参与精准扶贫的占5.1%,2017年个人分散社会实践参与精准扶贫的占8%。从数据上看,三年来参与个人分散社会实践人数呈持续上升态势。今后仍然需要发动、倡导大学生助力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再次,社会实践平台服务于精准扶贫工作的信息共享度不断提高。目前社会实践的信息共享平台主要有团中央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官网、各级各类团学组织和政府机关的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网易新闻等,这些网络平台都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服务进行信息推送与报道。信息共享度的不断提高让更多服务精准扶贫的好经验、好做法得到推广,从而也进一步提升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质量。

大学生助力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通过社会实践走进贫困地区、深入基层环境,有助于推动大学生融入贫困人口中,更深入地了解河北省和国家贫困地区的现状,明确当代大学生的使命担当,形成勤奋学习增长本领的动力,激发爱国思想和家国情怀,培养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事业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国家精准扶贫工作为大学生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平台,能够促进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更早、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运用到生产实践中,完成知识和科研成果转化,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准确地了解社会经济发展对大学生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而调整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注意知识结构的补充完善、实践技能的培养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发展,从而更好地对接社会需求、形成竞争优势。

在当前精准扶贫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的形势下,挖掘大学生这股新生力量,充分调动他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和创新创造能力,基于他们对家乡贫困原因和贫困情况的深入了解,发挥其专业特长和群体优势,积极调动身边的同学、利用学校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扶贫活动,是高校助力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新思路,这对实现2020年全部脱贫奔小康的目标也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作者为廊坊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注:本文系河北省软科学研究及科普专项(项目编号:184576140D)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翁楚歆、曾振宁等:《精准扶贫视野下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效性研究》,《科技风》,2017年第5期。

责编/贾娜 周小梨(见习) 美编/李月敏

猜你喜欢

社会实践精准扶贫大学生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自我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结合“室内检测与控制技术”专业教育浅谈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暑期社会实践的探索与思考
医学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建立探析
“精准扶贫”视角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