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写新时代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新篇章
2018-12-10陈旭
陈旭
【摘要】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新形势下,清华大学要充分发挥“又红又专,全面发展”的优良育人传统;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充分發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努力培养出一批批肩负使命的时代新人。
【关键词】全国教育大会 立德树人 党的领导 【中图分类号】G521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开启新时代、迈上新征程的关键历史时刻,党中央召开全国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一系列方向性、根本性、全局性、战略性重大问题,形成了系统科学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为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全面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担当新时代高等教育重要历史使命
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认真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更好地统一思想、提高共识、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以“九个坚持”,高度概括了十八大以来党关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要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九个坚持”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鲜亮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底色。“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与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和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一脉相承,体现了教育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当代中国教育命题和热点难点问题的智慧破解。“九个坚持”科学回答了关系我国教育现代化的重大问题,是党对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发展好新时代教育事业的重要理论武器。
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的关键历史阶段,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深刻认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入体会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深刻意义,是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2017年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5.7%,意味着我国高等教育即将从大众化阶段进入普及化阶段,未来社会新增劳动力将主要由高校培养和输送。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将直接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必须面向未来、深化改革,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出一批批肩负使命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清华大学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致清华建校105周年贺信中提出的要求,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立德树人、坚持服务国家、坚持改革创新,广育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各类人才,深度参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努力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方面走在前列。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要求,全面推进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成为“旗帜”,做好“标杆”。
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要落实好这一根本任务,必须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的教育界都致力于培养社会发展、知识积累、文化传承、国家存续、制度运行所要求的人。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必然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怎样培养人”是贯穿教育全过程的关键问题。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把立德树人融入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各环节和各领域,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才干、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立场问题、方向问题。要站稳立场,不忘初心,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清华大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高素质、高层次、多样化、创造性的人才培养目标,致力于培养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使学生具备健全人格、宽厚基础、创新思维、全球视野和社会责任感,实现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学校始终坚持立德为先,秉持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育理念和培养模式,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学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强化“课程思政”,协同推进各类课程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坚持以党建为龙头全面推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以党建带团建、促班建,探索在非全日制研究生集体、社会实践支队建立党支部,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生培养过程中的思想引领作用。全面推行本科大类招生和大类培养,构建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专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健全的人格、强烈的好奇心、多方面的能力和文理兼备的知识结构。完善以博士生为主体的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体系,全面实行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加强博导队伍建设,推动跨学科培养和交流,改革学术评价标准,优化奖助体系,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全面提升博士生培养质量。以“项目制”扎实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主动响应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大批经济社会建设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又红又专,全面发展”是清华优良的育人传统。学校坚持构建完善体育、美育和劳动育人体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全频谱支持。重视体育的迁移价值和育人功能,倡导“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教育观,传承发扬“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优良传统,唱响“无体育、不清华”的新时代体育教育口号,开设丰富多样的体育课程,要求學生必修游泳课,开展校园马拉松、马约翰杯体育赛事等生动多彩的校园体育活动,塑造爱国爱校、热爱集体、刻苦拼搏、尊重规则、尊重对手等价值观念。重视学生艺术教育,开设高质量艺术教育课程,建设艺术博物馆、新清华学堂等一批高层次艺术教育场所,引进高水平艺术作品,提升美育环境,引导学生懂得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传播美。加强学生艺术团建设,原创话剧《马兰花开》成功巡演十三轮、六十余场,成为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功典范。坚持通过实践教育全面育人,按照“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培养理念,将实践教育落实在学生培养全过程之中,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劳动品格。开展形式多样的勤工助学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学生关心尊重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使学生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自觉做到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
推进学生创意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设“学生兴趣团队”“创+”“创客空间”“x-Lab”等各具特色的“三创”融合平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激发和培育学生的企业家精神、首创精神、团队精神,培养创新创业能力。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建立反映学生在校成长发展的第二成绩单。构建覆盖全体学生、适应不同个性化发展需求、匹配恰当资源的全频谱学生发展支持体系,强化资助育人,建设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发展、学习发展、心理发展、全球胜任力发展一体化咨询服务平台,针对不同发展需求和不同学生群体因材施教。围绕学校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国家发展战略,不断提升学生就业质量。引导学生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近年来,超过七成的毕业生选择到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就业;走向科技创新创业一线、“一带一路”沿线和国际组织舞台的毕业生也日益增加。
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做好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作
教师队伍建设是大学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建设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使教育者先受教育。
清华大学高度重视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设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推进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全覆盖,组织青年学术骨干交流学习班和青年教师马克思主义理论研讨班,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建立“青年教师领航工作室”,锤炼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切实抓好教师党建工作,开展党建标杆单位、标兵党支部和“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创建工作,注重在骨干教师中发展党员,建立校、院系两级党委委员与骨干教师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制度,引导优秀骨干教师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开展“弘扬爱国奉献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引导全校教职工立足本职岗位做贡献。学校坚持用“敬业报国、育人爱岗;务实求真、进取自强;克己奉公、团结协作;为人师表、仪态端庄”的32字“清华师德”教育引导全体教师。将政治立场、立德树人表现作为教师考评的基本要求,制定实施师德“一票否决”细则。坚持每年组织教书育人研讨会,每四年举行教育工作讨论会,通过全校大调研、大讨论,总结交流经验,凝聚教育共识。注重选拔树立先进典型,通过设立“清韵烛光”“良师益友”“优秀班主任”“新百年教学成就奖”等各类教书育人奖项,强化尊师重教的文化氛围,激励全体教师珍惜人民教师的无上光荣,执着于教书育人。
学校深化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提升业务能力,强化育人责任,提高育人水平。推进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构建以教师分系列管理、准聘长聘制度为核心的一整套教师队伍管理体系,推进职工队伍改革,着力提升职工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教师和职工共同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的全员育人合力。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设计了包含师德思政、教育教学、学术研究、组织领导力四大模块的全周期、全覆盖教师发展培训体系,帮助教师提高育人水平。鼓励高水平教师上讲台,鼓励长聘教授担任班主任,全面实施“开放交流时间”制度,倡导“有温度的教育”,为缩短师生距离、促进师生亲切交流创造条件、营造氛围。积极保障广大教职工民主权利,通过学校工会、教代会、工代会、党代会等多种渠道,促进教职工参与学校民主管理和监督。持续开拓校内外资源,努力提升教职工薪酬待遇,加强工作保障和生活服务,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热心从教。
坚持和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全面领导,练好办学治校基本功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高校党委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练好用好,才能确保将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
清华大学党委在学校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中,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切实做到把方向、管大局、定政策、抓班子、带队伍、保落实。坚持党管办学方向,学校党代会制定中长期发展战略,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学校不折不扣得到贯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梳理学校各项议事决策制度,综合改革和“双一流”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和书记共同担任组长,确保改革建设的方向正确、推进有力。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做到党政密切配合“不怕踩脚”,班子成员相互支持“不翻烙饼”,打造“不漏气的发动机”,把管党治党、办学治校责任扛起来落实到底。
学校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年”活动,重点实施“强基工程”“先锋工程”“领航工程”“领雁计划”“智慧工程”“保障工程”等六项工程,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完善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落实“一岗双责”,加强院系级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严格贯彻民主集中制,发扬密切联系群众好传统,健全联系基层制度,健全常态化的督导机制。定期开展党支部工作评议、党员民主评议,针对中央巡视指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虚化弱化问题切实整改。
学校坚决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方法,突出政治标准,坚持并完善干部“双肩挑”制度传统。强化作风建设,加强纪律建设,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肃执纪问责,实施校内巡察制度,确保中央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全国教育大会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勾画了蓝图、指明了方向。清华大学必将勇于担当历史使命,切实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奋斗精神和行胜于言、久久为功的扎实行动,深入推进学校综合改革,加快“双一流”建设,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不辜负党和人民的希望,努力走在前列、做好“标杆”,出成果、出人才、出示范,为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责编/孙垚 美编/李月敏
【延伸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节选)
习近平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推进教育改革,加快补齐教育短板,教育事业中国特色更加鲜明,教育现代化加速推进,教育方面人民群众获得感明显增强,我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加快提升,13亿多中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升。
习近平指出,在实践中,我们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这是我们对我国教育事业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来之不易,要始终坚持并不断丰富发展。
习近平强调,新时代新形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抓住机遇、超前布局,以更高远的历史站位、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对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总体部署和战略设计,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不断使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