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手机别忘健康

2018-12-10兰政文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短信细菌

兰政文

一份涉及3000多人的调查显示,每天手机开机长达24小时者高达60.99%,18小时者达19.74%,仅1.57%的人少于8小时:约40.33%的人走到哪儿都带着手机,甚至包括上厕所、洗澡:33.74%的人睡觉时把手机放在床头,简直到了如影随形的地步。

然而,当你尽情享受着手机的方便与惬意时,可知道它对你的健康也带来了某些隐患?

健康隐患清单

辐射致癌研究显示,使用手机时会有40%-60%的辐射量直接渗透到脑部一寸到一寸半的深度,且这种辐射会不停地在脑子里累积,有导致脑细胞癌变之虞(如脑胶质瘤)。儿童的颅骨厚度明显低于大人,对辐射的吸收率更高,危害更大。

传播病菌手机是各种致病微生物青睐之地,每平方厘米可积聚数万细菌,超过一个门把手、一只鞋,甚至一个卫生间马桶的细菌数量。菌种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前者是招惹肺炎等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罪魁,后者则是引起腹泻等肠道疾病的祸首。

伤害生殖器官女性频繁接触手机可导致月经不调,或伤及卵子而影响受孕;如果已进入孕期,可能给胎儿发育带来消极影响。对于男子危害更多,匈牙利研究人员发现,经常携带和使用手机的男性,其精子数目可减少30%以上,精子的活力也有所减低;常将手机装在裤兜里还可能诱发阳痿,引起不育与性障碍。

伤眼长时间待在室内盯看手机屏幕可引起近视,又称屏幕近视。还可诱发干眼症,当你紧盯屏幕时会减少眨眼次数,导致眼球表面泪液大量蒸发,甚至诱发炎症和感染。

诱发心理疾病无手机恐惧症表现为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要为手机充电,手机一直开机,甚至上厕所时都机不离手,波及人群已上升至66%,其中18-24岁人群最严重,77%的人离开手机几分钟就浑身难受,女性患者比男性多17%。另外,你可能经常误以为手机在震动或响铃,忍不住要掏出手机确认一下,说明你可能患上了“震动幻觉综合征”,又称“幽灵震动综合征”,是预期性焦虑症的结果。网络病则是智能手机带来的“现代版晕动症”,通常在与虚拟环境交互或者沉浸于虚拟环境中时产生,乃是患者眼睛与其平衡系统感知的运动发生不同步所致的,容易引发恶心、眼疲劳和晕眩等症状。

诱发电玩姿势病不少人用手机时脑袋及身体前倾,可导致脊柱颈部的神经受到挤压,出现头痛、脖颈僵硬、疲惫等不适感在所难免。

引起短信指经常频发短信,容易让拇指患上狭窄性腱鞘炎,又称“短信指”,表现为手指、手腕和前臂酸痛与痉挛。

干扰睡眠手机发出的光线可干扰人体睡眠的荷尔蒙——褪黑激素,使人出现入睡困难、易醒甚至噩梦等睡眠障碍。另外,有些人常在入睡后的两小时内给亲朋或同事发送短信,自己却全然不知,称为“睡眠短信症”或“梦游短信症”,与白天压力太大、处理事务太多有关。“睡眠短信症”不仅会导致人际交往尴尬,更可干扰睡眠质量,使你睡醒后依然感觉疲惫,进而累及工作效率。

健康用手机

防辐射手机辐射最强是在手机号码已经拨出但尚未接通时,其辐射量相当于待机状态的3倍左右。建议在手机接通的瞬间避免贴近耳朵;戴眼镜者取下金属框架的眼镜(金属眼镜框可导致电磁场明显增强);尽量不在车上打手机(大量的手机电磁波可在车内来回反射,加重伤害);使用耳机接听电话,既可减少手机辐射的伤害,还能减少手机与面部和口唇部位的接触,降低细菌与唾液的污染机会。当手机信号只有一格时,辐射较大,不要接通电话。

给手机开“单间”不少人习惯把手机与钱包、钥匙、钞票等物品放在一个裤袋中,很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最好把手机放在专用的手机套内,并与其他物品分开。切忌将手机挂在胸前、揣在裤兜或放在枕边。手机挂在胸前,会对心脏和内分泌系统产生不良影响;揣在裤兜里容易损伤睾丸、精子与卵子;放在枕边会伤脑,引起头痛、头昏、失眠、多梦、脱发甚至脑癌等恶果。

做好手机清洁养成良好的使用与保养习惯,尽量减少手机接触细菌和传播细菌的机会。如勤洗手;少在容易感染病菌的环境里使用手机,如医院、超市、商店、市场等人流量较大的场合;不将手机借给别人使用,以免交叉感染;给手机戴个套子,避免手機表面裸露在外;定期用干净抹布或纸巾清洁手机外壳,或用棉签蘸医用酒精擦洗键盘和屏幕。

限制使用时间不要用手机聊天;躺在床上玩手机别超过1小时;手机不用时尽量关闭,如果处于待机状态,尽量放在离身体远一点的地方。

保护好孩子不要给孩子过早买手机;3~7岁孩子玩手机每天应限制在半小时内,16岁以上青少年可放宽至2小时。

猜你喜欢

短信细菌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细菌大作战
细菌怪来了
道歉短信
细菌大作战
代发短信
细菌惹的祸
短信笑坛
“八一”节日短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