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燥如何防便秘

2018-12-10颜英杰

家庭医学·下半月 2018年9期
关键词:秋燥寒气润燥

颜英杰

最近,来门诊上看“便秘”的患者明显增多。笔者从江苏省中医院肛肠科史仁杰教授处了解到,秋燥引起的症状之一就是便秘,患者排便非常困难,严重者几天也难以排便。同时还会伴随有腹胀、口臭、肛裂、痔疮、排便带血,甚至出现汗出气短、头晕、心慌等一系列症状。对于老年人来講,便秘更是不可小觑,特别是平时患有高血压、高血脂、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严重便秘时可使血压急剧上升,极易导致意外,造成猝死等。

很多人形容便秘是个折磨人的“小妖精”,虽然不是复杂性疾病,但是对人们的生活质量影响极大。一旦出现便秘,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调理。

季节变化是主要原因

“多事之秋”的便秘主要和季节有关。进入秋季后,天气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加大,由于空气湿度降低,天气干燥,人体内水分的过度蒸发,而且肠胃功能相对变弱,肠道也会因受燥气损伤而变得干涩,许多便秘患者的病情开始加重;一些原本没有便秘的人,也容易在秋季感到大便干结难解。具体来说,秋季便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空气干燥:此时空气干燥,加之水分补充不及时,容易造成大肠湿润度不够,粪便干结后变硬,难以排出。

2.天气变冷:中医认为,寒气是导致便秘的直接原因。身体寒气过重,血液循环欠佳,大肠功能也会受到一定影响。

3.饮食过于精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餐桌上的食物日益丰富,但高蛋白、高脂肪类食物偏多,纤维含量高的食物偏少。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减少,就会使肠道蠕动缓慢,造成排便不畅。

便秘也分实虚

既然秋燥是秋季便秘的主要原因,因此治疗首先是润燥,通过药物和饮食祛除燥邪;其次是对证治疗便秘。

中医对于便秘的认识,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证便秘临床表现为大便干结、排便不畅、口干口臭、腹胀或痛、怕冷易汗等;虚证便秘则表现为大便困难,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乏力、四肢怕冷、头晕目眩、小腹喜热怕冷等。因此,建议大家在就诊时要尽量多告知医生自己平时便秘的症状,以利于医生辨证分型论治。一般来说,服用中药汤剂3~7天后,便秘的情况都会有明显好转。

做好预防保健很重要

1.常吃润燥食品:如百合、蜂蜜、银耳、胡萝卜、山药等。

2.调整饮食结构:主食不要太精过细,要注意多吃些粗粮和杂粮。因为粗粮、杂粮消化后残渣多,可以增加对肠道的刺激,利于大便排泄。另外,要多食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如韭菜、芹菜等。同时保证充足饮水,使肠道得到充足的水分,可利于肠内容物通过。

3.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对于还没有良好排便习惯者,建议每天早晨去厕所蹲5分钟左右,经过一段时日建立正常的排便习惯。

4.积极锻炼身体:散步、跑步、深呼吸、太极拳、转腰抬腿等,可使胃肠活动加强,食欲增加,提高排便动力,预防便秘。腹部按摩也可预防便秘,从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按摩,每天2~3次,每次10~20圈。

猜你喜欢

秋燥寒气润燥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爱眼有道系列之十 干眼者怎样度过秋燥难关
如何治愈梅长苏
去秋燥 吃啥喝啥很重要
养阴清肺汤治疗秋燥咳嗽22例
润燥通络针刺法治疗干燥综合征30例
重阳天高话秋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