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 上海交响传四方
2018-12-10王安潮
王安潮
改革开放以来的上海交响乐快速发展首先来自个性表达的执着率真,其次来自创新精神的执着钻研,结合国外前沿的创作技法与海派文化的视角融合,再次来自精微细腻的写法风格。这些都是交响乐宏大音响大厦构建的基础,精雕细琢,巧手绣花,从而展现出交响乐特有的海派雕梁画栋之感。
上海交响乐在中国乃至亚洲具有非凡的影响,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享有远东第一交响乐团的美誉。改革开放至今,上海在交响乐的学术探索与普及推广上始终立足潮头,令人感慨万千,心潮澎湃。
高起点开放观念下的创作勃发
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黄自的管弦乐序曲《怀旧》(1929)在美国耶鲁大学上演,后在上海又与他的《都市风光幻想曲》(1935)一起由梅帕器指挥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演出,录制成唱片。在解放战争期间,贺绿汀创作了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玛》,它们至今仍是舞台上的常演佳作。在新中国建立之初,丁善德创作了《新中国交响组曲》,所作的“新中国第一部交响曲”《长征交响曲》(1959-1961),为青年师生所示范,给上海市乃至同行树立了榜样,《梁祝》也是这一交响乐民族化思潮中的催生品之一。30年后,在1981年中国第一届交响乐作品评选中,上海交响乐再次令同行侧目,刘敦南1的鋼琴协奏曲《山林》(1979)、朱践耳的《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1980)、王西麟2的《云南音诗》(1964、1978)、张千一3的《北方森林》(1980)夺得六个优秀奖中的四个。
此次交响乐评比共有94部佳作参赛,是对新中国以来交响乐创作成绩全面汇总,“海派”的大量获奖,主要是由于作品技法新颖、风格独特,艺术性、创新性值得称道,如刘敦南《山林》是以民间音调为基础,并以其独创的音乐创作体系—“有调性的十二间聚集”而将中外技法整合,从而营造了充满诗意、富于幻想的意境,这部作品除了获得上述优秀奖的第一名外,还于1993年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刘先生其他作品如乐队组曲《幻想音诗》(1982)、合唱与乐队《中南海的明灯》(1979)、交响诗《挽歌》(1990)等,都是其作曲技法上新颖的尝试和探索的反映,其创作风格是在“海派”交响乐作曲家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施泳康于1957年获第六届世界青年联欢节交响乐比赛三等奖(铜质奖)的交响诗《黄鹤的故事》与刘先生的类似,注重管弦乐法的传统使其作品饱满大气、色彩绚丽,这反映在他的第一交响曲《东方的曙光》、圆号协奏曲《纪念》、小提琴与管弦乐队《幻想叙事曲》、大提琴与乐队《回忆》等交响乐作品中。
朱践耳在其留学苏联时就练就了精致、细腻的作曲技法风格,完成于莫斯科的管弦乐作品《节日序曲》(1959)及回国后的交响大合唱《英雄的诗篇》(1960,毛泽东诗词)是其构思精巧基础上的磅礴气势,并以其管弦乐法的丰富变化而展现出绚丽色彩,后者也因其优秀而被苏联国家广播电台作为永久性曲目录音收藏。改革开放后写就的弦乐合奏曲《怀念》(1978)和《交响幻想曲—纪念为真理而献身的勇士》(1980)是他开始尝试更为新颖写法的开始,以更为戏剧性的张力和深思性的责问而触及动乱年代题材的反思,从而以其悲悯的感人力量而引人关注,这是后者1981年获奖的艺术品质高所在。朱先生是在上海交响乐团、上海之春音乐节平台上快速成长的交响乐作曲家代表,如其交响组曲《黔岭素描》就是在第10届上海之春音乐会上由上海交响乐团首演而成名的,西南音调素材的《纳西一奇》(1987)、《天乐》(1989)亦然。朱践耳在花甲之年才开始其交响曲创作,从1986到1999年间创作的十部交响曲都获得了成功,每一作品的首演都产生了轰动性效应,大部分作品获奖,如:《第一交响曲》(1986-1987)获中国唱片公司“特别创作奖”(1992),《第二交响曲》(1987)获全国交响乐作品一等奖(1994),《第四交响曲》获瑞士“玛丽·何赛皇后”国际作曲比赛大奖(1990),《第六交响曲》获宝钢高雅艺术奖(1997),《第八交响曲》受邀赴日本横滨出席“亚洲现代音乐周”演出(2000),交响诗《百年沧桑》获香港回归音乐作品征集唯一金奖和第四届上海市文学艺术个人“优秀成果奖”(1997),他也由于上述成就而于2001年荣获首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于2002年出版了我国首部个人交响作品集《朱践耳交响曲集》。朱践耳的交响曲以民族审美为思想内涵,创新地融入西方现代音乐手法,兼容并蓄,探新创奇,每一作品中都在不断超越既往,如其受美国哈佛大学弗罗姆音乐基金会委约而作的《第十交响曲·江雪》(1997-1998)以古曲《梅花三弄》为素材而运用十二音技术加以中外“合一”,从而展现出独特的冷峻意境,以吟诵唱、古琴与交响乐队而展现出跌宕起伏的声韵,展现了柳宗元浩然正气和独立人格精神。朱践耳是上海交响乐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标志性人物。
王西麟以云南少数民族民间音调,予以交响化纵深意境的衍展,写成四个乐章风俗性交响套曲《云南音诗》,以“茶林春雨”“山寨路上”“夜歌”“火把节”的画面展现了色彩浓淡对比的场境。这种注重风格性与交响性融合而形成瑰丽音响的写法,是王西麟对抒情的悲剧性和史诗的交响性所做的个性化处理,长期浸润民间音乐,使他对民族历史和人类命运有着关切和思考,《第一交响曲》(1962)就有所显露。之后的交响组曲《太行山印象》(1982)、《交响音诗二首》(1985,包括《动》和《吟》)、《小提琴协奏曲》、《第三交响曲》(1989-1990)及四、五、六交响曲中体现了这种厚重中的精致,尊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创新。
张千一既注重民间音乐色彩又注意融会现代音乐技术的细腻灵性风格。他在改革开放后所探索的《大提琴协奏曲》、小型管弦乐《牧歌》、管弦乐《素描六首》等交响乐作品均获得了成功,《大提琴协奏曲》获全国第八届音乐作品比赛创作奖,早期乐队作品多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他也因此而受邀参加了香港“中国第一届当代作曲家作品音乐节”(1986)、“布拉格之春”音乐节(1987)、英国“现代中国作品音乐节”(1987)、“汉城音乐节”(1987)、“香港世界大学生夏令营音乐节”(1988)等国际音乐节活动,使他在《北方森林》获得大奖后仍能持续高速发展,与其精致的钻研精神密切相关。他的博士学位作品交响采风《香格里拉》及随后发展而成的《云南随想》(I、II),都是他深入民间的探索结晶。近年来,《英雄儿女》《我们的岁月》是他立足民族与军旅文化所做的真情探索。2011年上演的交响诗《英雄儿女》以诗化语言宏构了人们心中深藏的英雄赞歌。2013年上演的交响随想曲《我们的岁月》是为纪念总政歌舞团建团60周年而作,曲中饱含对团队特有的深厚、绵长的情味。作品以“记忆如歌”“青春舞步”“岁月交响”的慢-快-慢三章分别代表歌舞团的团队建制中的“歌队”(合唱、独唱队伍)、“舞队”“乐队”等三者的历史成就与技艺风采,以三个富有寓意而又构思精巧的主题分别贯穿发展而成,三部分既独立又以拼贴式结构相连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