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探析

2018-12-10汪少华

中国经贸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汪少华

【摘 要】在现代化企业管理中,全面预算作为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在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许多企业都已经或开始在企业内部推行,通过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上下一心,切切实实地为企业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益。但是在推行过程中,每个企业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企业集团管理层在战略目标制定过程、组织建设、评价和激励,以及对全面预算管理的认知和理解等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系统性的总结,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和策略,同时,也强调了企业集团搭建全面预算实施框架的重要性。

【关键词】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一项重要工具。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实现为目标,通过分析、组织和协调企业内外部的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对企业的经济活动和结果进行全面预测和筹划、过程管控、评价和反馈,从而不断指导改善企业经营管理能力,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全面管理活动。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企业集团的发展,不仅需要企业整体的战略目标,也少不了各经营战略目标和各职能战略目标,如何实现这些战略目标的达成,全面预算管理就是一种很好的管理手段。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

1.可以促进企业集团实现中长期战略发展目标

企业的战略规划目标,是企业最高决策层充分考虑了企业拥有的各项资源和自身能力,从而做出的指导和控制企业的行动纲领。它确定的不仅仅是企业现在已经拥有的,而且要考虑企业将来想要拥有什么,想要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者程度。而全面预算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是将企业战略目标系统化、流程化、具体化,它考虑的是要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和潜在资源,不断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2.指导企业各层级按照既定计划开展经营管理活动

全面预算是企业集团整体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也是各经营战略单位战略目标的具体化。企业集团整体战略分解后,各层级将按照分解后的目标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企业集团可以全面预算为工具,定期或不定期地监控和评价各层级的目标实现程度和经营状况,发现新的市场机会或者新的增长点,明确各层级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各项问题和风险,从而可以实时调整经营战略或修正预算,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

3.衡量职业经理人的经营管理能力,发现和培养人才

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经过层层分解后,可以分解到事业部、部门、业务小组,甚至到个人。企业集团可以在全面预算的执行过程中,可以通过对预算目標的达成情况,发现哪些事业部、哪些部门、哪些业务小组执行力强、业绩完成的好,并且可以进一步识别其使用的管理方法或手段,从而识别出有用的管理人才,建立人才库,促进公司人才战略的实现。

二、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系统的战略目标制定过程

部分企业领导依靠自身在公司中的强势地位或权威,根据自己掌握的信息资源和自身对行业的了解,直接决定预算目标,这种属于经验式制定的预算目标。这种方式制定出来的目标往往要么过高、要么过低,预算达成率亦是要么非常高、要么非常低;目标太高,执行层面苦不堪言;目标太低,执行层面皆大欢喜,而老板则苦不堪言。此外,在事业部管理模式下,有的企业集团高层喜欢和事业部领导直接协商决定,商定的结果作为事业部的预算目标。这种情况下,虽然双方都能够接受,但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和调研,失去了客观性和系统性。

2.缺乏有效的市场调研和自我识别

预算目标的确定,应当是经过市场调研和预测分析的基础上,不仅要考虑行业政策、行业环境以及上下游产业链状况等因素,而且要考虑自身的人、财、物等资源。由于不同企业的不同领导个体,风格不同,风险偏好不同,有人喜欢冒险,有人喜欢稳健,如果不经过充分调研和预测分析、不考虑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等实际情况,则制定出的预算目标就会偏离企业应有的发展轨道,就有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员工流失、财务危机等,也可能导致企业丧失机遇,错过超越竞争对手的机会。

3.公司组织架构不稳定,业务交叉现象严重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稳定的预算主体和主体责任人,才能使各预算主体在一个预算期间内有始有终地执行预算,才能有效地促使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达成。但是实际情况是,有些企业领导会经常找理由去变更业务单元的构成或者经营层的领导,不仅导致了预算责任主体发生了变化,也容易造成朝令夕改、员工无所适从的局面;而且,预算主体之间一旦有了交叉业务,互相之间就开始斤斤计较,仅仅重视自己的利益,忽略企业集团的利益,比如法人实体和事业部的关系,“一对多”或者“多对多”,经常因为业务交叉导致内耗过大,从而影响企业集团整体目标的达成。

4.企业管理层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片面认知

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全员参与,也就是说上至最高层、下到基层员工,都要参与进来;而且,公司的最高层领导必须要对全面预算管理有深刻的认识,才能指导各层级有效地贯彻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在实践中,有些领导不懂全面预算,更不懂如何管理,开口闭口谈到的预算也仅仅是部门预算、是财务部门的事,更有甚者,安排预算工作也是让一个没有全面预算工作经验和基层的财务人员去做;这种做法不仅不妥,而且也是无用功,也会严重打击到一个财务人员的积极性。

5.缺乏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

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好坏的直接体现。做的好就激励,做的不好就得接受惩罚。而现实中,有些企业全面预算工作推行的轰轰烈烈,不管遇到再多的困难,也会推行下去。但是到了年终的时候,做的好还是不好,却没有一纸评价,更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连续几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就变成了应付性的工作,仅仅是形式上的需要。

三、加强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的对策建议

1.战略目标的制定要经过系统地讨论

企业集团每年至少要举行一次战略研讨会,要经过至少三次充分的讨论和分析。第一次讨论,要找准企业自身定位,明确企业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要认真分析过去3年的经营历史数据,以及未来市场发展方向和市场容量,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确定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第二次要将整体战略目标进行合理分解,研讨各经营单位的能力和资源,评估各经营单位实力,制定经营层战略目标。第三次召集企业集团中高层管理干部及主要业务骨干和技术核心骨干,召开战略研讨发布会,使各层级人员认清形势,树立信心。

2.战略目标的制定要符合企业的自身情况

企业集团应进行充分的外部调研和内部调研,要认真剖析至少过去3年的成长性、盈利能力、现金流能力、技术能力、经营效率等重要指标,自我剖析过去3年的经营亮点和暗点;识别出企业现有的核心竞争力,所具备的工业制造能力、技术开发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做好政府政策分析、产品分析、客户资源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和产业链分析,可以使用SWO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模型”、波士顿矩阵等分析工具,详细分析所需要的能力和资源,找准企业在竞争环境中的定位,制定满足企业发展并且具备可行性的战略目标。

3.建立稳定的组织架构体系,做好利益均衡

企业的组织架构是企业组织资源、管控流程和开展业务的基础,它不仅是企业集团实现战略目标的需要,也是全面预算管理的对象。全面预算管理,要求建立稳定的组织架构体系,也就是预算主体要保持相对独立和稳定,尽量避免不同预算主體之间的业务重叠或者业务交叉现象。相对独立的预算主体,可以拥有相对独立的自主权,在资源分配时就可以避免资源分配不均,也可以减少大量的沟通内耗。最好是能在法人实体和预算主体之间,建立“一对一”或者“多对一”的关系, 这样才能最大地规避内部矛盾,有效平衡各预算主体之间的利益。

4.企业管理层应不断加强学习,要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精髓

企业管理层引领着公司的发展方向,是企业发展的指南针。企业既然要推行全面管理,就必须让全面预算管理的理念和概念深入到全员,企业高层也不例外。特别是技术型领导,当企业达到一定规模的时候,更应该放更多的精力在如何管理企业上,而不是技术研发上,因此,掌握更多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是企业高层必备的素质。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管理活动之一,而且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活动,企业高层应该掌握如何制定适合公司发展的战略目标,如何将战略目标通过全面预算分解到经营层级、部门层级等各个层级。要理解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和作用,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和方法;要能够搭建战略管理层、全面预算层、财务管理层三个层面的全面预算实施框架,掌握全面预算管理的内容,并能够建立有效地评价和激励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全面预算管理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战略服务。

5.建立有效的评价和激励制度

评价是否合理、激励是否到位,是全面预算管理的点睛之笔。一个企业集团是由业务类型或区域不同的业务单元所构成,每个业务单元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又不尽然相同,如果设置相同的评价指标和激励措施,一定会有失偏颇。所以一定要从企业集团的整体战略目标出发,认真分析和评估各预算主体的内外部环境和资源,通过对比历史数据、行业数据等,制定出适合预算主体的评价指标。为了保证整体战略的实现和满足企业集团各层级的利益诉求,可以将具体的评价指标值再设置成基本目标、挑战目标、极限目标等多层次的预算目标,再根据不同的目标值设置相对应的激励措施或方法,这样既能保证企业各层级的利益,又能提高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从而促使集团整体目标的达成。合理而有效的评价和激励“不患寡而患不均”,评价和激励做得好,员工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就会步伐一致,共同成长;如果做得不好,人心相背,失去斗志,人才就会流失,企业状况就会恶化。

综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之一,越来越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开始在公司内部推行,公司管理层越来越重视。它可以有效地把公司各层级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统一的资源和信息平台,帮助企业优化资源配置、规划战略目标,为公司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也可以帮助各层级实现收入增长、合理控制成本、做好过程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因此,全面预算管理不仅在宏观层面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而且在微观层面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董桂菊.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全国流通经济.2017(9):103-104.

[2]高坤.浅析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问题和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7(3): 155-155.

[3]李琨.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学术论坛.2017(6): 153-154.

猜你喜欢

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目标
浅析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资金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研究
浅析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