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投入产出表对交通运输业的研究报告

2018-12-10张令涛

中国经贸 2018年22期
关键词:交通运输

张令涛

【摘 要】本文利用国家已发布的投入产出表资料,运用统计核算理论方法,测算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和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研究运输产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运输;投入产出表;研究报告

交通运输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到基础性作用,随着“一带一路”和新旧动能转换等工作的推进,交通运输业与社会其他行业的联系越发紧密,测算交通运输对经济社会的贡献率和影响程度是理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基础工作。

一、投入产出表简介

投入产出分析是研究经济系统各个部门间投入与产出的经济数量方法,投入产出法的基本作用就是通过编制投入产出表和模型,计算各部门、各产业生产与分配使用、生产与消耗之间的平衡关系,揭示国民经济各部门、产业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

1.编制过程

编制投入产出表是一个系统工程,编制价值形态和实物形态投入产出表需要搜集大量的基础统计资料,除全面统计报表和重点调查外,编制投入产出表的其他资料通过搜集各部门资料解决或典型调查估计推算。

2.结构说明

共分为4个象限,左上为第一象限,反映部门之间的相互关联,是投入产出表核心部分。右上为第二象限,是第一象限在水平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产品(或者劳务)用于最终使用的情况。左下为第三象限,是第一象限在垂直方向的延伸,反映每个部门所“消耗”的最初投入的情况。第四象限反映再分配关系,一般为空。

二、投入产出表指标推算和分析

通过2012年度中国统计局发布的投入产出表,计算交通行业的增值系数、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等指标。

1.增值系数

增值系数=各部门增加值÷总增加值,交通运输业对GDP的直接贡献率为4.2%,排在42行业的第7位,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9.75%)、批发和零售(9.28%)、建筑(6.87%)增加值的比重分列前三位。

2.增加值占行业内部比例

交通运输的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48%),生产税净额(3%),固定资产折旧(22%),营业盈余(27%)分别排在42部门的第6位、第26位、第2位、第7位。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排在42部门前列的分别是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批发和零售、房地产、金融,总体上看,交通运输的运营成本比其他部门的平均水平要高,盈利水平相对要低。

3.直接消耗系数

是指每生产单位j产品需要消耗i产品的数量。用第一象限各个部门的中间投入除以该部门的总投入,能够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直接消耗系数越大,说明直接联系越紧密。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自身的直接消耗系数最高,为14.2%,位居第一,其次是公共管理、社会保障5.7%、租赁和商务服务5.1%、文化、体育和娱乐4.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与以上等部门存在显著的依存关系,其发展与这几个部门息息相关,而这3个都为服务业,说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与第三产业紧密相关。

4.完全消耗系数

是指每生产单位j种(部门)最终产品要直接、各种间接消耗(即完全消耗)i种(部门)产品的数量。结合直接消耗系数矩阵通过execl计算列昂惕夫逆矩阵再减一个单位阵可得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反应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的完全需求。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生产单位产品或服务,会消耗自身行业资源20.9%、租赁和商务服务11.6%、交通运输设备11.5%、非金属矿物制品11.4%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的生产消耗和社会各行业联系紧密,而工业的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的基础。

5.感应度系数

是指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部门需要为其他部门供给的产量,反映了该部门对各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受到的感应程度,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的行向分析,计算各部门生产单一最终产品所需本部门全部数量和社会最终产品平均需求系数之比。

全社会42个行业部门中感应度系数前三位的分别为化学产品(4.84)、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3.9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3.8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感应度系数1.86位列第七,说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感应度较高,所受到的感应程度大于社会平均感应程度,对其他部门的推动作用较大。

6.影响力系数

是指国民经济某一产品部门的最终产品增加一个单位时对国民经济各产品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和波及程度。通过完全消耗系数的列向分析,计算各部门生产单一最终产品所需要其他部门的数量和社会最终产品平均需求系数之比。

全社会42个行业部门中影响力系数前三位的分别为通信设备、计算机和其他电子设备(1.57)、电气机械和器材(1.5)、交通运输设备(1.4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感应度系数0.92,位列第26,说明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影响力较低,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影响程度小于社会平均影响程度,对社会生产的辐射能力也小于社会平均辐射能力。

三、系数推算在交通行业的工作应用

1.降低运营成本

交通运输的运营成本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制约行业持续发展。一是通过多种途径优化运输方式。支持无车承运人等“互联网+”新业态发展,促进物流资源合理配置,降低货车空驶率,提高运作效率。做好大数据挖掘分析应用,强化标准化建设,推进交通企业转型升级和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二是支持引导企业降本增效。支持企业围绕智能化、绿色化等方向进行技术升级改造,引导企业重视供应链管理和精细化管理,降低能源原材料采购成本。梳理企业提升内部管理、降低能耗和各项费用等方面的有效途径,引导企业对标挖潜、降本增效。

2.优化营商环境

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感应度系数高但影响力系数较低。一是提升行业服务支撑能力。改善民生水平,稳步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均等化,培育、发展定制公交、网约车、共享单车等新业态、新模式,做好公共出行服务保障。二是融合发展。增加综合运输层面统筹优化力度,加快道路运输业与旅游业、商贸等行业的融合,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产业智慧化、跨界融合化发展。

3. 结合新发展、新业态,深化行业内部改革

一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一带一路”为契机,深化行业结构性改革,拓展产业链、服务链、价值链,推动物流产业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加快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步伐,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交通等新业态的发展和新动能的培育。推进运输企业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发展,引導和鼓励客运企业对原融资经营车辆实施集约化改造。鼓励港口、铁路、机场以承运人身份成立道路货物运输企业。二是适度扩大总需求。扩大道路客运企业经营自主权,发展道路客运定制服务,探索实施客运企业作为公交场站建设主体,支持引导长途汽车站向城市公交换乘站和旅游集散中心转型。推进货运车辆的重型化、厢式化和专业化,鼓励发展集装箱、冷藏、集装罐等专用运输车辆,加快开发适合城市配送的专用运输车辆。三是培育推动新产业发展。推进出租汽车行业改革,完善网约车监管系统,建立平台公司和驾驶员信用记录,规范运营行为。用好交通服务信息资源,积极争取建立信息系统间交换共享机制,提升协同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统筹规划行业终端平台,利用交通APP,实现网上购票、网上预约等一站式服务。

猜你喜欢

交通运输
浅谈营改增对运输业的影响
挂靠模式下的劳动关系认定探析
浅谈高速公路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有效促进
循环经济视角下交通运输管理的优化策略探究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收筹划的影响研究
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情况汇报
试析铁路交通运输经济管理模式的优化
物流运输管理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新形势下交通运输行业干部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
公路交通运输节能降耗经济分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