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遇到了好时代

2018-12-10杨尚燕

雪莲 2018年11期
关键词:铁丝网麒麟西宁

杨尚燕

8月初的一天,天气晴好。按照约定的时间,我赶到了陈元魁老师家。走进陈老师家,满墙的书和字画在带给人美感的同时,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扑面而来,在阵阵茶香中,陈老师侃侃而谈。

陈老师是青海本地土生土长的作家。因自幼对文学的喜爱,他终身坚守着自己对文学的梦想,常年笔耕不辍,创作出了一批读者喜闻乐见、在青海文坛产生重大影响的作品。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周年,陈老师感触良多。他说:我们遇到了好时代,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给我这么好的际遇!给我的创作提供了更加丰富、广阔的素材。他从身边的一件小事,谈了自己的感受:以前去公园消闲,看到道路两旁挨着不曾修剪的榆树丛,总是拉着两道铁丝网,绑着铁丝网的木桩随意插在地里,歪斜着拉扯的铁丝网也是松松垮垮的,我当时就在想,如果道路边不是这又冷又硬的铁丝网,而是制作精致,刷着雪白油漆的木栅栏或者美观的金属护栏,鲜花和草木映衬出美观的护栏,色调和谐,效果肯定好。当时公园里道路两旁架设铁丝网的目的是防止游人践踏草地、攀折花木。可事实上,照样有人跨越铁丝网,躺在草地上嗑瓜子、打滚、喝老酒……甚至还有人在树枝上打秋千,如果把这“扎眼”的铁丝网拿掉,插上一面白漆木牌,就娟秀的美术字写上这样的劝告:小心,鲜美的花草易受损害……相信大多数崇尚文明的游人一定会遵照执行。以上只是我多年前的一点想法,我还把这种想法写成了一片短文《铁丝网》发表在刊物上,呼吁我们的公共场所的市民、管理者们能够提高素质,改进管理方法,变得风趣幽默一些,不再像铁丝网一样“龇牙咧嘴”……现在,西宁已经成功创建文明城市,市民素质很高,不用说咱们西宁市民们的“后花园”——人民公园有多美,就连以前默默无闻的滨河路,如今也是美丽如画,路面还铺上了塑胶,设立了自行车道,给人们健身提供方便,城市管理者们的意识已经大大超前了。我们赶上了好时代,真是幸福!

创作长篇小说《麒麟河》:充实的八年

陈老师每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每天早起写作两三个小时,写作之余,他喜欢散步,探访平民。老百姓的喜怒哀乐,蕴含丰沛的故事和人生感悟,从这中间又会获得许多的创作素材和灵感,这里有滋养文学最纯最真最甘美的乳汁。

谈到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最难忘的事,陈老师谈到了他在青海文坛有重大影响力的长篇小说《麒麟河》的创作。

《麒麟河》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以世居西宁城内的东方德一家和世居乡下的耿三锤一家为线索,以两家的亲戚关系为契合点,纵横交织叙述了两个家族的命运起伏,经历变迁。将普通人物的命运置于时代变迁的大背景下,在凸显社会环境对人物命运粗暴左右的同时,又着重描绘了人物心灵的质朴和高贵。《麒麟河》描写的这些城市里的平民和农村的平民们,在不经意中,经历了由解放前至改革开放前巨大的社会变革和生活观念的变化。

陈老师说,起初,我的文学创作动因十分模糊,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愿望。我跟着感觉走,陆陆续续把一些单薄的感想和思考记录下来,有些可以独立成篇的作为小说或散文投寄报刊发表,虽然其中有些篇章赢得了读者的好评,似乎可以证明我是个作家,但内心并没有知足。我只不过是凭借一些轻浅的兴致从一棵千年的古树上摘取一点新枝,做成一支柳笛,以一知半解的乐理吹出了几支聊以自慰的小曲,我推想着这棵古树的根系,在我目光难及的那个世界里会伸得多远,扎得多深。

轻的东西早晚会从这棵树的枝梢飘走,重的东西才会留下来深入它的根系。事实上,此前十几年的文学创作,是为我后来的长篇创作进行技术演练、思想淘洗和感情沉淀,虽然它是不自觉的。1997年,省作家协会开办长篇小说创作文学院,客观上给我机会和动力,把创作长篇的愿望转化为行动。我尝试着写出了第一卷。

说尝试,是因为我吃不准,惯使水果刀的双手能否把春秋大刀舞得像模像样。因为是尝试,没有什么压力,不抱什么奢望,我写得很顺手很轻松。拿别人的话来说:不是写出来的而是从心里流出来的。尔后又抱着试探的心理把第一卷的大部分章节投寄省内报刊发表,旨在从读者方面得到些反馈。没想到作品发表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关注,读者的反响令我振奋,增强了我继续写下去的信心。可以说,我的第一步没有走偏。从此,创作《麒麟河》不再是我一个人的事,没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麒麟河》,了解我的创作动态,询问创作进度;有那么一段日子,几乎每天有人要提起《麒麟河》。于我,这样的关注无疑是最有效的动力,最强劲的鞭策。作为回报,我必须给关注我和喜欢《麒麟河》的读者一个满意的交待。

1997年,为了肯定我创作《麒麟河》的宏愿和作品发表后的好势头,省作协推荐我参加全国中年作家创作座谈会。面对驰骋我国文坛的那些宿将和精英,我感受到的只有空前的压力。他们像山峰一样林立在我的周围,在他们前面,又林立着更峻拔伟岸的山峰。如果说此前我只想把《麒麟河》尽快写出来,那么开完中创会,我确立了这样一个信念:改革开放的时代给我这么好的际遇,我将倾我全部的精力和积累,花费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努力把《麒麟河》写好,再好一点!更好一点!

面对自己的挑战,我从容而又义无反顾地向我心目中的高度攀登,足足攀登了八年。

這八年,我充实,是因为八年来我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老老实实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八年,是社会空前大变革的阶段,我一如既往地珍惜生命,一如既往地热爱养育我的这片厚土,热爱与我同呼吸共命运的广大父老乡亲。专心致志为人们构建一座赖以寄托乡思乡情的精神庭院,我的心灵也因此找到了安妥的栖息地。

的确,每个生活在西宁的人,读起《麒麟河》来都会感到亲切:《麒麟河》以横贯西宁城的麒麟河(西宁古城的西护城河)为地理坐标,所描述的地点南起南关,北至香水园,西望麒麟河,东到大校场,故事情节里穿插着老青海婚丧嫁娶的民俗、民谣等地地道道属于青海自己的东西。

陈老师精心地勾勒了一幅青海版的“清明上河图”,把一些即将消失的民俗融入作品中,在读作品时你会时不时地停下来,跟着文章的叙述对照西宁的今昔。回忆那些承载着我们许多记忆,却早已消失的街景。让我们寻得一块可以容纳自己回忆与情绪的平台。

描绘新世纪的人生图景:《民生街》

改革开放带来的国家发展与社会变化,令人自豪与自信。改革开放40年来,国人的物质生活不断丰富,逐渐有了更高的追求。同样,《麒麟河》的成功,也带给了陈老师自信。《麒麟河》在刊物上连载的几年里,通过读者的传播,已经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出现了期盼《雪莲》快出刊,每期多载,甚至索要全稿的阅读需求。此后,这种需求日见扩大,对《麒麟河》的议论逐渐地多起来,有的读者还在书店里寻找成书。

既是鞭策又是鼓励,这再次鼓动起了陈老师创作的热情。特别是他敏锐地观察到,这些年来,改革开放取得的成果,已经明显地在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

“丰裕的物质保障,宽松的政治環境,使我生活的这个城市发生了令人鼓舞的变化。大部分人们的生活情状从本能的“寻求温饱”向自主意识觉醒的层面转化,被挤压、被冷冻、被封闭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抚慰、张扬和充实,人性也得到了承认和尊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生存前提下,人的自主意识觉醒,追求高质量、高水准的生活,尤其是精神生活就成了一种必然。这中间,最主要的是人们懂得了自己去把握生活、把握生存的权力,把握自己的命运而非‘听天由命。人们在吃好、喝好、穿好、玩好,尽情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确立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独立人格,追求和彰显做人的价值和意义。这是由物质文明带来的一次精神文明的升华和确立。是人类进步的一种体现,也是人类成熟的一种体现。但这种进步和成熟是在各种各样的矛盾中完成的。甚或是以丢弃美德,世风奢靡为代价。也就是说,人必须正视和解决自身与社会的矛盾,个性与社会规范的矛盾,人性与道德规范的矛盾,私欲与公德的矛盾。平衡和转化这些人本位与社会形态的矛盾,是一个长期的、隐密的、痛苦的过程,也是透析和解剖人性的过程。有了这一系列的感性认识,我的情绪骚动就成了明确的创作冲动,进而形成了创作《民生街》的意向,并把它作为《麒麟河》姊妹篇结构谋篇、设置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使这两部作品在艺术风格上保持统一,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上彼此印证和延伸,故事情节上有着大反差的对比。”在谈到《民生街》的创作时,陈老师这样说。

《民生街》的开头写到:西宁市里,民生街是条小街。昔年,民生街地处西南城角,城内几座叫得响的私家花园,花红柳绿地夹在街面与城墙之间,称得上城里一块幽雅净地。及后,砖包土城被时光淘澄进历史,西宁市日渐胖壮起来,壮壮阔阔地卧在河湟谷地……不起眼的民生街被三挤两挤成了城区心脏地带……

《民生街》的写作历时三年。作品主要以新千年初始为时代背景,以人民街这条步行商业街为典型环境,围绕世居民生街田氏家族三代人的喜怒哀乐,全景式描绘了高原古城普通百姓的生活,提示了精神与物质、美与丑等之间的哲学演变。

对文学的执著与坚守

从工厂调到报社工作、从《麒麟河》到《民生街》再到《花儿是心上的油》,陈老师的创作紧跟着时代。在和陈老师的长谈中,了解了他的一些个人经历:1963年应征入伍,1968年转业,先后在贵德县民贸公司、青海齿轮厂任营业员、统计员、保卫干事、工会宣传干事;1985年调入青海日报社任文艺部副刊编辑、主任编辑,青海省作协理事、青海江河源研究协会会员;200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2013年被聘任为青海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自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以来,无论身处何方、从事什么职业,陈老师心中始终坚守着自己对文学的梦想,手不释卷,笔耕不辍。书写建国前后40年西宁平民坎坷颠连生活的《麒麟河》,以及表现改革开放后西宁浮世景象的《民生街》之后,2014年10月,陈老师又有新作问世——展示河湟民众心灵世界旳《花儿是心上的油》,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至此,他苦心写作20余年,总字数近200万字的“河湟三部曲”系列终成完璧。

从《麒麟河》《民生街》到《花儿是心上的油》,陈元魁老师用文字让那些日渐消逝的民俗、景致封存成为另一种永恒,用一部又一部记录下西宁城近百年变迁的剪影,为读者书写了一部属于青海平民的故事。四百多万字中典藏着西宁渐渐被淡化,甚至被遗忘的民俗文化,他用辛劳书写和绵长的追思沉淀出西宁平民生活的醇厚与芬芳,表达了生活于斯的老百姓们在精神上的追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绘就了这一方土地绚丽而不失厚重的风情画卷。

猜你喜欢

铁丝网麒麟西宁
隔热的铁丝网
麒麟“破冰”
Dynamical signatures of the one-dimensional deconfined quantum critical point
对麒麟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铁丝网育苹果大苗一法
它就是麒麟
点点破案记(三)
——铁丝网丢失记
轻轻松松聊汉语——“中国夏都”西宁
青海西宁兰州格尔木往来更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