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分析*
2018-12-10张荣天
张荣天
(扬州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江苏扬州 225009)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关注农民持续增收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题中之意。农民收入水平是反映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提高农民综合收入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农民收入水平是自然环境、经济发展、人口状况、产业结构及政策机制等多要素综合作用结果,这些影响因素不同组合也就会造成了不同地域农民收入差异性[1],在当前我国重大转型新时代背景下,研究农民收入水平变化及空间分异特征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指导价值。纵观国内外关于农民收入相关研究进展: (1)研究内容逐渐丰富,主要包括农民收入水平测度及评价[2-3]、农民收入地域差异及时空格局[4-5]、农民收入分异影响因素[6-7]及促进农民增收对策建议[8-9]等方面; (2)研究尺度逐渐深化,不断从省域[10-11]、区域[12-13]大尺度研究向市域[14]、县域[15]等中微观尺度研究转向; (3)研究方法有所创新,从定性分析不断向定量研究深化,主要涉及到GIS分析模型[16]、面板数据模型[17]、VAR模型[18]、泰尔指数[19]、空间自回归模型(SAR)[20]等,表现出多学科研究方法交叉、融合态势; (4)研究需强化方面,一方面,研究方法上侧重在数理统计模型运用,缺乏从空间自相关视角对农民收入地区关联空间类型及演变探讨; 另一方面,研究内容偏重在农民收入区域差异及对策建议分析,而对农民收入时空分异驱动机制定量研究相对较薄弱。
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流域结合部,是我国经济发展、城镇化最快速的区域,农民收入水平相比全国而言较高,但也存在一定的地域差异。文章以长三角为案例地,空间范围包括上海、南京、扬州、镇江、泰州、南通、苏州、无锡、常州、杭州、绍兴、湖州、嘉兴、宁波、舟山、台州等16市[21]。首先,基于2000—2015年间16个城市统计数据,计算出长三角各城市的农民收入水平值; 其次,运用GIS-ESDA模型分析2000—2015年长三角市域尺度上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特征; 最后,利用Tobit回归模型,揭示出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的驱动机制,以期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及城乡统筹发展等提供有益理论参考与实践借鉴。
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1 研究方法
1.1.1 ESDA模型
通过Global Moran′s I、Local Moran′s I指数来分析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格局分异规律,其中全局Moran′s I指数是描述长三角农民收入总体关联格局特征,局部Gi*指数是描述长三角农民收入局部空间关联类型分异[22-23]。
(1)Global Moran′s I指数
(1)
(2)
式(1)中,Xi为区域i的观测值,Xj为区域j的观测值,Wij为空间权重矩阵。Global Moran′s I值越接近于1,表示农民收入空间上集聚分布越显著; 反之亦然。
(2)Local Moran′s I 指数
它是Global Moran′s I的分解形式,可用来度量区域i与其周边地区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特征,具体公式如下:
(3)
(3)空间变差函数
空间变差函数是一个关于数据点的半变异值与数据点间距离的函数,是描述区域化变量随机性和结构性特有手段[24]。假设Z(xi)和Z(xi+h)分别是Z(x)在空间位置xi和xi+h上的观测值(i=1, 2,…,N(h)),计算公式如下:
(4)
理论上,空间变差函数是一定滞后变量h的变差函数值γ(h)与该h对应图; 当γ(h)增大,其空间自相关则减弱。
1.1.2 Tobit回归模型
Tobit回归模型是因变量受到限制的一种回归模型,最早由James Tobin在1958年提出的,它是针对部分连续或部分离散分布的因变量提出的,是一种因变量受限的回归模型[25]。该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分析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具体公式如下:
(5)
式(5)中,Y*为截断因变量向量,Y为水平值向量;X为自变量向量;β为回归参数向量;u为误差项。
1.2 数据来源
文中数据取自《江苏省统计年鉴(2001—2016)》《浙江省统计年鉴(2001—2016)》《上海市统计年鉴(2001—2016)》,研究尺度为长三角16个市域,市域的空间边界来自《江苏省地图集(2015)》《浙江省地图集(2015)》《上海市地图集(2015)》政区图,扫描后在ArcGIS10.2软件中高精度配准并跟踪矢量化而获取。
2 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格局
2.1 长三角农民收入时序变化特征
依据2000—2015年长三角16个城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统计数据(图1),通过图1可知:总体上,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呈现出持续“上升”态势,均值从2000年的4 471元到2010年的1.138 9万元,这10年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表现出翻一番增长态势; 再到2015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达到了2.019 6万元,实现了再翻一番的目标; 近16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翻了两番多,增幅达到了350%,年均增幅为22%左右。从2000—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对比来看,农民收入水平较高的城市有上海([5 565元, 2.320 5万元])、苏州([5 796元, 2.558 0万元])、杭州([5 250元, 2.571 9万元])、绍兴([5 250元, 2.564 8万元])、宁波([5 308元, 2.646 9万元]),而2000—2015年间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城市有扬州([3 690元, 1.661 9万元])、泰州([4 191元, 1.921 4万元])、南通([3 926元, 1.726 7万元])、台州([3 700元, 2.122 5万元]),可见2000年以来长三角农民收入存在显著“地域”分异。
图1 2000—2015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变化图
前面重点分析了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数量上变化特征,而农民收入结构及变化如何?因此,需进一步解析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结构变化特征(表1)。通过表1可知: (1)2000—2015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在长三角农民收入中占据重要位置,但近年来呈现出正在逐渐“下降”趋势,从2000年34.46%持续下降到2015年19.59%; (2)工资性收入已成为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从2000年59.45%上升到2015年63.69%,总体上2000年以来工资性收入占据比重超过了50%,工资性收入是长三角农民收入结构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3)财产和转移性收入在长三角农民收入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小,但也呈现出一定提高趋势,从2000年的6.09%增加到2015年的16.72%,上升达到了10个百分点。通过将农民收入划分为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以及财产和转移性收入三大部分,有效分析了2000年以来长三角农民收入结构演化规律。
表1 2000—2015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结构变动
图2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Global Moran′s I指数
2.2 长三角农民收入空间分异格局
2.2.1 农民收入总体关联格局
农民收入作为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次生”表现,必然与周围地区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如何科学揭示2000—2015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空间上关联格局总体特征?鉴于此,该研究主要通过ESDA模型空间自相关展开初步地探讨。首先,计算出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Global Moran′s I指数, 2000—2015各年份Global Moran′s I值均大于0,表明研究期间长三角农民收入呈现正的“集聚式”空间关联格局; 同时,自2000年来,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Global Moran′s I指数表现持续提升态势,具体数值上从2000年的0.354 3提升到2015年的0.428 5,近16年间提升了21%,Global Moran′s I数值上升表明了研究期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空间集聚态势增强(图2)。
2.2.2 农民收入集聚格局演化
Global Moran′s I值仅从全局上分析了长三角农民收入空间关联特征,还需继续揭示研究期间农民收入局部集聚类型及演化态势。该研究选用Local Moran′s I来分析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局部集聚规律。基于GeaDA095分析软件,以农民收入作为横坐标,农民收入空间滞后值作为纵坐标,绘制出长三角农民收入的象限分布图,每一个象限分别对着不同的局部空间关联类型: (1)“H-H”空间关联类型,区域自身和周边地农民收入水平均较高; (2)“H-L”空间关联类型,区域自身农民收入水平高,而周边区域低; (3)“L-L”空间关联类型,区域自身和周边区域农民收入水平均低; (4)“L-H”空间关联类型,区域自身农民收入水平低,而周边地区较高。基于ArcGIS10.2软件,绘制LISA空间集聚图来描述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局部空间关联格局演化规律(图3所示)。
图3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局部集聚类型演变
通过图3可知: (1)“H-H”空间关联类型: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H-H关联类型主要分布在苏、锡、沪三市,且2010年以后开始杭州、嘉兴等城市演化成为H-H型,形成一个类似“L”型分布格局; 苏锡沪作为长三角地区最大的“优势板块”,经济发展水平处在最高位,区域农村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农民综合收入也相对较高。(2)“H-L”空间关联类型: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H-L空间关联区主要集中在江苏的南京、常州及浙江的宁波、湖州等城市,其中2010年后镇江也演化成为H-L类型; 这一类型城市数量最多,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民收入也呈现持续地提升态势。(3)“L-H”空间关联类型: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L-H关联区主要包括浙江的台州、舟山等地,农民收入L-H关联类型集聚分布在空间上保持相对稳定,仅镇江市演化为H-L型; 这一区域相对前面两种类型,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城乡产业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农民收入增收存在一定制约。(4)“L-L”空间关联类型: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L-L关联类型空间上主要集聚在苏中地区的扬州、泰州及南通,到2015年南通演化为L-H型,与其地域相邻的上海、苏锡常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差距有“放大”态势。通过局域Moran′s I指数分析,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局部空间集聚格局未发生较大变动,保持相对稳定。
2.2.3 农民收入异质格局演化
前面对长三角农民收入全局和局部空间关联及集聚态势展开分析,但从微观方向尺度上揭示长三角农民收入异质性格局研究缺乏。鉴于此,该研究运用空间变差函数对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空间异质性展开研究,选取不同模型对半变异函数进行模拟,形成变异函数的拟合结果图(表2)。基于2000—2015年4个时间断面的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农民收入水平值,将其作为属性数据赋予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几何中心点,采样步长为50km,对样点数据采用高斯、对数及指数不同模型进行计算拟合,选择拟合效果最好模型,然后对其进行Kriging插值,从而生成2000—2015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空间3D模拟图(图4所示)。
表2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变差拟合模型参数
图4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空间变差函数演化
通过表2、图4可知: (1)从拟合参数来看,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的基台值C0+C显著增大,从2000年的0.0421上升到2015年的0.082 4,近16年间上升了0.040 3; 但研究期间,块金系数C0/(C0+C)却呈现出“下降”趋势,从2000年的0.836 1下降到2015年的0.480 5; 另外, 2000—2015年间最佳拟合模型的R2数值不断提升,从2000年的0.882 0到2015年的0.926 0,表明了研究期间长三角农民收入关联格局由空间自相关因子引起的时空分异在显著。(2)从3D拟合图来看,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的南—北、东北—西南方向分布的均质性较好,空间差异较小; 反之亦然。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东南—西北方向呈现出“峰型”分布结构,峰顶为苏锡沪农民收入高值的空间集聚区,而其周边则是农民收入较低的苏中、浙西南等地的城市。
3 长三角农民收入分异驱动机制
理论上,农民收入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众多,并且农民收入分异是在多重影响因素综合驱动作用下的结果。其中,城镇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政策扶持等是影响研究期间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的重要驱动因素。鉴于此,该研究采用Tobit回归模型科学揭示各影响因素与长三角农民收入分异间的内在关系,分析2002—2015年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分异的驱动机制。选取城镇化率(X1)、每百个劳动人员初中以上学历(X2)、一产就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比重(X3)、二三产值所占比重(X4)、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X5)、农业财政支出(X6)、农业机械总动力(X7)等分析指标作为Tobit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解释变量,农民收入水平(Y)作为Tobit线性回归模型中的被解释变量,基于Eviews 6.0软件建立面板分析数据模型,选取极大似然法对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时空分异影响因素进行Tobit数学模型定量回归分析(表3)。
表3 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分异影响因素Tobit回归分析
通过表3可知:4个年份的Tobit模型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855、0.878、0.895、0.902,表明了长三角农民收入各影响因子变量(X1、X2、X3、X4、X5、X6、X7)与被解释变量(Y)之间表现出十分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 另外,城镇化率(X1)、二三产值所占比重(X4)、每百个劳动人员初中以上学历(X2)及一产就业人员占乡村就业人员比重(X3)等分别在1%、5%上表现显著,说明了城镇化、产业结构及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影响程度最凸显; 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额(X5)、农业财政支出(X6)、农业机械总动力(X7)在10%水平显著,说明农业政策、农业科技进步等对农民收入也具有十分显著的正向促进效应。因此可以看出,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时空分异主要受到城镇化、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政策等影响因素综合驱动。
(1)城镇化驱动。城镇化发展一方面能够创造更多非农产业和非农就业岗位,将大量农村剩余青壮年劳动力转移出来,可以增加转移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目前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非农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另一方面,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就业,可有助于缓解了农村“人—地”关系矛盾,促进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流转,提升农地经营的规模效应,也有助于促进农民的持续增收。因此,研究期间长三角各城市城镇化发展速度及质量差异导致了农民收入分异格局产生。
(2)人力资本驱动。西奥多.W.舒尔茨围绕农民增收问题最先提出了“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对农民收入影响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素质对农民收入产生影响。一般而言,农村地区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是导致当前农民收入增长困境的根本性原因,农民受教育程度水平越高,其增加非农收入能力也就越高,文化教育程度差异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农民的市场就业适应及应变等能力。因此,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各城市间人力资本差别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分异的重要驱动力。
(3)产业结构驱动。农业经济发展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效应,但随着一产中剩余劳动力逐渐转向二、三产业中转移,从事非农产业已日益成为农民增收最重要途径。在城镇化及工业化快速发展背景下,工业企业发展安置了大量从农村转移出来的青壮年剩余劳动力; 同时,城市第三产业发展(尤其是服务业),也为农村转移出来的剰余劳动力提供了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因此, 2000—2015年间长三角各城市产业结构差异也是影响农民收入分异格局不断置换的驱动力。
(4)农业科技进步驱动。农业技术进步是影响农民增收重要因素,农业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农业各种要素的生产率,增加农产品产量,促使农业与不同产业间融合,形成具有较高需求弹性的“新”业态; 另一方面,农业科技进步可促使农业生产不断向集约化方向转型,使得一部分劳动力从中释放出来,转移从事城市非农产业工作,从而增加农民综合收入。因此, 2000—2015年长三角各城市农业科技进步水平差异影响着农民收入时空分异。
(5)农业政策驱动。政府农业政策反映当地政府对农业发展的基本导向,是地区农民收入分异产生及演化的重要推手。政府农业扶持政策主要通过两方面来影响农民增收:一是农业政策中生产、建设等支农部分可直接作用于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通过农业生产方式改进及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从而来增加农民收入; 二是农业政策扶持可促使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产生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中就业,从而获得更多工资性收入。因此,农业政策扶持差别也是造成研究期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格局分异主要驱动。
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农民收入时空分异及演化是在城镇化、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政策等多个驱动力内在综合作用之下发生的; 其中,城镇化发展有助于创造更多非农就业岗位,以及促进农地资源规模化经营; 人力资本主要是决定着转移进城农民的市场就业适应、应变等能力,是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内生因素; 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城市二、三产业发展,日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最为重要的途径; 农业科技进步可以促进农业新业态产生及发展,推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 政府政策是影响区域农民收入的“有形”之手,特别是政府农业扶持政策出台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正面积极效应。
4 结论与建议
该研究以我国长三角为案例地,基于GIS-ESDA模型分析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格局及演化特征; 并利用Tobit线性回归模型,定量揭示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的驱动机制。得出了以下基本结论:(1)2000—2015年长三角农民收入水平表现出上升态势,工资性收入是长三角农民收入结构中最重要组成部分; (2)长三角农民收入全局上呈现出“集聚式”空间自相关格局,局部农民收入H-H关联区分布在苏锡沪地区,L-L关联区分布在苏中地区扬泰; 另外,研究期间长三角农民收入空间关联格局自组织性越来越强,东南—西北方向上农民收入呈现“峰型”结构。(3)2000—2015年间长三角农民收入分异主要受城镇化、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农业科技进步及农业政策综合驱动。
基于长三角农民收入时空分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提出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加快农村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土地流转置换,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通过提升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规模化及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 大力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2)推进区域特色小镇建设。因地制宜地培育及发展具有竞争优势的特色小镇,大力培育特色小镇主导产业,加快推进产业融合、产业集聚及产业创新,通过培育镇域经济综合实力,改善镇域生产、生活等环境,引导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3)提高农民职业技能。政府应大力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加大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整体提升农民就业技能与综合素质,扩大农民转移进城就业面。(4)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户籍制度,放宽农民工的落户条件,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取消户籍制度的福利; 要建立农村土地进入市场的交易平台,健全农村土地、宅基地等不动产的抵押贷款制度,使农民的土地能够自由进入市场交易; 要加快建立统一、公平、公正的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