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2018-12-10安徽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演绎法杂交遗传

安徽

传统教学中,很多老师比较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时,教师往往偏向于杂交实验本身的教学,突出遗传规律的获得,而忽视了“假说-演绎法”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对“假说-演绎法”的认识入手,同时针对课堂教学中如何应用“假说-演绎法”进行了探讨。

一、对“假说-演绎法”的认识

1. “假说-演绎法”的定义

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以后,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则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证明假说是错误的。

2. “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

“假说-演绎法”的一般过程: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二、“假说-演绎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1. “假说-演绎法”在经典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提到“假说-演绎法”,师生们首先想到的是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学习了“假说-演绎法”。同样,如果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孟德尔的实验,会使学生对整个实验的思路、操作步骤和实验结论更加清晰,如表1所示。

表1

续表

除了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可以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外,教材里的很多经典实验,如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DNA的半保留复制实验,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以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可以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

2. “假说-演绎法”在遗传题分析中的应用

遗传题在高考中占很大比重,而其类型有较大差异,呈现的形式也灵活多变,且提供的信息较为隐晦,学生往往不知所措,思维混乱,得分甚微。实际上,解决遗传题的思路无非是“假设→推断→结果→结论”,实质上是“假说-演绎”的过程。因此,只要掌握了“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方法,这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1】如图1为一个家族中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情况,若3号个体为纯合子的概率是1/2,则该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 ( )

图1

A.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B.伴Y染色体遗传

C.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析】对该遗传图解的分析,首先,可以从图1中判断出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致病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无法判断。若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答案就显而易见了,如表2所示。

表2

【答案】C

3. “假说-演绎法”在实验类试题分析中的应用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生物试题来看,实验试题是考查的重点题型之一,同时也是考生易失分的题型之一。这是因为实验试题思维量大,信息和情境新颖,设问角度多样,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在分析此类试题时,如果教师平时训练引导学生利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会使学生在分析试题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在答题时科学严谨,规范准确。下面以一道高考题为例来分析一下此方法在实验类试题中的应用。

【例2】(2018年,全国卷Ⅰ,第4题)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殖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其中甲组未加药物),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2所示。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 )

图2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分析】从题干可知两种药物的作用,并可预测实验结果,结合图2分析每组实验分别进行了何种处理。笔者尝试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分析时把每个选项作为一个假说,然后进行演绎推理分析,如果推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或者实验给予的条件相矛盾,那么该假说错误,即该选项错误,分析过程如表3所示。

表3

续表

【答案】D

三、在教学中应用“假说-演绎法”要注意的问题

1. 注意引领学生自我生成“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式

“假说-演绎法”的过程不能用灌输、“填鸭”等教育方式,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觉认同。不能直接地告诉学生应该如何想,如何做,更不能主观地认为只要反复地强调,学生就掌握了。这样,反而剥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力,让学生失去了体会方法生成的过程和乐趣,在被动接受中逐渐丧失了思考的动力。只有学生通过积极思考和质疑,才能增强学生对科学的认同感。

2. 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领悟“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式

利用“假说-演绎法”分析实验和试题的过程中,不仅有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还有设计和想象等思维活动。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提出问题或由学生提出问题后,再引导学生分析。因此,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和讨论非常重要。

3. 注意挖掘可利用的素材,训练“假说-演绎法”的科学思维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素材,例如教材中的经典实验,搜集的一些典型试题等,引导学生用“假说-演绎法”来分析。在平时教学一点一滴的渗透中,才能使学生自我建立并学会自行运用“假说-演绎法”的思维模式去分析教材,去处理遇到的实际问题,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假说-演绎法”是形成和构造科学理论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假说-演绎法”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的有效教学手段,也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假说-演绎法”所培养的科学素养,也将一直伴随和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

猜你喜欢

演绎法杂交遗传
非遗传承
假说-演绎法的内涵分析
——基于科学哲学的文本考察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还有什么会遗传?
高等植物杂交染色体及其杂交基因表达的性状——三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例谈“假说—演绎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再论高等植物染色体杂交
杂交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