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在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的运用研究*
2018-12-10李成霞
李成霞
(青海广播电视大学,青海西宁 810007)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谈论到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时提出了数字经济的建设。数字经济作为我国现代经济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建设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建设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构建现代化农村、实现科技化农业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要想发挥出现代农业经济的活力,必须推动农业生产和发展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
1 数字农业的概念
数字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高度信息化的生产数据和农业经济系统结合起来,根据网络监测和信息监测等手段分析出的数据来进行农业生产、要素分配、农产品销售等,数字农业是将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等进行了高度的结合,逐渐地改变了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生产系统以及农业销售系统。数字农业在技术方面主要涵盖了两大方面:一方面是信息技术,例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PS、互联网技术、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另一方面是农业生产技术,例如农业学、植物学、生态学、农业生产等现代农业科学。数字农业将这两种技术高度融合在一起,前者为后者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指导后者如何进行农业生产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数字农业包含了两大发展路线,即农业产业数字化和数字技术产业化。就当前的信息技术发展来说,数字技术在逐渐向农业产业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了产业化的运营模式,逐渐的形成了此类技术的产业化。就目前的市场来看,随着数字农业的发展,逐渐产生了一批又一批的新型农业科技公司,这些农业科技公司正在将一些高科技技术运用到农业生产当中,对农业生产实践者的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监控等,使得农业生产全链条有了数据的支撑和指导,用信息将广大的农民群众与经济市场联系起来,逐渐行成了以农业数据为支撑的现代新型农业生产运营服务系统。像这样的农业科技公司近些年来得到了大力的发展,行业也到了大量的投资。对于农业产业化数字来说,通过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之后,现代农业的实现途径得到了很大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逐渐由传统农业向智慧农业发展。这个过程中,政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于农民而言价格过高,农民承担不起,那么这个时候用在农业生产上的高科技信息技术可以由政府来出资建设。首先是地理信息系统,通过在拖拉机上安装地理信息系统GPS等定位系统,以及安装农药化肥变量使用设备等,根据地理环境以及当地的实际情况来达到精准控肥控药。其次是利用遥感技术来对农作的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农作物的生长情况以及病虫害情况等进行监控,及时预防。最后是在农业生产机械上安装传感器,实现了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数字产业化和农业产业数字化这两大发展路线,逐渐改变了农业生产经营习惯,还在农业供给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数字经济与农业的关系
随着新型农业改革的发展,农业生产要素例如农药化肥、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等正在发生着重大的改变,其中核心生产要素正在不断增加,核心生产要素正在不断拓展。数字农业的发展使得核心生产要素增加了数据分析、信息管理、互联网等相关的技术。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在现代信息发展下,大数据已经成为现代信息发展的新阶段,因此我们要推动实施大数据发展战略,逐渐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充分发挥出数据作为基础经济资源以及经法发展的引导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数据是在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引擎。在数字农业经济体系中,形成的应该是以数字为关键生产要素,以土地为核心要素的新型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信息化时代下的现代农业生产的具体实现方式。实现信息时代的现代农业数据和土地是必不可少的,没有数据支撑农业生产无法进行精细化管理和智能化管理,没有土地从根本上无法进行现代农业建设,两者缺少一种,信息化的现代农业便无法实现。从农业生产过程角度来说,数字农业首先是将农业生产要素转化成为数据,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对农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改造,根据数据分析结果,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操作流程,对农作物的生长进行监控,及时得到信息反馈等,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精确地对农业生产操作进行精细化管理。这种新型的农业生产方式是依赖数据进行农业生产和服务过程,最大程度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将农业生产的过程进行了数字化设计、可视化表现、信息化管理等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现代农业发展注入了新能量。就技术方面而言,数字将地理信息通、GPS系统、遥感控制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科学、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等进行了有机结合,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了对农作物生长情况的监控,对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对土壤环境的监控等,通过对农作物的关键生产要素以及核心生产要素的监控,使得农业产量达到预期效果,提高了农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减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逐渐改善了生态环境。总而言之,数字是发展数字农业的关键要素,也是实现信息化的现代农业的核心内容之一。
3 数字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
3.1 数字农业为农业供给提供了新的动力
现代农业中农业供给能力主要分为两大部分:农业供给效率以及农业供给质量。首先,从农业供给效率来说,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分配效率上,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农业要素配置相当重要,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发展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就是农业生产要素投入的“供给抑制”,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首先要对农业生产要素分配效率进行改革,提高配置效率。数字农业生产下,由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成本较低,从数字产业化到产业数字化体现的便是生产要素的升级,体现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的农业资本要素供给不足,严重制约了国家的农业水平的发展和进步,农业生产水平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消费需求。从供给侧以及增长函数来说,决定潜在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要素的投入,例如劳动力的投入、资本的投入等,以及各个生产要素投入之后的生产合格率(即全要素生产率),通过数字农业的建设,改变了生产要素的关键内容,数字作为关键要素产生的替代效应,逐渐影响了要素的投入以及全要素下的经济增长情况。数字农业具有跨越空间的特性,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业经营销售方式,对合格的农业生产商、消费者、收购商进行了资源整合,加速了生产要素的流动效率,将农业市场由传统成交方式逐渐向市场化模式推进,提升了农业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配置效率。其次,当前我国的农业供给质量存在这一个较大的问题:农业供给质量信息不对称。农业供给质量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者片面追求产量而忽略了质量,导致了农产品市场的萎缩。数字农业的发展,使得农业生产的供给质量信息得到了平衡,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市场数据,生产者不再进行盲目的播种,而是依据市场的需求和精准的数据来进行决策,使得农产品的质量得到了强有力的保障。
3.2 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更具体的信息场景
随着我国的新型农业生产发展的不断推进,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得到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促进了“以市场为导向、主体多元并发”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销售体系的深入改变,农业生产者包括“新农人”的加入,使得传统小规模的经济主体得到了转型升级,新型农业主体逐渐产生。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多数只是水平较低,对数字农业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够高,对新型的网络技术一窍不通,产生了所谓“知识代沟”。著名学者蒂奇纳认为:“大众所传播的信息,不论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人还是对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来说都是一种知识的增长,只不过对于受到过良好教育的有一定文化基础的人来说学习、接受和理解的速度较快一些,而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人来说接受速度慢一些。最终导致的是两者之间的知识代沟越来越宽。对于农业生产者来说,数字农业所涉及到的各项技术和新知识比较前卫,理解和接受起来有些费力,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讲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知识量上的增长。在当前互联网的普及推动下,信息传播变得非常容易,农业生产者也可以像城市居民那样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在数字化的信息时代中,其核心内容是“突破时间和空间的全连接和零距离”和“基于数据的智能和智慧”,使得人民获取信息不再受到地理位置的限制。同时随着数字技术发展,网络逐渐把人的智慧转成为教育、生产、社交工具,逐渐将人变成具有处理能力的劳动力,人力资本和数字经济构成了数字人力经济。数字农业使得农业生产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即使不懂专业知识的人,通过数字农业呈现出来的具体数据或者是方案,为农业生产者提供了“智囊团”性质的信息场景。在数字农业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新农人加入到农业生产中,自己成为自己的老板,在这种驱动下,不仅是增加了农业生产水平还为创业和就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互联网的发展下,网络共享平台以及网络购物模式的产生使得农产品的销售和经营模式得到了极大的冲击,通过网络平台农业生产者可以对自己的农产品进行宣传直接对客户进行销售,这种“去中介,自组织”的新型销售模式,为供给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便利的途径。也就是说,供给者通过网络平台可以直接将产品卖到消费者手中,省掉了中间商环节,而消费者通过平台可以直接买到价钱合适质量上乘的农产品。
3.3 数字农业促进了边界产业的融合
当前我国的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二八现象”,也就说粮棉油糖四类农产品播种面积占我国农业总播种面积的80%以上,而这四类农产品总产值约为2万亿,仅占农业总产值的20%,因此产业融合成为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而创新是农业产业融合的重要手段之一,创新可以推动人力和技术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使得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升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代替了一些不含技术含量水平的工作,也就是说数字资本逐渐显现出它对于技能型劳动力的补充以及对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力的替代。近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的发展,从现代信息技术角度来说,大数据正在改变着现代农业的生产、经营、销售、管理以及服务等各个方面,并且对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数字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在数字农业发展以及互联网的推动下,信息不再成为信息孤岛,而是得到了共享,这庞大的数据基础资源。同时,数字农业使得地缘经济变得模糊,也就说远在内蒙古的人可以随时吃到海南的椰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更加有助于提高市场竞争力,源源不断地提供创新和创业条件。
4 数字农业的建设途径
4.1 提供更多的决策数据
在数字农业中主要的生产要素是数据,从宏观角度来看,数据所体现出的结论对政府的决策和投入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如果想要更好地发展数字农业,必须要保证数据的质量以及数据来源的可靠性。通过建立以及数据质量指标监控体系,为收集数据、筛选数据、分析数据、提出建议等提供有力的支撑。
4.2 深化大数据和云计算各领域应用
加快推进云计算示范应用,支持鼓励各行业及个人上云、用云。加快以大数据为支撑的数字政府建设,推动大数据在市场监管、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能源管理、公共卫生等领域的创新应用,探索大众参与的数据治理模式,提升各级政府协同治理能力,推动农业和服务业大数据应用试点,促进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模式创新。提供个性化大数据支撑就是说要改善数字技术同大数据运用之间的差异性,借助两者间的差异改变运用方式和运用目的。每个地区的农业经济结构各不相同,个体之间的差异造成了群体之间的差异,进而使得地区之间的特点各不相同,数字农业应该准确区分开来他们之间的差异,为每一个地区提供个性化的数据支撑。对于政府来说,大力建设基础设施,将地区之间互联互通,逐渐减少地区之间的差异。
4.3 推进“互联网+”与农业的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数字农业经营销售中“互联网+物流”使得农产品的销售遍及各地,同时“去中介”得到了明显的进步。互联网对农产品的供给、推销、销售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依托网络平台,使得新型的品种得到了传播,同时也使得新兴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产业机构转型升级。
5 结语
总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更高级经济阶段,是以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其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核心。通过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应用,为政府的治理和经济的重组提供了新动力。数字经济有两个重要部分,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基础部分也就是信息产业;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融合部分也就是说将传统农业应用在数字技术而带来的农业经济的增长,当前以精准农业、农村电商等为代表的农业融合新业态。数字经济作为农村经济增长新动能的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全世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建设现代化农业经济体系的迫切需要,数字经济在农业经济中运用可以更进一步地促进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为农村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驱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