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

2018-12-09韩晓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韩晓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下,世界国与国、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和交流日益紧密,而英语作为世界人民维系关系、增进感情、刺激经济的纽带,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一个实用且有益的重要工具。因此,培养学生的英语沟通交流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当代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本文根据实际中英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进一步思考以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能力培养 英语专业教学实战 英语教学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68-02

1 当代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浅析

在漫长的人类进化史上,语言起着不可替代、至關重要的作用,承载着人类文明,并且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越发达,语言的艺术和沟通的魅力越发彰显出耀眼的光芒。在这其中,由语言而衍生出来一种美丽的艺术——文化。文化看不见摸不着,却能够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知到它。经由人类社会数千年的进化和发展,在当今世界要想与时俱进,就必须掌握好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与人的竞争日益激烈,用人单位和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应该具有综合性和全能性,而并非仅仅局限于单一方面的塑造。

2 不足与矛盾重重

2.1 教师因素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不能被充分塑造发挥,已经显得与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格格不入。此外,教师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教师自身对英语文化的了解就不够充分,更何谈以身作则教书育人。文化融合了语言、生活经历、教育、宗教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大且广的涵盖范围。专业的学者尚未做到对文化的充足把握,更何谈专业英语教师。这是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的一个巨大阻碍。解决这个问题任重而道远,对于文化的积淀和理解并非一朝一夕即可解决,教师的综合能力仍需提高。

其次,多数英语教师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缺乏明确意识,对其重视程度不足,甚至忽视了这一方面的教学。Michael Lessard-Clouston曾对中国教师的文化教学态度进行过调查。结果说明,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讲授与课本有关的篇章词汇,只为了对课堂教学起辅助作用,却完全忽略英语专业文化交际的教学。可见,教师在能力的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方法和教学态度对于学生的文化的引领、思维的启迪具有极大的影响。

2.2 学生问题

学生因年龄较小、对新鲜事物抱有较强的兴趣,多数学生对于英语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一点在英语专业的学生中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由于很少有学生真正走出国门探索英语文化,多半学生学到的是习俗和典故方面的英语文化交际,使得学生对文化的理解偏于狭隘。

此外,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学习任务繁重,课业的专业性和复杂性使得学生学业负担加重,精力被分散到学习任务的方方面面,学生的英语文化交际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时间去锻炼。学生获得的文化知识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满足规定的标准。

2.3 其他原因

首先,多数学校教学资源有限,外教和英语留学生数量不多,学生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导致跨文化交际能力“瘸腿”,只学不练,只看不说,大大降低了学校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教育水准。

除此之外,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中的氛围所渗透的文化结构和认知能力已经在思维中根深蒂固,深深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东西方社会从历史到社会结构再到文化传统完全不一样,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培养跨文化英语交际能力、扭转东方传统思维观念、适应西方的异域文化冲击着实不易,对教师和英语专业学习者都提出了挑战。

最后,在英语教学大纲、各个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往往对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计划一笔带过,对于一些更加详细的方面,例如教案编制、教学作业、教授方法、课后检验等教育环节缺乏清晰明确的规定。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方式较为随意、教学内容浅显掠过、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学习,结果造成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足。

3 改进建议

根据上文所分析的种种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不足和种种矛盾,笔者相信可以根据以下几种方法解决问题。下面是我的一些思考建议,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3.1 英语教师的自我完善

第一,教师作为一个教书育人、传播文化的关键性角色,在能力培养中发挥中流砥柱般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育者应加强自身文化学习和思想道德建设,领悟文化教学的特点和意义,明确自己身上的使命和责任。对于各种文化都应该涉猎拓展,而不是狭隘困于一种层面或是一种文化。只有在教育中的引领者能够敞开胸怀、接纳不同的文化,学习者才能不带任何偏见去体会领悟知识、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作用,拥有一种包容的胸怀,开拓眼界。

第二,在开放式接纳各种文化的基础上,教育者应该把语言教学和文化灌输相结合,重点要注重锻炼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教学层面上,学校尽可能给教师提供培训深造机会,多举办邀请有识之士进行讲座学习,给教师一个良好的提升平台,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有助于提升教职工教育使命感责任感。多举行一些教学大赛,达到全员共同提升教育水平的效果。学校也可以将教师薪酬与教授能力挂钩,直接导致教师对于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视。不断寻求对外合作,与国外学校建立起交换沟通业务,引进外籍教师和吸纳外国求学者,给与学生一个练习文化交际能力的资源库。

学校可以留意各种与英语交际有关的国内外赛事和交流研讨会,在能力范围内也可以举办相关比赛,吸纳社会各界英语人才,以此开阔学生和教师的眼界。

教师加强教学能力,充分利用国内外知名刊物和学术文章,教授课程之前对于课程背景文化有一个充分详细的了解,大量翻阅教材和语言文化才材料,并与同专业教师多多交流探讨,参加文化培训、教育研讨、教育学会等,计划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避免学生对于专业文化知识感到厌倦枯燥,达到一个知识传输的最好效果。在另一方面,将学生带领出课堂,领学生亲身实地接触外国人,在一次次的社会实践中,强化英语专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2 学生的改善建议

就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最为普遍的问题是自身学习态度不端正,对于英语实际应用能力较弱,对于英语文化交际能力重视不足。不夸张地说,受从前教育体制和学习经历的影响,许多英语学生学习英语仍然停留在读写层面,按部就班地死学书本,没有能够真真切切地去领悟英语文化的魅力,對于英语文化习俗知之甚少。学生是教育环节中最为关键的一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对于提高交际能力日益重要。

首先,学生要对文化的内涵和概念具有正确的认识,摒弃狭隘落后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开拓胸怀接纳英语文化。部分学生常常对文化有误解,错误地认为学习习俗、传统就是学习了文化,更有甚者,把了解知识比拟为掌握技巧。文化是一个大而广的概念,上至人类原始社会时期,下至高度发展的当代文明,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众多领域,是人类数千年发展的瑰宝。文化藏于生活中的各各方面、各项活动,无一不是文化的体现。学生对文化的正确理解可以通过课上学习和课后探索相关资料来梳理英语文化,积累文化交际能力。

其次,学生应该在业余时间丰富精神生活,留心于文化交际能力的磨练和提升。“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英语学习是终身之事,需要漫长的积累运用,对于英语文化交际也同样。笔者曾见过很多学生对于交际、口语的联系缺乏耐心,并且受流行文化和浮躁气息的影响,妄想一步登天立刻掌握交际能力,这是极其轻浮的心态。或者有的同学对于人际交往感到恐惧,害怕因为说错而遭人嘲笑而很少“张嘴”,这就是学成了“哑巴英语”。这些都不应该是一个英语学习者该有的心态。

还有,有些学生受其眼界和个人阅历的限制,不擅长去获取、接触英语交际资源和即时信息,在思想上较为落后封闭,“死读书”而脱离实际。建议学生要学会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身边的资源,比如,多去图书馆借阅书籍文献、订阅外刊、登陆英语网站等等,丰富自己英语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超前学习,走在时代的最前面。

4 结语

以上内容是笔者在多年教学实践和应用中,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结合自身经验感悟总结而来。英语专业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任重道远,不论是对于学生终身学习素养的提高,还是推动高校英语专业培养的全面性和综合性,还是对于国家培育一代又一代英语人才,都有着深刻的意义。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21世纪人才的必备能力。当下高校英语跨文化交际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合理因素,推进这项能力的培养仍需广大英语教育工作者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张晓娟.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及改进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4):1672-1578.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浅析中韩跨文化交际中的言语差异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交际中的“入乡随俗”
中西方价值观差异与跨文化交际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