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统整,书香满溢
2018-12-09袁瑶金艺兰
袁瑶 金艺兰
摘 要:我校是一个科研型学校,同时承担了书香和统整的课题。怎样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有创意地整合教材,使得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探讨研究的。在语文学科中,由于其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等特点,为语文教材以后的统整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教师可在之后的教学中,自由以及灵活的对资料进行整合,进而达到拓宽自身教学领域、提升学生素养的目的,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大了教材的整合难度。
关键词:立足 活用 研究 用活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11-0151-01
1 问题的提出
目前,小学语文教学面临了巨大的挑战。尤其到了中高年级,文章篇目比原先增加近一倍,且篇幅较长,但现实是课时数没有增加。为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我校科研处提出了“课程统整”的教改实验计划。由于这是一个新名词,老师们对其概念的理解意识模糊,以为就是在教一篇课文时,带出相关的课外知识就行了。于是大家在课堂教学中忙于搜集资料、补充课外阅读,其结果使一篇课文需要2-3教时才能完成,而且流于形式。
2 问题的分析
我校同时承担了书香和统整的课题,怎样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如何有创意地整合教材,使得教学更有效,是值得探讨研究的。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在统整和书香中要找到平衡点的话可以采用以下原则:
2.1 适合性原则
先要找到不同教材的共通点,而后也要依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点,另外,也要与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相结合。
2.2 简便性原则
之所以进行课程的统整,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进而增加课堂的效益,因此,在对课程进行统整是,需要教师满足教师便捷的操作与实施,不是多出内容,而是在统整中归类教学,在给学生减负的同时也给教师减负。
3 问题的解决
目前我校语文学科的统整主要是把教材中有相互联系的内容进行统整,通过组块阅读,使得语文教学更有效率。所以笔者想探讨的是围绕一个单元主题进行教学设计,制定有效的单元教学目标,将目标前置,单元整体推进,总体把握;学一篇带一串举一反三辐射式教学,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推敲、感悟、反思,使学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或是主题阅读拓展,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孩子的思维发展水平,写作水平……从而打造语文卓越课堂,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亲近语文,热爱语文。
3.1 立足教材,活用教材
“课程统整”并不单单的指内容上的增加或叠加,其是指统筹以及整理的意思,它的核心是以教材为本,进而确立目標,合理运用。目前,我们语文组的教学改革方向主要是从单元思想出发,进而实施单元统整教学,单元统整教学主要是运用块状结构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将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性学习。我校的金艺兰老师就将在进行诗歌教学时,运用了节气的方式,划分为了“春、夏、秋、冬”四个板块,进而围绕不同的节气进行不同学习活动的开展,进而达到提升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听、说、写方面的能力。
当然,“单元统整教学”不是对单元课文进行简单的内容组合,而是重在“整体把握”,即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不同单元的特点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从而让单元统整教学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3.2 研究教材,用活教材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以统整为目标,运用循序渐进的方式,由扶到放、由说到写;另外,在不同课时中,教师的侧重点也应当有所改变,进而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进行全方面的训练,提升其能力。
我校朱小萍老师曾把四、五、六年级的《三顾茅庐》《林冲棒打洪教头》《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进行统整教学。她首先加强了教材之间的纵向联系,进行组块阅读,通过阅读比较,让学生感悟到学习语文的根本方式和目的,在轻松愉悦的小组学习氛围中熟悉文本。其次把个性化学习灵活运用于课堂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通过多方式的比较,让学生对小说的三要素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充分感受了古典小说的独特魅力。再者,统整角度多,有深挖,也有横向比较,显得很丰富,而且设计了读写迁移,以便学以致用。特别是环境描写的教学环节让笔者印象深刻,通过对比、拓展、深挖、交流,让学生感受到了原来小说中环境描写都是作者精心巧妙设计的。《西游记》中吴承恩笔下的穷山恶水是为了突出环境险恶,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妖怪的出现打下伏笔。而施耐庵笔下的隆中美景是为诸葛亮的出场埋下伏笔,暗示诸葛亮的才华就像隆中的美景一样令人仰慕,他就是一条等待腾飞的卧龙。总体来说,朱老师的课堂围绕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这三方面描写,脉络清晰,设计巧妙,教学扎实,值得学习。
教育真的是一门大学问,像窦桂梅老师说的一样,别光在理论的晴空上打雷,不在实践的沃土上下雨。统整是一个非常好的理论,把统整的思想植入内心,将他内化成一种习惯和思维方式,我想我们的教育会做得更好。特别是希望让孩子也能在学校课题的引领下获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黄显华等.课程领导与校本课程发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9.
[2]凌燕瑛.打造书香满溢的流动书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6(29):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