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在损管监控系统陆上联调试验中的应用
2018-12-09,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武汉 430064)
舰船战损是威胁舰船生命力和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在海战中有效地保存或恢复本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能有效地打击敌方[1]。保障船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生命力,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功能齐全、技术先进、设备可靠、响应快速的损管系统来实施损害管制[2]。在船舶上安装损管监控系统已经成为保证相关人员及时掌握全船安全状况的关键[3]。损管监控任务是为预防本舰损害或意外事故的发生及对本舰可能发生的损害进行实时监测、报警和及时有效的控制,以保持和恢复本舰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损管监控系统陆上联调试验是装舰前对损管监控系统设备及相关系统(设备)技术状态、损管监控系统对外接口正确性的科研性和检查性试验。损管监控系统试验目的:检查损管监控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完整性;检查损管监控系统信息接口、电气接口的正确性和协调性以及损管监控系统对外接口的正确性。
项目范围管理的根本任务:准确定义和描述项目的识别和界定项目的范围, 全面控制项目范围变动, 使项目实施组织能够只完成那些项目真正需要的工作[4]。将知识、技能、工具与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的要求,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基础,有效控制和科学规划项目活动,提升利用资源和工作效率,优质完成工作。项目经理作为项目的策划者与领导者,最主要的职责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率领项目团队完成项目的全部工作内容,并获得验收单位的认可[5]。
1 项目管理主要流程
损管监控系统的分系统众多,同时与消防系统、大气环境控制系统、姿态平衡系统、压缩空气及其他流体系统等均有对接试验。参试设备和涉及的单位规模大、数量多。为了保证试验顺利完成,可采用成熟的项目管理方法,规划试验的全过程。
根据现代项目管理理论,重大科技项目实施要经历项目可行性论证、规划计划、实施与控制、收尾和验收等阶段,所涉及管理技术包括项目范围管理、进度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项目队伍管理、设备采购管理、沟通管理和项目整体管理等。[6]用现代的项目管理理念明晰并管控陆上联调试验工作中各环节、各成员、各时期的权、责、利,有效避免研制风险,推进研制进程[7]。损管监控系统陆上联调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项目启动阶段。制定项目章程,识别干系人。
2) 规划过程阶段。制定项目管理计划;规划范围需求;规范进度管理,制定进度计划;规划质量管理;规划资源管理,规划沟通管理。
3)执行过程管理阶段。指导和管理项目工作;实施质量保证;管理项目团队;管理干系人。
4)监控过程阶段。监控项目工作;实施整体变更控制;确认和控制范围;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沟通;管理干系人参与。
5) 收尾过程规划。结束项目或阶段。
2 项目启动阶段
损管监控系统陆上联调试验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项目,不仅涉及系统内部的设备单位,还需要消防系统、大气环境控制系统、平台网络管理系统等多家设备单位。为保证试验顺利完成,在项目启动阶段,需要根据试验合同要求的内容,制定项目章程,该项目章程规划以下内容。
1)陆上联调试验范围。根据合同的试验目的,确定试验的基本范围及内容。
2)试验的初步计划。把控试验进度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是试验效益实现的前提条件。根据合同规定的时间和从试验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初步,列出设备进场、试验、出场时间和试验进度计划,保证每个流程在严格控制中。
3)试验风险规划。根据制定的试验计划,进行风险规划,例如,某个试验设备没有按期进场会对试验进行造成什么样的风险,以及如何规避风险或者如何提出新的解决方案。
4)确定试验干系人。根据试验范围,确定参试设备或模拟器;根据设备确认试验的干系人(参试的设备单位)。
5)确定试验的组织机构。根据干系人以及各方在试验中担任的任务,制定试验的组织机构,并规定各个机构职责及组成。各个干系人都能知悉自己的职责,合力推动试验顺利进行。
6)制定试验要求书。在要求书中,规定参试设备、试验项目以及入场时间,签署完毕后,各个参试单位能够依据要求书,按照规定时间,配备人员与设备参与试验。
7)召开动员大会。确定项目章程后,由试验组织单位召开试验启动大会,并邀请各个试验干系人参加,形成会议纪要或者备忘录,由领导单位下发给各个设备厂作为试验输入,与各个参试单位签订试验要求书,确定试验正式开始时间。
3 规划过程阶段
此过程主要任务是为陆上联调试验顺利开展做好准备,需在设备入场之前完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成陆上联调试验大纲的编制和审查工作。陆上联调试验启动后,根据试验章程要求,编制陆上联调试验大纲。在大纲中,明确主要参试设备、试验场地保障条件、试验项目等内容,大纲编制完毕后,领导单位需召开审查会,邀请各个干系人对具体试验项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后,形成会议纪要,固化试验大纲,为后期的试验细则的编制和试验场地的建设提供依据。
2)制订陆上联调试验工作计划表。损管陆上联调试验根据其试验性质,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单机试验部分,即损管监控系统设备内部工作,无须参试单位配合;控制功能试验部分,即需要1~2个配试单位设备配合;系统联调部分,即需要全系统(包括配试单位)一同完成。
根据此性质以及审查后的试验大纲,制订陆上联调试验工作计划表,规定各个参试设备从入场到出场之间的试验安排,确定时间进度以及试验项目开展顺序。制订的试验计划应注意:①由于试验项目涉及参试设备(配试设备)较多,此计划不仅要明确项目开展时间,还要列出各个试验项目涉及的参试单位,以便各个干系人安排人员和设备的到场工作;②试验开展阶段性总结工作,完成一部分试验后,召开阶段工作会,通报试验进展情况,总结已完成试验的成果,确定下一步工作安排。
此计划需要各个参试单位进行书面确认。
3) 完成试验细则编制和审查工作。依据试验大纲,编写各个分系统的试验细则。试验细则明确具体试验项目和试验方法,为损管监控系统陆上联调试验摸底调试、检验验收提供依据,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①陆上联调试验目的。
②陆上联调试验用文件和试验仪表、仪器及工具,由于试验中使用的部分工具可能是专用工具,需在试验细则中明确说明,这部分工具由设备单位自带。
③试验条件,规定试验场地保障条件,在此条件下,试验才能正式开始。
④试验项目及程序,试验项目需以审查过的大纲为依据,对每项试验进行详细的阐述,包括试验要求、试验方法以及合格判据。试验要求规定了该项试验的参试设备范围;试验方法可操作性强,描述清晰,试验人员可据此开展试验;合格判据为检验试验是否合格判定依据,描述应准确易懂,不会产生误解。
⑤试验记录表格。
试验细则编制完毕后,需邀请相关干系人对其进行审查,得到干系人认可,形成审查意见或备忘录。
4)质量保证大纲的编制和审查工作。为保证试验质量,需将试验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需编写陆上联调试验质量保证大纲,里面需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任务来源,编写依据和范围。
②产品质量特性,包括阶段划分、质量目标和接收准则。
③质量保证措施,包括产品研制质量保证有关体系文件、试验组织机构的组成、试验组织机构质量职责和试验人员配备。
④质量控制措施,包括技术状态管理、试验各阶段质量控制措施、质量控制重点及措施、风险管理等。
编制完毕后,需邀请相关干系人对其进行审查,得到干系人认可,形成审查意见或备忘录。
5)规划沟通管理。陆上联调试验由于其性质,需要多家干系人共同配合完成。需在试验前通知各个干系人签订接口协议,规定信息交流的格式和性质。
6)规划试验资源管理。资源管理包括人员管理和试验场地管理,人员管理主要是根据试验要求,对各个设备厂参试人员的人数及职责进行规定,编写陆上联调试验现场管理文件,将职责和各种制度纸面化。试验场地管理是根据试验要求对试验场地进行改造,在场地面积,设备布置、供电、照明等现场保障条件满足试验要求。办公室设置、办公网络搭建、文件柜配置等现场办公条件满足试验要求。
完成后,需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验收,形成会议纪要,试验才具备正式开始条件。
4 执行过程管理阶段
指导和管理项目工作是为实现项目目标而领导和执行项目管理计划中所确定的工作,并实施已批准变更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对项目工作提供全面的管理。在工作组织上,可采用“日常工作流程化、专项工作项目化”的工作思路,对日常工作,更加注重规范和完善业务标准,梳理和优化业务流程,并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能。对专项工作,要按照项目化管理原则,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了解问题的根源和任务的实质,科学制定专项工作方案,编制工作任务清单和责任矩阵,并对照完成时间表,逐项落实。[11]
4.1 试验设备进场工作
根据试验计划,各个参试设备依次进场调试。设备从设备厂运至试验场地后,试验管理单位与试验参试单位进行开箱清点工作,保证参试设备数量上满足陆上联调试验要求书要求,质量上满足参试条件(即有设备参试证明)。清点完毕后,填写参试设备开箱检查记录单,设备即可参与试验。
4.2 实施质量保证
实施质量保证是审计质量要求和质量控制测量结果,确保采用合理的质量标准和操作性定义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促进质量过程改进。
按照审查后的质量保障大纲详细规定试验质量保障计划,不仅包括试验范围、试验参与人员等,还需要试验需要达到的成果、检查方法、各个试验项目之间的关系、进度管理计划等。计划需可行性高,清晰明了,并实施整体变更控制,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4.3 日志及例会制度
为保障试验顺利进行以及干系人之间沟通顺畅,试验开展例会制度。例会可分为日例会,周例会以及阶段工作会。日例会主要是各个干系人对自己一天的计划进行计划及汇报,填写试验日志,记录试验进展及发现问题。周例会主要是试验组织单位对一周的试验安排进行安排,各个设备单位简述试验完成情况。在会议上,各个干系人可依据试验计划进行沟通,相互配合安排本周工作计划,完成后,填写陆上联调试验例会记录表。阶段工作会一般是在本阶段工作完成后,试验组织单位邀请各个干系人召开阶段工作会,总结通报试验进展情况,总结已完成试验的成果,确定下一步工作安排。会议完毕后,需要形成会议备忘录。
4.4 管理项目团队
由于陆上联调试验、项目经理和团队成员通常并非一个单位的成员,合理管理团队成员,成为陆上试验是否能顺利完成的根本。管理项目团队是跟踪团队成员的工作表现,提出反馈,解决问题并管理团队变更,以优化项目绩效的过程。
在本试验中,根据试验组织机构名单来确定项目人员的分派;按照试验计划,控制项目人员进场及出场;试验进行阶段,采用打卡的形式,控制项目组人员的工作开展。在例会上,项目经理能通过观察和交谈来了解团队人员的工作和态度以及试验进展,积极解决团队成员遇到的问题,调节内部冲突,改进工作关系,共同完成试验目标。
当试验团队人员因某种原因,不能继续参与试验时,项目经理应及时了解此队员变更带来的问题,积极采用后备计划,保证试验顺利进行。
5 监控过程阶段
监控项目工作包括查看项目的各个方面。项目管理计划中的子计划是控制项目的依据。陆上联调的监控工作主要包括确认和控制范围;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沟通。[8]
5.1 确认和控制范围
陆上联调试验需严格按照审查后的试验细则进行,如果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受现场到场设备的限制,导致规定的试验方法无法完成,或者试验条目不合理等情况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不会降低试验考核标准,也不会减少试验大纲和方案中规定的试验项目的基础上,调整试验细则。
试验细则修改需要经过项目经理,设备责任单位以及检验验收人员共同商议,确定修改范围后,进行修改。修改完毕后,需形成陆上联调试验修改备忘录,以便进行项目范围控制。
5.2 控制进度
控制进度是监督项目活动状态、更新项目进展、管理进度基准变更以实现计划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发现计划偏离的方法,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降低风险。
陆上联调试验需要严格按照试验计划进行试验,如果在试验过程中,由于设备调试或者质量问题整改等原因,导致试验某个小项目无法按期完成,需要通过例会将情况反馈项目经理。项目经理根据试验进展情况,调整后续试验计划,并着重关注该试验完成情况。如后续计划时间紧张,可通过加派参试人员或延长试验时间等方式进行赶工,保证试验大节点的准时完成。
5.3 控制质量
控制质量是监督并记录质量活动执行结果,以便评估绩效并推荐必要的变更的过程。本过程的主要作用包括:①识别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消除这些原因;②确定项目可交付成果及工作满足试验细则要求,足以进行最终验收。为保证试验质量,所有试验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
1)设备调试和自检,设备厂应按照试验细则和试验计划的要求开始进行试验,确定试验项目能够完成后,试验组织单位和设备厂人员进行自检,将自检试验数据填入试验表格中。
2)如果自检未发现质量问题,填写交验(检)申请单,连同自检试验数据交给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军检。
3)如自检发现问题,则对问题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填写交验(检)申请单,并在申请单内写明发现问题及整改结果,连同自检试验数据交给质量检验人员,进行军检。
4)军检中,将试验数据填入试验表格中,形成正式试验数据。如果发现问题,填写技术质量问题记录卡,记录问题描述,解决措施及处理情况,确保后期质量问题归零。
5.4 控制沟通
控制沟通是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中对沟通进行监督和控制的过程,以确保满足项目干系人对信息的需求。本过程的主要作用是随时确保所有的沟通参与者之间的信息流动的最优化。
陆上联调试验沟通主要包括:①试验配合沟通。某项试验需要多个设备责任单位成员进行共同配合进行,试验可以开展的前提是多个设备已经完成了其调试工作和前期的试验交验工作,这方面的沟通应有项目经理组织,写入试验计划中;②试验接口交接沟通。某些试验是两个设备责任单位之间的硬件或者软件信息交互,此时需要双方签订接口协议作为前提,项目经理应按照前期签订的接口协议作为基础,如后期有修改,需要重新组织各方再次签订接口协议,试验才能继续完成。
6 收尾过程规划
结束项目或阶段是完结所有项目管理过程组的所有活动,以正式结束项目或者阶段的过程。本阶段的主要作用是总结经验教训,正式结束项目工作,为开展新的工作打好基础。陆上联调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多地暴露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在装舰前完成设备整改、固化状态,保证系统系泊试验高效有序开展。
试验结束时,项目经理应审查以前各阶段的收尾信息,按照合同标底进行检查,确保所有的项目工作已完成,确保项目目标已经实现。准备完毕后,应邀请所有的干系人以及领导机关对试验成果进行审查,完成合同验收工作,移交陆上联调试验成果,结束项目。将试验数据,各种记录表格,试验文件,阶段总结材料,总结报告,审查意见及备忘录等进行归档,以便日后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