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不住自己眼睛的高二男生
2018-12-08晓林
晓林
余光里的女同学
小亮(化名)是上海松江区某中学的高二男生,因近期出现“斜视”怪癖去医院检查,但没有查出生理异常。在眼科医生的建议下,小亮的妈妈周女士联系我,预约对小亮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小亮被我的助手带去做心理测试的时候,周女士向我介绍了小亮发病的基本情况。原来,小亮所说的“斜视”,是感觉控制不住自己的视线,总是注意余光里的事物。“这种病对学生太可怕了!”周女士大惊小怪地说,“您想啊,上课的时候,老师在正前方,黑板也在正前方,如果视线总是跑偏,那可怎么得了?我曾经教孩子,你正眼看教室的门,那老师和黑板不就正好在你的余光里了吗?他说不行,余光看东西是模模糊糊的,只有正眼看才看得清。还说他注意余光里的东西,不是用正眼追过去看,只是用余光监视着,无法把注意力集中到主视线里的事物。您说,这不是斜视吗?可眼科医生偏偏说一切正常!”
我问:“小亮有没有告诉您,他用余光都看到了什么?”
周女士想了想,说:“他没有具体说,我也没有多问,反正是与学习无关的事物,具体是什么有什么关系吗?”
我问:“小亮第一次出现这种症状是什么时候?”
周女士说:“大约两周前。小亮感觉症状越来越严重才发慌了,不然不会主动要求看医生。”
交谈中我还了解到,小亮从小体弱多病,性格内向,胆子小,家里来生人就躲起来,在小区里有被小朋友欺负的经历,较少外出玩耍,主要活动是在家看电视、读书。因为朋友少,小亮小学、初中阶段的学习成绩都很好,中考顺利被现在就读的重点中学录取。在高中,他的学习成绩有所下滑,目前在班里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周女士曾经发现小亮因为考试排名下降而暗自哭泣。
这时,小亮的心理测试结果出来了。不出我所料,SCL-90症状自评量表测试结果显示,他的恐惧、人际关系、焦虑、抑郁等指数都超过了正常范围。
随后,我与小亮单独交谈了40分钟,得知他在余光中观察的事物主要是女同学,具体地说,是女同学身体的性感部位。
“我知道自己的行为挺让人恶心的,可我控制不住。”小亮两眼含泪,痛心疾首,“前不久,我后排座位的两个男生无聊,私下里议论班里女生谁的胸大,我偷听到了,心里骂他们流氓,可眼睛却不自觉地按他们所说的去验证,结果就盯上了右前方座位上的一个女生。”他告诉我,两周以来,他上课主要是跟自己的视线搏斗,或者说,是跟自己的注意力搏斗。一方面是忍不住去看,另一方面是強制自己不去看。“有时,为了让自己安心,我就允许自己看一眼,然后注意听讲几分钟,可是稍微一原谅自己就等于打开了闸门,一切都失控了!我真无耻啊!阿姨,我该不是得了偷窥癖吧?”
汇总各方面的信息,我总结小亮的症状如下:
1.症状出现的时间不长,只是单纯的对人,或者物体感到恐惧,没有泛化到多种情形。
2.症状出现时,紧张、焦虑、恐惧等压力及释放的情绪没有那么强烈。
3.意识到自己的余光在看人时才会感到恐惧,有控制的欲望,而且移动目光不怎么困难,经过一定努力还是可以做到的。
4.有一定的回避行为,比如低头不看对方、转移自己的视线等。
5.对学习、工作、生活、人际交往等人生诸方面的影响有限,没有因此而继发其他的心理问题,如社交恐惧症等。
最后,我诊断小亮患有中度余光恐惧症。
“余光恐惧症?”周女士和小亮异口同声,“好奇怪的病!”
我告诉他们,余光恐惧症是社交恐惧症的一种。个体在注视某人或者某物时,觉得自己控制不住地同时在看旁边的人或者物,注意力总是被余光所及的旁边之人或物体所吸引,无法自由地移动自己的目光。在这种恐惧心态下,患者会更加关注自己的余光,也容易产生更多的预期焦虑,即担心余光出现,导致症状的恶化。
“人的目光怎么会失控?”周女士不解。
我解释道:“在正常的情况下,人对自己的目光是不在意的,大脑对目光也处于一种无意识的状态,也就是说,大脑压根儿没有关心和注意目光是如何看人或者物体的。就如在刷牙的时候,个体也是不在意自己是如何完成刷牙这个过程的,完全是一种自动化的习惯行为。可是当个体由于某些原因,对自己的目光变得很在意,并且在与人交往时,总在关注自己的目光,以至于无法正常与人交往,这便是常见的余光恐惧症。”
小亮焦急地问:“余光恐惧症需要治疗吗?”
“当然需要治疗。”我说,“在恐惧情绪出现时,患者通常伴有交感神经的过度兴奋,这是典型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心跳加快、出汗、浑身紧张、发抖、大脑一片空白等,十分难受。为了避免余光带来的痛苦,很多人会出现回避行为,比如低头不看对方,转移自己的视线,不去正面注视对方等,而这将进一步妨碍个体的社会功能。”
恐惧感从何而来
单独交谈时,周女士问我:“通常有哪些事物吸引患者的余光?”
我告诉周女士,余光恐惧症正是根据关注对象的不同来分类的,大致有以下几类:
1.对人的余光恐惧。患者在上课、走路、工作时,只要余光看见周围的人,就会不自觉地被吸引,无法专注于眼前的事。患者内心很渴望摆脱余光吸引,回到正常的状态,却往往事与愿违,而且还加重了负担,感觉到更加强烈的紧张和焦虑。严重时,目光好像被什么钉住了似的,无法动弹,越是挣扎,越是痛苦难当。
2.对异性或者同性隐私部位的余光恐惧。患者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或者与人面对面交谈时,余光总是不自觉地注视他人的生殖器等敏感部位,尤其是异性的,导致与人交往时,大脑时刻关注和控制自己的目光,以免出现这种情形,使得大脑十分紧张,某些区域神经绷得特别紧张,甚至引发头疼。为了回避,患者与人说话的时候会刻意去看别人的眼睛,或者脸部,甚至干脆避免看对方,不过自己心里却感觉很别扭。由于很担心别人对自己的这种余光有误解,所以个体内心通常特别的紧张、害怕,既会高度关注自己的行为,也会刻意去逃避这种做法。在不断自我挣扎的过程中,往往强化了症状,严重的甚至不敢参与正常的社交,不敢出门,社会功能严重受损。
3.对某些物体的余光恐惧。在某种情境中,只要余光注意到某个物体,比如他人的书包,目光就像中邪了似的无法移开。因为担心他人误会自己的行为,把自己当成小偷,所以内心会紧张、焦虑,也就十分希望能够控制好自己的目光,但事与愿违,越是渴望如此,目光越是不听自己的指挥,以至于有时候干脆闭上眼睛,以免发生令人尴尬的事情。
4.阅读时的余光恐惧。在读书学习的时候,患者的余光往往被周围的物体吸引,比如一支笔或另外的一本书,想把目光拉回来,却难以做到,使得学习效率相当低,而且自己又无法容忍这种状态,渴望能够战胜余光,渴望学习效率恢复到过去的情形,但是因为实现不了,内心很痛苦。同时,也会因为学习受到影响而更加的焦虑、不安和失落。
周女士愤愤不平地问:“对女同学品头论足的明明是另外两个无聊的男生,为什么患余光恐惧症的是小亮,他俩却好好的?”
“余光恐惧症的产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告诉周女士,余光恐惧症的诱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童年创伤经历。患者童年与人交往受到的伤痛比较多,比如他人的攻击和羞辱,使其在与人交往时内心有强烈的不安全感,没有机会学习必要的社交技巧,因而无法得到群体的接纳和认同,缺乏归属感。
2.个性因素。患者性格内向、敏感,如果感觉到有人对自己关注过多,心里感到害怕,以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有什么不对劲,于是用余光扫视他人,也会发展成为余光恐惧症。
3.自信心不足。患者因为被他人误会而受到冷落,导致自信心丧失,内心对他人有强烈的戒备心理,于是用余光警惕他人。
4.青春期因素。进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因体内荷尔蒙分泌旺盛,第二性征出现,会本能地对异性感兴趣,关注异性身体敏感部位是普遍现象。如果意识里的道德感排斥这种关注,患者内心的斗争就会格外激烈,而斗争的焦点正是对余光的争夺。
5.家庭环境影响。有的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过于严格,总是批评指责孩子,使得孩子内心的恐惧感强烈,也可能导致孩子出现余光恐惧症。
最后,我总结道:“心理疾病的成因往往是多方面的。我判断小亮的致病因主要是没有受过良好的性教育,导致他对性意识有犯罪感。”
周女士脸红了,说:“性,是我家谈话的禁忌。”
“为什么?”我大吃一惊,“您和丈夫都是研究生学历啊!”
周女士说:“怕影响孩子学习呗。”
我大声问:“难道性知识不需要学习?”
周女士睁大眼看着我,无言以对。
别跟自己过不去
周女士问:“治疗余光恐惧症需要吃药吗?”
我说:“对于余光恐惧症,药物治疗通常只能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缓解症状也不大明显。”
听说要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治疗余光恐惧症,小亮显得十分兴奋,原来他看过几部心理电影,对心理医生十分崇拜。他说:“我想好了,以后报考心理学专业,做心理医生,天天给人催眠。”
我对小亮的心理辅导运用了森田疗法、认知疗法、脱敏疗法,以及配套的放松技术等。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积极的自我暗示。我告诉小亮,余光恐惧症是一种兼具强迫症和社交恐惧症两种特点的心理障碍,在心理治疗过程中,不可一味地自责,必须努力尝试自我接受才可能缓解症状。我要求他每晚睡前和早上起床后,都对自己说20遍“我接纳自己,我相信自己”,通过这种积极的自我心理暗示,逐步改变以前对自己的否定观念,学会悦纳自己,培养自信心。同时,我引导小亮纠正完美主义倾向,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不要患得患失,更不必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因为越担心出错,就会越手足无措,越手足无措,就越会出错,恶性循环。
第二,系统脱敏训练。我告诉小亮,改变不可能一步到位,心理治疗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一步一步地战胜自己的紧张心理。我为他设立一系列的行为目标,比如预设10个以前容易引发他余光恐惧的场景,让他根据自己的情况,将其按由易到难的顺序来排列,然后由易到难地去进行一项一项的社交实践训练,每一项练到很轻松自如了,才可以进入下一项的练习。在这个过程中,对余光失控不要强制性纠正。根据强化理论,如果紧张时太在意身体的紧张反应,相当于在强化自己的紧张行为,使其一步一步地加重;而当我们不去管自己的紧张反应時,由于得不到注意和强化,紧张反应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退。我鼓励他:“要相信,人的能力是在实践活动中经过锻炼而逐渐培养起来的,社交能力也是如此。”
第三,放松入静训练。在我的指导下,小亮很快学会了放松入静的方法:找一个没有人打扰的安静地方,舒适地坐下来,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来到一个青山环绕、绿树成荫的幽静地方,心境变得平和起来。现在开始放松,从头部、颈部、手臂、胸部、腹部、背部、臀部、大腿、小腿、脚部依次想象变松变软……每天至少一次,通过经常性的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自己的身体,有助于克服紧张的反应。
第四,镜子技术。我要求小亮每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站到镜子前面,看着镜中自己的眼睛,对自己大声说道:“我相信自己可以轻松自如地与别人交往!”“我相信自己一定能避免余光的打扰!”如此反复多遍,同时细细地体验自己内心所发生的变化,感觉自己是否相信这句话。该方法对增强信心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第五,阅读名人传记。阅读名人传记,用他们的成长和成功经历激励自己,是青少年成长的催化剂。在我的引导下,小亮先后阅读了海伦·凯勒、林肯、福特、拿破仑等人的传记,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我改变的信心明显增强。
经过两个月的心理辅导,小亮的余光恐惧症基本消失,可以正常地上课了。
【编辑:陈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