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校生传统文化素质状况研究
2018-12-08刘佳浩刘耀泽
刘佳浩 刘耀泽
摘要:为了全面了解我校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水平,分别从文化思想、文化方法、文化知识、文化精神、文化实践和文化影响这几个角度切入进行调查,数据显示,学生整体人文素质水平偏低;在人文精神和实践中,总体来说较为积极正面,但也存在着爱国不知如何去爱,和个人品德修养亟待进一步提升的现象。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招生工作 分析 建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17-0040-02
传统文化素质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水平。因此,全面了解在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状况,利于大学生学习。因此,对我校在校的学生进行了一次覆盖全校多专业的调查研究,以期对当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状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一、基本情况
此次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随机发放问卷33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回收的有效率为90.9%,具体见表1: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素质情况
本次调研从性别、专业、宗教信仰、年级和生源地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中仅有7.4%有宗教信仰,92.6%无宗教信仰,说明高校大学生绝大部分坚持无神论的观点,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
传统文化素质是指在获得传统人文知识和人文体验基础上形成的精神态度、人格修养和心理品质,主要通过文化知识水平、文化思想水平、文化方法、文化精神和文化实践及文化影响这几个方面来衡量传统文化素质。
根据传统文化素质的特点,将之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文化知识、思想和方法,以计分的方式,共20题共53分;第二部分则包括文化精神、实践和影响,以描述分析为主,共13道题。表1中,在文化思想、方法和知识这三方面,我校学生的分值整体偏低,可见在校学生的传统文化素质偏低,需要在今后的学习和课堂中不断加强和提升。
(1)文化知识。文化知识是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文学知识、文化常识、历史知识、地理知识和艺术知识等等。一共设有10题,24分,在文化知识、文化思想和文化方法的总分值中比重为45.3%,平均分16.86,平均得分率70.25%,它的标准差在三者中最大,为5.127,表示此项得分的分值分布离均值16.86较远,分数差别较大,不够集中。
(2)文化思想。文化思想主要表现在对思想体系或者派别的认识水平、对不同民族文化传统特点的认知水平和对基本思想流派或文化传统的逻辑推理等方面。[1]在问卷调查中,根据人文思想的内容设计了5题共14分,在三项总分中的分值权重为26.4%,其平均分是9.31,平均得分率为66.5%,为三项中得分最低的一项。其标准差才2.981,表示分数相对集中,靠近均值。
(3)文化方法。文化方法主要指在长期的文化活动中形成的并被广泛认可的、获取文化知识的途径和提炼人文思想的方法。在文化方法的测算中设计了4题共15分,分值所占比重为28.3%,问卷调查此项的平均分为11.98,平均得分率为79.87%,为三部分中得分最高项。其标准差也不高,才3.327,显示文化方法的分数相对比较集中,都比较靠近均值。
从表2中可看出,将所有分值进行标准差处理后,显示总分的标准差值最高,为9.656,说明所有调查数据的总分距离平均分38.11的上下差距最大,分数分布不均匀;其中文化思想的标准差值是最小,为2.981,说明学生在此项上的得分比较集中,都靠近平均分9.31。
(4)文化精神和文化实践。文化素质的核心体现和表现为文化精神和文化实践,两者相辅相成,人文精神需要人文实践来验证,人文实践体现人文精神。问卷调查中此项内容包括8道题,分别从爱国精神、公民意识、品德修养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数据显示,高职大学生的爱国思想较明确,立场也足够坚定,如在“对不利于国家的网络言论你的态度”中,95.6%给予正面回应,在“是否会唱国歌”中明确表示会唱的占87.2%。因此,高职大学生的主流立场是非常明确的。
然而,尽管高比例数据显示大學生都是爱国的,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却存在困惑,在“对不利于国家的网络言论中你的态度”中,“采取积极的回击行为”占45.1%,“心中介意但不会说什么”占50.5%,“无视”为3.9%。由此可见,大学生对于自身行为的正确性与否模糊不清。在选择“决定人生理想的主要因素”中,按照比例高低依次为“自身兴趣、社会的需要、父母的决定、利益的影响、师友的建议、榜样的示范”,其中“榜样的示范”占比最低为16.9%,可见道德榜样及榜样所承载的人文精神对大学生的正能量影响在当今社会高度缺失。
同时,对于自身的公民、规范意识也有较强的认识,对于“是否主动捡起垃圾扔进垃圾桶”的选择,有97%的学生具有这个意识;“是否会遵守交规”一项中,有79.9%的学生选择了“会”;“旅游中是否会留下‘到此一游类的印记”,数据显示有高达96%的学生明确表示不会。
在体现个人品德修养的文化实践方面,比较积极正面,但存在犹豫的现象,如在“遇到校友求助时”,选择主动积极给予帮助的学生为30.1%,谨慎帮助的学生占66.8%,直接无视占2%;而在“看见老人摔倒是否会扶”一问中,有41.2%明确表示会扶,41.9%选择不一定,要视情况而定。可见,学生们在考虑个人品性时,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和保守性。
(5)文化影响。文化影响除了外向型影响外还有一种内向型文化影响。本问卷重点调查内向型影响,因为关注的是个体人文素质的养成过程,而非仅仅结果。本次问卷主要从重视度、文化知识获知渠道和理想及成功要素等方面进行文化影响调查。
对于获取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79.4%的学生是认可的,但仍有2.8%的学生认为不必获知或无所谓。至于获知的渠道和途径,90.1%通过网络,89%通过课堂或者讲座,75.6%通过书报杂,69.2%通过电视。因此,信息社会让学生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但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信息碎片中拼出全貌,仍然需要进入课堂来学习。
对于“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进行数据加权处理后,得出“健康”占76.7%,“家庭”为65.4%,“知识”占50.9%,“事业”占44%,最后一位是“财富”仅为37.7%。可见,大家均把“健康”“家庭”和“知识”放在比较重要的位置。
参考文献:
[1]黄翠萍.福建省大学生人文素质调查报告[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5):108-112.
责任编辑:张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