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擊超強颱風 凸現當局“以民為本”施政理念

2018-12-08粵關懷

澳门月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群眾崔世安人員

粵關懷

今年第22號超強颱風“山竹”在菲律賓一番肆虐,造成該國至少95人死亡,超過160萬人受到影響。這個讓人心驚膽戰的“風王”於9月16日逼近澳門,威力超去年“天鴿”。本澳最高掛十號風球且持續九個小時,狂風暴雨,險象環生。面對如此兇猛的超強颱風,全澳上下戮力同心,嚴陣以待,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市民的生命安全,減少經濟損失。期間,湧現出許多感人至深的事蹟。我們看到了以行政長官崔世安為首的特區政府官員高度重視,組建團隊攻堅,靠前指揮,凝聚強大的民防合力;我們看到了消防、海關、司警等公職人員奮戰在一線,“逆風而行”,成為攻堅克險、應急救援的“中堅力量”;我們也看到了全澳市民在風災中互幫互助和守望相助的感人畫面。天災無情,人間有愛!這一仗抗擊“山竹”,真正展現了自強不息、包容共濟的澳門精神。

嚴酷的颱風考驗政府執政的成熟度。在幾乎同等級別的颱風災害環境下,人們自然而然會把今年的“山竹”與去年的“天鴿”相作對比,以兩者帶來的後果審視政府的工作成效。如果說去年“天鴿”的慘重損失,是因之麻痹大意、思維懈怠、盲目應對所至,那麼今年“山竹”一役,則是一年的痛定思痛,吸取教訓,不斷完善了民防體系和抗災減災機制:政府職能部門防範措施到位、災情資訊發佈準確、人員撤離及時、救援力量準備充分,以及災後複建行動迅速,從而取得抗擊“山竹”的理想效果。面對“山竹”來襲,在行政長官的正確領導下,政府各級部門始終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提早謀劃、科學研判、果斷決策、嚴密部署,帶領全市官員和市民打了一場漂亮的抗擊颱風硬戰。可以說,經過去年“天鴿”的慘痛洗禮,政府在應急抗災方面運作得更加流暢,更加從容,更加有效。

毋庸置疑,政府的高效運作緣於執政理念的轉變。這種理念首先是要求執政者將人民放在何等位置。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領導層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強調人民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明確新時代下,“以人民為中心”的執政理念。回顧行政長官崔世安新春獻辭所稱,當局將重視民生所需,堅持“施政為民,以民為本”信念。相信這種意識已慢慢傳導到澳門的政治生態中,成為澳門當局的執政基因之一。這種執政理念、執政邏輯,本質上闡明,只要是群眾的事,就是全局之大事。把人民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掛在心上,為群眾解難事、做好事、辦實事,讓群眾看到政府的誠意和行動、結果。這樣才能取信群眾、凝聚群眾,真正達到“官愛民,民擁官”、“官民魚水情”的和諧。今次抗擊“山竹”,面對依然嚴峻的颱風形勢,以行政長官崔世安為首的政府各級官員展現出勇於擔當,責無旁貸的品格,著眼最惡劣的天氣,做好最充分的準備,始終堅持把市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奔走疾呼,歷史性首次啟動“颱風期間風暴潮低窪地區疏散撤離計劃”,通令全澳停課停工停業,從“經濟至上”的思維轉而“以民為本”,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是故,即便在“風王”淫威下,澳門仍實現了“人員零傷亡”。

其次,當局更加強化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正視問題,不避不等不拖,實打實地解決問題,抱著堅定的信心迎戰“山竹”。在一系列防颱風工作上,從颱風預警、居民撤離、啟動避險中心、關停通珠口岸、協調免費車位、協調博企停業等。逐個問題逐個問題破解,打開防風抗災的工作局面,使整體行動保持良好的態勢,充分發揮好減災救災綜合協調職能,摒棄過去令人詬病的“拖拉扯皮”思想。政府各部門及民防架構協同配合、相互補位,有力地推動各項工作部署落到實處,根據“山竹”各階段特點第一時間謀劃部署。災害當頭,有了行政長官的果斷決策,全體公職人員的高效執行,從而在風雨中撐起市民的“主心骨”,消除市民對超強颱風的恐慌恐懼情緒,讓市民與當局達成一致的抗災認識,全力支持並配合政府統一部署,積極開展互幫互助行動,譜寫官民齊心,眾志成城,搏擊“風王”的壯歌。

澳門由於地緣因素,連年遭遇颱風光顧。針對颱風的應急處置,不僅考驗澳門防災減災工作體系,更考驗澳門政府的執政能力。儘管在這次抗擊“山竹”的行動中,政府仍然有許多尚待改進的地方,誠如行政長官崔世安所言,要不斷完善澳門防災減災工作體系,加強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時刻枕戈待命,居安思危。同時,我們也看到行政長官崔世安為首的政府正通過不懈努力,密切團結全體澳門市民,發揮習近平“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重要論述,傾聽市民呼聲,解決市民所需,從而提升社會對政府的施政信心。在澳門回歸祖國近20年的關鍵節點,相信這些施政策略將有利於引領澳門發展新上一個臺階,再創輝煌。

猜你喜欢

群眾崔世安人員
完形填空一则
跟踪导练(四)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3
各界群众前来省作协吊唁陈忠实先生4
崔世安:把自己打造成名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