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头十年大学校园小说创作“乱象”谫议
2018-12-08吴延生
摘 要:大学校园小说创作始于1917年江苏女作家陈衡哲的《一日》,继之20年代陈白尘的《漩涡》,30年代叶圣陶《英文教授》进一步铺垫,终于迎来40年代钱钟书《围城》的里程碑之作。50年代康式昭、奎曾的《大学春秋》与程树榛的《大学时代》弘扬了满满的正能量。新时期以后,大学校园小说创作多以“审丑”的姿态出现。21世纪的头十年,这种书写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作者们以剥皮见骨的冷峻笔法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深处的丑恶,以引起全社会疗救的注意!
关键词:当代小说 大学校园题材 “审丑”表现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江苏‘学院题材小说研究”(项目号:15ZWD003)、淮阴工学院社科研究课题“‘大学叙事观照下的大学校园文化研究”(项目号:16HGS009)的阶段性成果,项目负责人:吴延生
21世纪头十年,大学校园小说或标榜为现实主义力作,或标榜为青春文学,充斥着图书市场。这一时期出现的大学校园小说不胜枚举,仅以长篇为例,有邮亭的“北大三部曲”(《北大女生》《北大男生》《北大先生》)、张者的《桃花》《桃李》姊妹篇、史荣生的《所谓教授》、朱晓琳的《大学之林》、石盛丰的《教授横飞》、王守亭的《大学故事》、汤吉夫的《大学纪事》、李冬莉的《大学无故事》、王梅的《中戏女生》、秦文君的《大一女生》、孙睿的《草样年华》、江南的《此间少年》等等。这期间江苏大学校园小说创作出现了葛红兵的《沙床》、黄梵的《第十一诫》、宋浩浩的《双山》、裴文的《高等学府》等。经梳理觉得有必要做简要的分析。
一、自然流露的創作倾向
浏览21世纪头十年的大学校园小说创作,很少再关注纵向的历史,而是更加贴近校园生活,写校园内的情爱、名利的争夺,因而校园气息更浓,时代感也更强。作品数量之多更是说明大学校园小说具有广阔的市场,而市场便是生命力的一个表征。“研究新世纪大学校园小说的创作,不难发现,大学校园小说其实并没有太多的创新和突破之处,基本上是沿着八九十年代开创下来的路子继续往下走。” [1]大量的文本流露出基本的创作倾向。
(一)创作身份的日渐复杂
在小说创作主体上,主体队伍愈加庞杂。既有生活在大学校园的学生,如时为北大研究生的邮亭;也有大学教授或教师如葛红兵、黄梵、裴文、史生荣、王守亭等,更有大学的管理者,如汤吉夫。江苏大学校园小说作者主要为大学教授如出生南通现为上海大学教授的葛红兵、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诗学研究中心教授黄梵、南京大学女教授裴文等。也有社会上的一般作家或写手,如宋浩浩、孙睿等人。没有新的成分加入,但是主体队伍的身份却日渐混杂,因此也带来了当下校园小说的散点透视,众声喧哗。
(二)创作内容的日渐芜杂
在小说内容上,主要是延续90年代象牙塔崩塌,大学校园遭遇的生存困境。一方面,不乏青春校园的书写,以校园里的爱情的困扰和学习的无聊为主要关注对象,点滴记录青春成长中遇到的疼痛和欢喜,如《北大女生》;另一方面,“白天教授,晚上禽兽”的教授们之间钩心斗角、腐化堕落、学术坍塌的斑斑劣迹记录在案,更有对大学体制弊端的揭露和批评,如《大学纪事》《高等学府》。以《沙床》为例,作者以自叙传手法讲述了一名教授和他的学生以及多名恋人之间复杂的情欲故事。小说以伤感的笔触深入师生恋、群恋、派对恋等情色关系,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及城市部族的精神状况、生存状态作了深刻的描写和大胆的披露。综合观之,内容方面也是旧有题材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再演绎、再言说。
(三)创作手法的日渐老旧
在表现手法或小说叙事上,也没有过多的翻新。现实主义是传统,荒诞的现代主义早在80年代初露端倪,后现代主义解构生活的手术刀也进入新世纪头十年的大学校园小说。像江南《此间少年》将金庸小说人物搬到大学背景之下,演绎一段校园内的江湖爱恨情仇,虽有新意,但紧随而来的却是跟风似的拙劣的模仿,令人生厌。
二、深层暴露的校园“乱象”
21世纪头十年的大学校园小说在题材上以考察、反思校园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为主。“审视江苏‘大学叙事,它们不仅敢于亮‘丑,还基本聚焦于‘南京这座历史古都,书写大学心灵史,具有很强的传记色彩,追求的是个性。” [2]
(一)身份异化
大学校园呈现混杂局面,校园知识分子深陷身份危机。
如果说90年代校园呈现出来的是欲望的横流,那么当下的校园则是混杂的又一空间;如果说90年校园知识分子身处生存困境,或逃离象牙塔,或加入生活,那么当下的校园知识分子则深深地陷在身份认同的危机之中。如同张者《桃李》一文中建构起来的开放而又混杂的校园:做学问与办公司并行,教学与揽生意同步,教授、学生与老板、打工仔并存,法律的权威教授无法通过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同时却又最懂得钻法律空子。校园成了生产知识经济的劳动场,享受欲望的消费场,放逐灵魂的牧羊场,共存而彼此不相干扰,呈现出混杂的局面,而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校园则被挤压到最低。校园已经不成其为校园,而是金钱、美色、权力、背叛等交织起来的混杂空间,借用后殖民的理论话语,即“第三空间”。在这样一个混杂的空间里,我们惊异地看到,校园知识分子灵活地游走于各种角色符号之间,适时地穿戴上合适的面具和服饰,登台表演,角色反差之大,转换之快,令人咋舌,而却不自知,如《桃李》中的邵景文教授,在学生面前充当导师,私下里却又是学生口中的老板;在家里是体贴的丈夫,别墅里却又是情人床上疯狂的野兽;学校里是法学院的著名学者,校外则又是律师公司的老板……邵景文的身份是多重的,混杂的,但他自己却并不觉得有什么认同危机可言,反而在各种身份面前游刃有余,活得有滋有味。而这恰恰是最大的危险。处在身份认同危机漩涡却不自知,最终死在万柳公寓的大床上,被漩涡吞噬。相比邵景文教授,其诸位弟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与导师之间是一种劳动与雇佣劳动的关系,与师兄弟之间,则又充满了钩心斗角,即便是谈个恋爱也是以猎艳的姿态出现,或者是出于难以排遣的寂寞。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谈的不是恋爱,是寂寞。”
再如史生荣《所谓教授》中亦官亦教授,所谓官员教授的白明华,自知学术水平不够格,然而热衷抢夺课题和经费,挂个领导之名却不干实事,具体的学术任务都交给了他人。如此破坏学术体制的白明华,在官员和教授之间,左右逢源,二者相得益彰。而刘安定教授,人却不如其名一般安定,内心躁动不已,对同事何思秋充满了猎奇,对官场充满了向往。为了拥有校长助理等权力,刘安定不惜与白明华同流合污,出卖自己的学术成果,甚至人格。“一天接连有两位官员求自己办事,刘安定突然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是个官了。”在别人的有求于自己中得到了迟到的满足,而原本的教授身份在官员身份的侵袭下,被挤压到最低。
校园知识分子亦官亦商亦学者,白天道貌岸然,晚上禽兽本性,沉沦于繁多而复杂的身份之中却又游刃有余,转换自如,这是有别于90年代的。除上述小说外,还有很多大学校园小说对此有所揭露。作者无论是现实主义的刻画还是现代主义的荒诞诡谲,都力图解构掉校园的神圣生活,将其拉下神坛,都力图对扣在脸上的面具——身份,做出批判和思考。这是一种不甘沉沦的反抗的姿态,力图消解掉校园知识分子身份危机的漩涡。其实,造成校园知识分子身份危机的,不是别的因素,正是日渐浮出地表,赤裸裸的劳动力与消费者的关系。在这期间校园里,师生之间的关系,随着老板一词的普遍流行,简单化为学生付出劳动,老板给予报酬,然后学生转身消费掉这一过程。劳动力与消费者这二重身份,其实是每一个人之所以为人的最底层的规定性,至于教授、学生、商人、官员等身份都是建构在劳动力与消费者的基础之上,甚至于大学校园也是建立在这一结构之上。若没有学生的缴纳学费在先,何有老师传道授业解惑在后?是以,反抗校园生活,反抗身份认同危机,就必然会触及到“劳动力与消费者”这一底层身份结构,而反抗这一底层便意味反抗人之所以为人。是以,这样的反抗是困难的。
(二)人性蜕化
从古至今,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们都鞠躬尽瘁,在大学这座知识的圣殿里,他们是知识的传递者,是道德标准的代表,他们本应起到表率作用。但是黄梵《第十一诫》没有太多地描写这些,反而把重点放在对性的描绘上。一些老师和学生却打着知识与道德的名义,背地里做出极其卑鄙和恶劣的行为,小说把师生的正常思维完全颠覆:教授的官本位、学术泡沫化,自以为是、假清高、推卸责任、偷情、猎艳、沉迷肉欲;年级主任的阴暗、卑琐、空虚、无原则;女编辑的做作、矫情、肤浅、世故、媚俗、势利;学子们之间的相互争斗、取笑、暗算、权衡、排斥、挤兑……老李长期蹲在女厕所窥探被人发觉传为笑柄,马厉为留校投其所好为年级主任提供性贿赂,而教授夫人则完全是个性欲的符号,就连唯一具有亮色的主人公姜夏最后都莫名其妙地沦为教授夫人的性玩偶……這种极富讽刺意味的反差,反映出了在大学这块美丽的面纱下面,学院体制内翻云覆雨、尔虞我诈、色欲迷离的众生态。
裴文的《高等学府》写了第一届工农兵学员尚金堂为摆脱贫穷的家境,寒窗苦读,靠自己的实力当上了东方大学有名望的文学院院长,但他不甘心就此作罢,膨胀的欲望使他更加贪婪,他在权与钱之间循环。他和杨小兰,一个是大学的教师,一个是管理者,却背叛了自己的妻子和丈夫。李崇霄和他的学生梦飞由开始的师生恋到婚外恋直至最后的乱伦而破灭,最终梦飞自杀,李崇霄出家。教授是知识的权威,他们中的一部分却变成了“叫兽”,显示了人性的低级欲望。《高等学府》充满智慧,用大时代的变迁作背景,以细腻的笔触与独特的视角,抓牢了高级知识分子那些猥琐的灵魂予以暴露和剖析。
“总之,在草木葳蕤鲜花绽放的校园小说园地里,以书写一个祛魅时代的教育为宗旨的孙春平的校园小说,正彰显着校园小说的另一种颜色。” [3]孙春平的“另一种颜色”的书写,正是众多大学校园小说作者特别是江苏作者自《围城》独有的幽默冷峻的风格的承续和担当。因为这种担当不仅是一种“暴露”,更是对校园正义回归的呼唤!
参考文献
[1] 吴可.新世纪大学题材小说无深度化写作简析[J].文学教育(上),2015(3).
[2] 吴延生.江苏视阈的探究 校园文化的扫描——从地域视角瞥现江苏“大学叙事”[J].安徽文学(下半月刊),2018(5).
[3] 韩春燕.校园生活的另一种书写——关于孙春平的“校园小说”[J].当代作家评论,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