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诺奖得主的思维模式对企业创新的启示

2018-12-08柳进军

中关村 2018年9期
关键词:中关村显微镜光学

柳进军

2018年8月,笔者参加了以“共享全球智慧,引领未来科技”为主题的世界科技创新论坛, May Britt Moser等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分享了他们的研究经历和最新成果,为企业创新带来了重要的启示。

Moser夫妇自1980年开始研究大脑功能,1990年前后,他们发现海马体和内皮层对空间记忆有重要作用。之后Moser夫妇开始利用传感器追踪小鼠海马体中各个细胞的变化,直到2005年,他们发现四类与情景记忆有关的细胞:方向、速度、位置和网格细胞。他们对不同类细胞进行标记,并利用大数据统计分析形成各细胞的活动图谱,最终破解了几类细胞之间的协作机制。

Stefan Hell是一名物理学家。1873年,Ernst Abbe曾指出光学显微镜分辨率具有极限(即阿贝极限),并获得物理界广泛认可。1981年,Hell开始研究如何提高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10年后的某个周六,他突然从光学量子理论中得到灵感。他先利用光脉冲激发0.2微米区域内的所有荧光分子,但是这些分子同时发光,显微镜中只能看到模糊的一片。这时候,再反向发射一种甜甜圈形状的激光将其照射区域的分子荧光消除,就可看到中间的荧光分子。Hell的这项发明打破了阿贝极限,使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提高了几百倍。

从以上两个例子不难看出,尽管学科有差异,学者们做研究的思维模式却有相似之处。第一步是微化,一个宏观的事物往往不好研究,当把它不断抽丝剥茧到一个细胞一束脉冲时就变得容易操作了。第二步是聚化,事物无限细分导致的结果是不容易找到宏观规律和趋势,这时候可以利用大数据等新技术方法把大量单个现象聚合到一起归纳、总结规律。第三步是突破,就是在那些细微的点上形成新的认识或问题解决方案。

学者们的突破方法大致可归结为以下四种:一是持续思考,大多数时候我们无法在接触到问题的第一时间就找到突破口,但是在不断自我追问和深度思考后,我们更容易逼近其本质且更有可能灵光乍现;二是推翻假设,科学研究总是以前人的理论为基础,这在无形中给研究设定了一些假设,在这些假设条件下获得的研究成果通常是保守的,而推翻假设获得的成果才可能是开拓性的;三是联系,有些问题学者们在本领域苦苦探寻无果,卻在其他领域的同类问题上找到了答案,比如朱棣文借住肺部隔膜的工作原理解决了电极反应过程中产生气泡的问题。四是逆向思维,大多数人的思维是正向的,正因为如此,那些疑难问题继续采用常规思维去解决仍可能不得解,这时候倒过来思考可能会使问题简化。

研究发明和企业创新看似不同,但他们都是认识和改造事物的过程,学者们的思维模式对于企业创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中关村企业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利用学者思维提升企业创新的能力。

一是通过微化找到创新载体。创新是泛化概念,企业创新一定是要把目标不断拆解,模式创新要细化到每类资源每个利益相关者上,产品创新要细化到每个零件每个构造上,组织创新要细化到每个部门每个流程上,只有这样,创新才更有可能实现。

二是通过聚化掌握产业大势。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使我们获取信息、判断分析的能力不断提升,企业要在此基础上,清楚了解本产业的发展趋势,持续关注本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持续结合自身的业务和产品思考应变解决之道。

三是拆掉思维的墙以寻突破。企业要拆掉思维的假设之墙,领域之墙、规则之墙,在接受大量的知识教育、在某一领域从事长期工作后,思维和决策常常会被无形地限制,“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就是这样的限制。事实上这些限制都是人为的,当我们拆掉这些限制,换种思考方式或方向就会打开一个全新的局面。

与人类数百上千年的科学探索史相比,企业创新仍然年轻,尤其是对于中关村这一全球新兴的科技创新中心而言,区内企业更要主动向科学工作者学习研究和创新方法,要培养十年磨一剑的坚持,也要培养独辟蹊径的思维和勇气,带领中关村在全球创新发展中屹立潮头。

猜你喜欢

中关村显微镜光学
滑轮组的装配
光学常见考题逐个击破
显微镜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显微镜下看沙
显微镜下的奇妙微生物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光学遥感压缩成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