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AI工程师”诞生记
2018-12-08张越
张越
AI自动填词作曲、自动驾驶汽车、自动诊断农业病害……
这不是发生在2050年,而是参加“2018年全球高校学生DeeCamp AI训练营”(下称DeeCamp)的300学生的作品展示。
8月23日,DeeCamp在北大举行闭幕式,经过层层评比,来自全球高校的300学生组成的28支队伍选出了8支优胜队伍。此次DeeCamp吸引了全球600多高校,7000多学生角逐300个培训名额,录取难度超过哈佛顶尖名校。在5周的时间里,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创新工场CEO李开复、深度学习大牛吴恩达领衔的明星导师对学生们,以及近20位国内AI技术界的行业大牛老师循循善诱,这些学生迅速成长为如今炙手可热的未来AI工程师。
DeeCamp是全球规模最大的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的一部分。三周前,一群来自全国高校的100位老师也在北大进行了专门针对老师的理论课程培训并结营。此次“2018年中国高校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由教育部、創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北京大学联合主办,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协办。主办方希望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培训,希望能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建设。学生还能获得加入知名AI公司实习、就业的机会,打造全球最大规模AI人才培训计划。
最酷炫:自动驾驶项目夺得“DeeCamp 2018之星”
你能想到AI可以自动填词做曲,也可以玩出自己的嘻哈风格吗?
在网络上跟你答疑解惑、嘘寒问暖的不是帅哥美女,而 是AI?
无人驾驶的汽车,能更智能、高效、安全的行驶在路上?
更有甚者,AI还能用来诊断农业病虫害?
这些很科幻的场景,正是DeeCamp训练营的300位学生项目展示作品。7月24日开营,8月23日结营汇报,总共历时5周,来自85高校的的300学生分成28小组,各自展示了自己的AI 展示项目。最终8个团队经过根据全体产业导师和学术导师的评分以及结合DeeCamp的全程综合表现,获得了最佳技术奖、最佳应用奖、DeeCamp 2018之星等8项大奖。
获得“DeeCamp 2018之星”的是孙逸潇为组长的自动驾驶项目。孙逸潇来自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其他组员分别来自北大、复旦、北师大、华科、同济、哈工大等顶级名校。该项目训练并建造出了一辆与真实无人驾驶汽车拥有相同技术架构的“缩微版”小车,探索了无人驾驶在未来物流、交通等领域的巨大应用潜力。评委会认为,对于完整机器人技术栈的准确理解,以及高效、高质量的软硬件系统整合能力,短短时间内,打造出来端到端训练的、拥有硬件平台以及完整技术栈的自动驾驶设备,体现了AI人才在工程领域的最佳实践路径。
东北大学张林峰领衔的“AI有嘻哈:自动写歌词”项目则夺得了“最佳DEMO”奖。团队成员来自清华、北邮、北交大、中科院大学等。评委会认为,该成果项目让现场欢乐开怀,有趣的基于图灵测试理念的评估方法,AI算法与嘻哈歌词内在规律的有机整合,最终打造了一个既有吸引力,也能彰显AI未来价值的出色项目。
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说,8组优胜学生的作品,可以体现当今人工智能前沿发展趋势,展现这些团队每位成员的技术与工程实力的演示性项目,其方向涉及机械臂3D视觉系统、3D人体关键点检测、自动驾驶、多摄像头行人轨迹检测和行人动作分析等挑战性的工程问题。
“这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次成功的实践。”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高松院士说:“相信同学们通过这个平台不仅获得了知识、能力和宽阔的视野,也希望你们返回自己的学校后,能把在DeeCamp中的所学所想带给更多的人,在以后的AI学习与研究实践当中能应用今日之所学,扩展今日之所学。”
教育部国际司副司长徐永吉表示,“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是为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服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家战略的新型人才培养项目。未来,该计划将进一步扩大国际师资的引入力度,联合更多高校和企业共同参与,打造成一个中外教育国际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的公共平台,为中国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真正产教融合的人工智能培训项目。衷心希望通过该计划的实施,进一步提升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力,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为我国人工智能发展培养更多高端研究型和应用型人才,助力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升级。
最难进:7000人抢300名额,
录取难度超过哈佛
参加Deecamp的学生有多牛?除了上面Demo做佐证外,正在举行的世界顶级技术峰会2018年度KDD(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大会,在空气质量预测赛道全球第一团队中,罗宾理和张前前都是今年Deecamp学员。
今年有近7000名本科、硕士、博士学生报名申请,并在经过申请材料审核、在线笔试、视频面试之后,300人脱颖而出。
DeeCamp官方披露,今年报名中,包括全部C9高校,除医学院外的全部985高校,学生来自全世界600多所高校。
本硕博比例:本科53.55%、硕士39.24%、博士7.21%。其中85.97%的同学曾经学习过AI相关课程,67.33%的同学有参加AI比赛的经历,18.95%的同学拥有科研经历。男女比例7:3。
最后经过挑战不小的笔试、面试筛选,300人从近7000人的海选中赢得DeeCamp席位,录取率4.28%——比哈佛创下新低的4.6%录取率还要低。
如果按照录取结果高校排名,DeeCamp录取人数排名Top 20的是:北大、北邮、南大、北航、清华、厦大、西安交大、武大、上海交大、华科、西电、复旦、东北大学、哈工大、北理工、中山大学、同济、西北工大、山大、电子科大。
当然,能亲自得到John Hopcroft、李开复、吴恩达这样的AI大牛直接授课,也是让这些学员从五湖四海而来的核心原因。
为了做好DeeCamp和教师培训,早在今年2月,联合主办方就召集了全国计算机相关专业Top 50高校院长座谈会,探讨中国AI人才的培养和机制建立。4月,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正式启动,当时定下的小目标,希望为高校500名老师、5000名学生,将此打造为最大规模的AI人才国际培养计划。据主办方介绍,此项培训为公益项目,教师、学生培训结业后会获得教育部、创新工场、北京大学三方盖章的结业证书。
最实战:1周大师知识课+4周实战动手,培训能快速对接产业的AI工程师
在DeeCamp AI训练营班主任、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看来,这些学生在五周时间内所完成的成果展示都是最前沿的AI研发领域。虽然这些演示项目离工程化、产品化仍有距离,但短短五周内,无AI经验的高校学生,就实现了这些演示项目的开发,证明这个应用型AI人才培养模式可行。
学生们的成果展示如此精彩,也跟课程侧重动手能力,学术+产业“双导师”的培训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王咏刚介绍,本次DeeCamp训练营继续突出产学研相结合的特点,1周集中知识课授课+4周实践课动手实践。
知识课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强化学习、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机器人与自动化、自动驾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各项前沿领域。
完成知识课学习后,学员会被分成AI实战项目组,接受来自产业一线的15个实战课题方向,其中既包括机械臂3D视觉系统、3D人体骨架点检测、自动驾驶、多摄像头行人轨迹和行人动作分析等技术含量十足的课题,也包括AI自动作词作曲、AI电影推荐、AI打即时战略游戏等娱乐性较强的课题,还包括农作物病虫害检测等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课题。
实战课的课程比例占到整个训练课程80%,结营的主要考核标准就是项目展示,只有通过考核才能拿到结业证书。
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最为重要的实践项目训练部分,实践课题方向完全由来自前沿人工智能企业的科技人员精心设计,既紧密结合企业在工程和商业实践上面临的实际挑战,也充分考虑相关技术的前瞻性和可扩展性。
“DeeCamp AI训练营希望培养的不是纸上谈兵的人,而是既懂理论更能动手实践的AI人才。”王咏刚说。
最大咖: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李开复、吴恩达明星导师加近20位行业大牛
为保证学员的训练质量,DeeCamp AI训练营的实战课程项目小组,每组学员为10人左右,每组配备学术+产业“双导师”。
从课程表来看,恐怕也再难有第二个如此星光熠熠的AI夏令营了。
据介绍,DeeCamp AI训练营的导师團队包括学术大咖和产业大牛两个序列。其中学术大咖是图灵奖获得者John Hopcroft、深度学习大牛吴恩达领衔的来自康奈尔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悉尼科技大学、北京大学等顶尖高校的学者。
产业大牛阵营则是创新工场CEO开复老师领衔的来自创新工场、美团、知乎、旷视、美图、地平线机器人、景驰、猎户星空、科大讯飞、Google等顶尖公司的产业专家。
DeeCamp AI训练营的参与学生表示,对于国内的普通大学生而言,这些AI导师平时能见到一位都非常不容易,更别提同时接受这些学术和产业大咖的连续辅导,能加入到这样的项目,非常幸运。
王咏刚表示,关于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和产业界需求的时间差,产业界包括BAT、谷歌、Facebook这样的公司在招聘人工智能人才方面都非常紧迫,市场需求非常大。但即使谷歌招到顶级AI计算机系学生,如果去做实际的工程项目,还是有一段成长的过程,时间差客观存在。
最前瞻:打造中国高校AI培养体系实验田,未来扩大城市覆盖、产出AI 标准教学计划
人工智能是一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交叉性特色的学科。而在高校现有的学科体系下,人工智能专业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目前大多是散落在其他多个一级学科中。
以前的人工智能人才散落在计算机、控制、统计等专业的几门课程里,结果是几个专业的学生都学到了若干,而拼起来才是完整人工智能人才。从广泛意义上来说,人工智能专业应该按学科特色及其独立性、正统性、完备性来培养人才。
“智能专业课程不是重点学习内容,学时占比也较少,存在着高开低走、碎片化、低水平重复的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北京邮电大学教授杨放春2017年7月接受《光明日报》采访时称。
与此相对照的是,根据高盛《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分布》报告统计,2017年全球新兴人工智能项目中,中国占据51%,数量上已经超越美国。但全球人工智能人才储备方面,中国却只有5%左右。
专家认为,目前,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人才输出供不应求,高端人才储备存在很大缺口。加强AI人才培养更好地适应社会的迫切需求。但培养上不能盲目,一方面,每所学校要根据自己的学科积累,结合自身优势,找准与人工智能相结合的专业突破口,加强学科间的交叉深度融合,另一方面,需要加强产学研的培养。重点建设一批特色专业。
人工智能产业的高速发展正在倒逼高校大力布局人工智能学科建设。
2017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便对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领域一级学科建设提出了指导意见。
2018年4月,在此次培训计划的启动仪式上,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司长许涛透露,教育部将进一步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正在研究设立人工智能专业,推动人工智能一级学科建设。当月,教育部网站发布关于印发《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的通知。《行动计划》提出,未来将形成“人工智能+X”的复合专业培养新模式。
自2003年北京大学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起,目前,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达50余个,与人工智能相关的“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人工程“等专业也愈加受宠,国科大、南大、西安电子科大、重庆邮电大学等高校也选择成立专门的人工智能学院。
教育部表示,希望通过此次项目实施,达到进一步提升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能力与水平;进一步建设完善中国高校人工智能学科体系等目标。
“我们希望把这个项目打造成为打造中国高校AI培养体系试验田。”创新工场人工智能工程院执行院长王咏刚表示,本期DeeCamp训练营向着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的规模化和可复制性,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从第一期的36名学员,到第二期的300名学员,DeeCamp已经成功地证明,类似的深度培养计划将不仅仅惠及少数的优秀学生。
未来,DeeCamp人工智能训练营还将有计划地邀请更多的教育培训机构、高校、人工智能企业参与进来,一同将行之有效的人工智能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复制和传播出去,并将评估在北京以外的其他城市落地举办,将AI培训的机会和资源覆盖到更多城市。本期DeeCamp培训结束后,DeeCamp组委会计划将绝大部分实践课题,以及完整的知识体系培训框架,制作成标准化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相关教学资源,并根据具体合作协议,开放给参与相关人才培养计划的高校、企业和培训机构使用。同时,DeeCamp的成功实践,也可以为高校的人工智能相关学科教学提供有益的帮助。高校教师可以从DeeCamp中借鉴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经验,将DeeCamp面向产业应用的教学模式与学科教学中强调知识和理论体系的教学模式结合起来,探索未来人工智能学科教育的新方法和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