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规律探析

2018-12-08李玥鑫王正飞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数据挖掘

李玥鑫 王正飞

摘要: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文献中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选穴规律,为针灸临床提供数据理论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期刊数据库(WF)、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从1966年1月-2018年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文献,根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严格筛选后,提取纳入文献中的针刺处方,建立数据库。采用Python 3.6、Gephi 0.8.2对数据进行描述分析和关联规则建模分析以及词云图与网络关联图分析。结果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選取腧穴主要为足三里、中脘、内关、膈俞、膻中、攒竹、天突;选取腧穴所属经络主要为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包经;选取特定穴类别主要为五输穴和交会穴;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出21条穴对及穴组关联规则和20条经络关联规则。结论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取穴方法有规律可循,数据挖掘中医针刺取穴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可为临床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取穴、配伍规律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新的启示。

关键词:顽固性呃逆;针刺疗法;数据挖掘;选穴规律

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8.05.006

中图分类号:R2-05;R25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07(2018)05-0023-07

Discussion on Law of Acupoint Selection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s Based on Data Mining

LI Yue-xin, WANG Zheng-fei*

(College of Medical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law of acupoint selection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s based on data mining in modern literature; To provide data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acupuncture in clinic. Methods Literature about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s in CNKI, CBM, WF and VIP from January 1966 to January 2018 was retrieved. After strict screening according to inclusion criteria and exclusion criteria, acupuncture prescriptions included in the literature were extracted and a database was established. Python 3.6 and Gephi 0.8.2 were used to perform descriptive analysis, association rule modeling analysis, analysis of word cloud map and network association graph. Result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cupoint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s were Zusanli (ST36), Zhongwan (CV12), Neiguan (PC6), Geshu (BL17), Danzhong (CV17), Cuanzhu (BL2) and Tiantu (CV22). The acupoints mainly belonged to Ren Meridian,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 and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Selected acupoints belonged to Wushu Acupoints and Jiaohui Acupoints. 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 showed 21 acupoint pairs and related association rules and 20 associated rules about meridians. Conclusion There are laws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s. It is feasible for acupoint selection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5A030310312);广州中医药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远志”项目(SKYZ1604)

第一作者:李玥鑫,E-mail: cheersbay@163.com

*通讯作者:王正飞,E-mail: wzf@gzucm.edu.cn

in TCM acupuncture based on data mining. This study can provide data support and new enlightenment for acupoint selection in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intractable hiccups and compatibility rules in clinic.

Key words: intractable hiccups; acupuncture; data mining; law of acupoint selection

呃逆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以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难以自制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证[1]。呃逆一般表现为一过性,当呃逆持续48 h以上则称为顽固性呃逆[2],严重者甚至昼夜不停、缠绵数月。本病常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及入睡,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及精神心理造成巨大影响[3]。现代医学认为呃逆是一种神经反射性动作,其反射弧经第3、第4脊髓颈节,受延髓呼吸中枢控制,且与大脑皮层有关。任何原因使迷走神经的正常兴奋与抑制发生失调而致异常兴奋占优势时,均可引起呃逆[4]。除单纯性膈肌痙挛外,胃肠神经官能症、胃炎、胃扩张、胃癌、肝硬化晚期、脑血管病、尿毒症、胃或食道术后等亦可引起本病[5-6]。现代医学采用膈神经阻滞治疗本病,效果较稳定但存在危险性高等弊病[7]。中医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在疗效和安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现代临床文献[8-9]。本研究收集近50年来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选穴规律,以期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及检索方法

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期刊数据库(WF)、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进行主题词检索。检索词为“顽固性呃逆”and“针灸or针刺”。设定检索时间范围为1966年1月-2018年1月。本次检索时间为2018年1月。

1.2 文献纳入标准

⑴文献类型:针灸临床研究类文献,疗效分析结果均显示有效;⑵研究对象:根据西医或中医诊断标准[10-11]明确诊断为顽固性呃逆的患者;⑶干预措施:以针刺疗法为主,可同时使用其他中西医辅助疗法;⑷具有明确的腧穴处方。

1.3 文献排除标准

⑴重复发表论文,仅纳入1篇;⑵文献中未标明治疗效果;⑶综述类文献。

1.4 数据准备与分析方法

1.4.1 建立数据库 根据文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筛选出有效文献,提取文献基本信息:篇名、作者、单位、见刊时间。处方信息:第一诊断、处方主穴、配穴、手法。文献中针刺处方穴位的描述模式可分为两种:穴位、主穴+配穴。在模式2中配穴根据证型的不同可分为A、B、C等几个类别,据此拆分为主穴+A、主穴+B、主穴+C等处方。将纳入处方进行以上处理,最终得到针刺处方746条,建立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数据库。

1.4.2 数据规范化处理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 12346-2006)、国际标准《针灸经穴定位》和《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建立腧穴信息标准库作为研究穴位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参照[12-14]。对文献中表达不规范、语义模糊的情况进行校正,主要针对腧穴名称调整,如“人中”统一为“水沟”、“天庭”统一为“攒竹”。用函数连接数据库与腧穴信息标准库,在数据库中自动生成腧穴对应的归属经络、特定穴、经外奇穴等字段信息内容。

1.4.3 数据分析与建模 应用Python 3.6编程对数据库中的腧穴和经络的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词云图绘制和Apriori关联规则算法建模分析,并在Gephi 0.8.2中绘制腧穴与经络各自的关联网络图。最后综合中医针刺对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理解,对数据挖掘结果进行讨论。

2 结果

2.1 描述性分析结果

2.1.1 腧穴的频数与频率 本次研究共筛选出有效文献486篇,纳入分析的针刺处方746条,共涉及120个腧穴,其出现频次总计为3761次。其中内关穴频次为563次,占比15.0%;足三里穴频次为510次,占比13.6%;中脘穴频次为417次,占比11.1%,位居前三。总体来看,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膻中、太冲、攒竹、天突、三阴交、合谷、气海、胃俞、内庭、关元、公孙、天枢、脾俞、水沟、翳风、肝俞、丰隆、期门、夹脊穴、中魁、涌泉、太溪、阳陵泉、百会、风池、耳中、扶突、上脘等32个腧穴使用频次均≥15次,共占比90.6%,为高频腧穴(见表1、图1)。其余的88个腧穴共占比为9.4%。

2.1.2 经络用穴频数与频率 纳入研究的120个腧穴共涉及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和经外奇穴。其中任脉频次为941次,占比25.0%;足阳明胃经频次为705次,占比18.7%;足太阳膀胱经频次为598次,占比15.9%;手厥阴心包经频次为563次,占比15.0%。此4条经络位居前四,累积总占比为74.6%。督脉、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阴肾经、足少阳胆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位居末7位,累积总占比约7.0%,多为配穴归属经络(见表2、图2)。

2.1.3 特定穴的频次分析 将120个腧穴按特定穴类别分类统计,其结果按频次降序排列见表3。五输穴和交会穴使用频次分别为887、871,应用腧穴个数分别为24、6个。

2.2 关联规则分析

2.2.1 腧穴的关联规则 用Python 3.6编写Apriori算法对120个腧穴建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探索处方中最常用的配伍形式。本研究设置最大前项数为3,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低规则置信度90%,得出21条穴对与穴组的关联规则。

腧穴配伍关联规则排在第1位的是足三里→内关,支持度61%,代表总体样本数据中此两项同时出现的频率为61%;置信度90%,则代表足三里出现的处方中含有内关的频率为90%。支持度在61%~45%之间的关联规则有3条:足三里→内关、中脘→内关,以及足三里、中脘→内关的关联性最强。置信度最高为97%,支持度为20%、11%与10%的3条规则分别为:足三里、膈俞、中脘→内关,足三里、太冲、中脘→内关,足三里、攒竹、中脘→内关。详见表4。

在Python 3.6中计算腧穴之间的链接频次数据表,将其导入Gephi 0.8.2中绘制腧穴关联网络图,图3为腧穴间链接频次≥100次的腧穴关联网络图,其中腧穴之间有连线提示两者有同时出现在同一处方中,连线越粗说明2个穴位组合出现的频次越高,链接关系越强。图3中可见内关与中脘、内关与足三里、足三里与中脘之间的链接尤为突出。其次是内关与膈俞、膈俞与足三里、膈俞与中脘、内关与膻中。

图3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腧穴关联网络图(链接频次≥100次)

2.2.2 经络的关联规则 对746条针刺处方所涉及的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和经外奇穴的数据行Apriori关联规则分析,设置最大前项数为3,最低条件支持度10%,最低规则置信度90%,得出20条经络的关联规则(见表5)。关联规则支持度在60%~30%之间有4条: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置信度最高为95%,支持度为15%的关联规则1条:足厥阴肝经、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

在Python 3.6中计算经络之间的链接频次数据表,并导入Gephi 0.8.2中绘制经络关联网络图。图4为经络间链接频次≥64次的经络关联网络图。此处把经外奇穴一起纳入便于观察比较。图4中可见手厥阴心包经、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两两之间同时出现的频次最高,链接关系最强。

图4 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经络关联网络图(链接频次≥64次)

3 讨论

3.1 腧穴优选规律分析

本研究发现,临床治疗顽固性呃逆取穴频次前五位分别为:内关、足三里、中脘、膈俞、膻中。关联规则中足三里→内关、中脘→内关,以及足三里、中脘→内关这3条的支持度位居前三,置信度在90%~95%之间。膈俞穴与膻中穴也在置信度与支持度综合得分较高的关联规则中多次出现。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心包经起于胸中,下膈,历络三焦,“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且内关为八脉交会穴之一,与公孙合用,通阴维,系冲脉,调腑气,降冲气;内关穴的生理特点使其具备降逆下气、和胃止呕之功,善治胃心胸疾病,具有镇静止呕、宽胸理气、和胃降逆等功效[15]。足三里穴属足阳明胃经,既为胃经的合穴,亦为六腑中胃的下合穴。《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记载“荥输治外经,合治内府”,《难经·六十八难》云“合主逆气而泄”,均提示足三里穴对胃经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此穴具有调畅胃经经气、和胃降逆的功效[16],对胃气上逆引起的顽固性呃逆有着独特的疗效。中脘穴为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是胃经与三焦经、任脉的交会穴,针刺之可通调三焦气机。膈俞穴是临床治疗呃逆之要穴,研究表明,膈俞穴皮下有进入椎旁交感神经节的神经纤维,刺激膈俞穴可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起到缓解膈肌痉挛的作用[17]。膻中穴为八会穴之气穴,居胸膺中,主一身之气机[18]。从穴位使用数据分析,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主要以和胃、降气为主,同时结合辨证取穴使用,如肝气郁结者可配合太冲、合谷穴,疏肝解郁,行气和胃;胃火上逆者可选内庭、丰隆,清胃火,降逆气;中气不足、气虚失调而逆者,可选关元、气海、天枢,补中益气止逆;肾气不纳者,可选肾俞、涌泉,补肾纳气。《素问·宣明五气论》云“胃为气逆,为哕”,指出呃逆病位在胃,顽固性呃逆的基本病机为胃失和降,气逆动膈,故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的选穴以和胃、降逆为基本原则,结合辨证取穴以求调气机,降逆气。

3.2 腧穴归经规律分析

对所用穴位的归经分析显示,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时选取经脉前四名分别是: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和手厥阴心包经。关联规则中,任脉、足阳明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手厥阴心包经这3条的支持度介于52%~38%,置信度均为92%。

任脉的穴位使用频次最高,涉及14个穴位,共使用941频次。任脉起于胞中,循行于胸腹正中,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其经脉的腧穴能治疗胸腹疾病。且任脉为“阴脉之海”,总督一身阴经,对全身气血均有调节作用,又与冲脉同出一源,有平冲降逆之功效。顽固性呃逆的病位在胃,《灵枢·经脉》曰“胃足阳明之脉……下膈,属胃”。根据经络脏腑理论、循行理论可选择足阳明胃经。胃经使用频次位居第二为705频次,涉及16个穴位,而足三里穴使用頻次为510次,提示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在胃经上的选穴以足三里为主。足太阳膀胱经脉居第三位,共使用14个穴位598频次。《难经·六十七难》云:“阴病行阳……俞在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病治阳”,足太阳膀胱经通过经别的离入出合,转输各经之气,与五脏六腑相通,具有调理五脏经气功能的作用。治疗顽固性呃逆时,膀胱经中选用背俞穴为主,最突出为膈俞穴使用频次241次,说明背俞穴在治疗脏腑及相关器官病症的重要性。膀胱经攒竹穴使用频次171次,为治疗呃逆的特效穴。手厥阴心包经使用频次居第四,《灵枢·经脉》云“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络,下膈,历络三焦”,其循行经膈,又历络三焦,可通调三焦气机,疏通膈气不利。心包经上的选穴只有1个,即内关穴,使用频次高达563次,表明了内关穴在治疗顽固性呃逆中的重要性,是治疗呃逆的常用穴[19-20]。同时也提示心包经虽循膈、络三焦,但其对于治疗顽固性呃逆的可选穴较少。

3.3 腧穴配伍规律分析

从穴位在人体的分布而言,本次研究处方中治疗呃逆的腧穴主要集中在胸腹部和背部,“脏腑腹背,气相通应”,符合腧穴分部主治的规律。其次是四肢部的穴位,四肢的下部乃为“根”与“本”,胸腹部腧穴为“结”与“标”,分别为经气生发与归聚之地,该部位配合取穴,既可调阴阳,又可调气血。《灵枢·终始》言“病在上者,下取之”,认为针刺下肢的穴位,能够对上部的疾病起到治疗效果。治疗疾病时要重视特定穴的运用,尤其是传统的俞募配穴、原络配穴、前后配穴、上下配穴等运用较多。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足三里→内关、中脘→内关,以及足三里、中脘→内关这3条的支持度介于61%~45%,置信度在90%~95%之间。内关在八脉交会穴中通阴维脉,主治胃、心、胸疾病,中脘属于胃的募穴,足三里是胃的下合穴、胃经合穴,3个穴位通过“胃”而相互联系,产生强大的关联性。这3个腧穴正是“靳三针”中“胃三针”的选穴[21]。这提示八脉交会穴与募穴、合穴、下合穴的配伍或许可以产生新的有效的腧穴配伍组合。

4 结语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现代医家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选穴规律的分析探究具有可行性。本研究可为临床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取穴、配伍规律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新的启示,希望在临床中得到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492.

[2] 唐胜修,王小莲,刘辛,等.眼针划区埋线与旋覆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的疗效比较[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5):920-921.

[3] 季漫如,汪岩巍,孙明华,等.顽固性呃逆临床治疗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3):3145.

[4] 王春杨,邵国兴,杨力军,等.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的康复治疗探讨[J].中国臨床康复,2003,7(25):3509-3510.

[5] 齐建华,李兴山,韩宝杰,等.“调神和胃”针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8,29(2):371-373.

[6] 汪自清,齐元富.针灸在治疗肿瘤所致顽固性呃逆中的应用[J].光明中医,2017,32(5):703-705.

[7] 安坤杰,袁堂寅,刘淑刚.改良针刺法治疗放化疗后顽固性呃逆的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3):407-408.

[8] 陈春雁.中医针灸法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 2016,14(18):197.

[9] 石瑜杰,许军峰.针灸治疗呃逆临床研究进展[J].中华针灸电子杂志, 2017,6(3):107-109.

[10]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319-320.

[1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485-586.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腧穴名称与定位:GB12346-2006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13] 胡卫国,胡骁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针灸经穴定位(西太平洋地区)(汉法对照)[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

[14] 王德深.针灸穴名国际标准化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

[15] 牛惠敏.针刺攒竹、风池穴治疗顽固性呃逆的临床体会[J].针灸临床杂志,2008,24(7):24-25.

[16] 顾忠平.针刺下合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 2012,32(11):991-993.

[17] 巫祖强,粟漩.水针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呃逆6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2,21(4):32.

[18] 姚坤.中医针灸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的临床效果[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4,11(7):949-950.

[19] 王文智.内关穴吸进呼退法治疗呃逆97例[J].中国中医急症, 2010,19(10):1786.

[20] 彭芳.内关穴治疗呃逆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5,13(22):157-158

[21] 袁青,刘龙琳,沈秀进,等.论“靳三针”学术内涵[J].中国针灸, 2014,34(7):701-704.

猜你喜欢

数据挖掘
近十年国内教育数据挖掘领域的应用技术分析
数据挖掘技术在内河航道维护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数据挖掘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过程模型及创新应用
数据挖掘综述
软件工程领域中的异常数据挖掘算法
基于R的医学大数据挖掘系统研究
电子政务中基于云计算模式的数据挖掘研究
数据挖掘创新应用
数据挖掘的系统构成与发展趋势